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此次测试的不足之处:
1、测试计划中,对真实用户场景模拟不全面。
这次测试目的是调优,使上班登记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在设计场景时,只考虑到使用集合点,通过最大并发数来模拟用户。
前辈分析:上班登记这一业务为多用户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还应增加场景,使多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此业务,才能更好的模拟真实场景。看来还是想的不够全面。
2、场景设计中,对用户并发数,没有进行准确的压力评估。
开始时,我总是想着测出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数就好了。一直往上加用户,直到写测试报告,才发现我的测试过程完全没有按照计划来做,最后变成了根据测试结果来写测试计划。哎...还是思路不够清晰。尤其是对于最大并发数的预计。不过后来从前辈那儿学了一个公式不知道准确不准确,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计算平均的并发用户数:C = nL/T
并发用户数峰值:C’≈C+3√C
公式(1)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用户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指考察的时间段长度。
例如:系统最大用户在线数为900,系统在现有配置下应支持并发用户数为900×2/10=180;
最后总结,性能测试是一项完整的工程,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来指引工作的进行。测试计划必不可少,测试计划越详细越好!
朋友建议我把详细的测试过程也放上来,下面就再简单描述下,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
测试目的:系统上下班登记业务能够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
测试策略:根据用户实际业务情况,上班登记业务多集中在上班前后10分钟内,并发操作较多,在测试过程中设置了两种场景。
场景一:并发测试,180用户到齐后同时签到。
场景二:用户在线测试,300用户在10分钟内完成上班签到。
LoadRunner中场景设置:
场景一:设置集合点,每10秒上2个用户(上用户速度较慢,保证所有用户都能正常登录系统)所有用户跑完停止。
场景二:不设置集合点,每2秒上一个用户,所有用户跑完停止。
注: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按照50、100.....依次递增上用户。
每次结束后,注意分析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indows资源情况是否正常,以及应用服务器后台是否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