一位坚定看好公司未来的CEO,联想集团的“主要股东”,会如此看空自己实际控制的公司吗?
如果说,杨元庆的减持跟乐视贾跃亭的理由相同,试图以减持资金投入到公司扩张中,人们尚可理解;但杨元庆的减持意图是什么?他还有那么大的“财务压力”吗?《法治周末》在上述的报道中就曾指出:
“当初,柳传志让位给杨元庆,通过股权激励,希望杨元庆与联想集团共进退,也与支持联想集团的股民们共进退。但现在看来,杨元庆把拥有的联想集团股票作为一种理财方式,让自己先富起来。或许,每次减持,杨元庆都有不得己的理由,坊间猜测他大幅减持的目的是为了归还当初买股票时借下的巨额债务。但杨元庆减持多少引发普通股民对联想集团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导致出现恐慌性地抛售联想集团股票的连锁反应。”
【陆】杨元庆带出了什么队伍?
柳传志的管理三部曲叫作: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搭班子的事,柳传志已经为杨元庆干了;定战略的事,素来不是杨元庆的长项,杨元庆在联想15年来所定战略,由结果进行推导的话,已经被时间检验为全部失败。不错,就是全部失败,全部,全部,全部。所以,“定战略”我们也无须讨论。
我们且看杨元庆的联想15年,究竟带出了一支什么队伍?
联想集团经历过多次裁员,动辄数千人。这样的裁员,一方面说明联想集团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也说明联想集团长期处于冗员状态。联想集团全球有约6万名员工,2015年8月13日新一轮裁员3200人。
数年前联想集团执行一次规模裁员时,有一条著名帖子《公司不是家》在互联网上疯传,极尽哀婉。柳传志回应说:
从1988年联想向海外出击起,分分合合多少次,在这些整合中,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支队伍离开了联想。说来惭愧,由于我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失误,可能会改变一些人一生的命运。
当我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应该怎么办?今天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应该怎么样要求杨元庆。
我对元庆说的只能是:
一、牢记你的目标,牢记你的责任,进取、创新、突破!此外没有别的出路;
二、要爱惜资源,特别要爱惜员工,牢牢记住以人为本;
三、去打仗,十仗中胜七仗就是优秀的指挥官!
每年都会有联想集团副总裁以上级别高管离职。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乔健2012年接受采访时曾说,联想集团高管离职率低于行业水平。这或许是事实。但我们可以看看,联想集团历史上五次影响重大的离职,都是些什么人:
联想集团CEO斯蒂芬·沃德,2005年12月辞职。
2007年5月23日晚,最后一次解说完联想集团财报,马雪征宣布她将从联想集团CFO的位置上离职。
联想集团CEO威廉·阿梅里奥,2009年2月5日,被宣布将在担任公司顾问至当年9月后离职。
2011年10月11日,联想集团确认高级副总裁陈绍鹏离职,并发表声明。
2015年6月1日,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被宣布离职。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将接替刘军的岗位。
斯蒂芬·沃德和威廉·阿梅里奥,是“当时的CEO”,他们不是“联想大家庭”成员,其离职是一种职业化选择;马雪征的离职,或许更接近于其内心选择。
但陈绍鹏与刘军呢?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史上,陈绍鹏和刘军都属肱股之臣,甚至被柳传志认为是杨元庆的接班人选;尤其刘军,柳传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的喜爱。
柳传志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回忆说,刘军1993年加入联想,从底层一步步成长为管理层, 柳传志特别地强调,培养一员大将需要经过很多磨难,而联想正是靠着这些历经磨难的大将,一步步成长到今天。
这也不是刘军的第一次离职。2005年4月1日,刘军出任联想中国的COO,重回前台。阿梅里奥继任联想集团CEO后,刘军曾被迫去美国给自己“充电”——先后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参加高级经理人培训课程。
2007年10月26日,联想集团宣布,任命刘军担任高级副总裁兼消费集团总裁,负责联想全球消费PC业务。阿梅里奥发了一封内部邮件表示祝贺。
原文转自: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6-02-17/doc-ifxpmpqp78706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