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与管理者的品质

发表于:2008-08-25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
关键字:上善若水 管理者 品质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从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老子的"道"主张虚静至柔,而水最具有这个品格,所以懂得"道"的圣人(用
关键字:上善若水 管理者 品质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从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老子的"道"主张虚静至柔,而水最具有这个品格,所以懂得"道"的圣人(用今天的话说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学习水的智慧,水是万物生长和人民生存、社会生产所必需,它滋养利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而且总是处在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所以它接近于"道"。处世要安于卑下,心要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诚信可靠,为政要有条有理,办事要利用特长,行动要抓住时机。
 
  正因为他像(圣人)那样)与物无争,所以就没有过错。〈老子〉说的这段话,细细咀嚼,可以理解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具有"七善"的品格。

1.居善地
注:人因地而居,鸟择木而栖。我们对工作职业的选择,对城市的选择,对环境的选择,对朋友选择,归根到底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对自己的特长和弱点,机遇和风险进行综合的分析。人生如梦,人生如棋,每走错一步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局,无法清晰的定位自己就无法预测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居善地的原则,对管理者来说,在社会上和企业里选择自己的位置是应当低姿态,选择艰苦困难的地方和岗位,在这种地方和岗位上,可以受到磨练,造就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孟子说过,"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也曾说过:"昔西伯囚里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先贤是当时形势迫使他们处于恶劣低下的环境,从而有不朽之作。
 
  处众人所不愿处的恶劣处境,还可以保全自己。楚令尹孙叔敖嘱其子,不要接受楚王封以沃野之地就是一个好的范例。孙叔敖辅助楚王称霸,清廉自守,家无余财,将死时嘱其子孙安说,你碌碌庸才,楚王封你官爵,不可接受,如果封给你很好的土地,你当固辞,辞不掉,可以要求把瘠恶的寝丘之地封给你。孙安遵其父命,不接受楚王封给他的"工正"之官。因孙叔敖为相数年,一钱不入私门,死后家无余财,孙安砍柴为生。楚王得知,欲封孙安万家之邑,孙安固辞,秉承父命,只受寝丘四百户之地,因其贫瘠,无人争,后十世不绝。孙叔敖"居善地"的智慧值得后人深思。
  
  毛主席倡导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曾经指引几代党员和干部自觉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焦玉禄,孔繁森等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和干部的事绩是广大人民耳熟能详的。
 
2.心善渊
注:渊乃静,渊乃深。做人要像水一样善于静而深。深渊表面上静而不动声色,实际上则深不可测。首先应该要静,静后才能思;然后是思,思考要深入,要把问题和道理想透彻。所以首先要心态好,有平常心,这样才可能为静;要勇于追求和探索新生事物而不是因循守旧,这样才能够深。

  "渊"是《老子》用来形容"道"的概念,称"渊兮似万物之宗","心善渊"就是指懂得"道"的统治者要像水那样深沉宁静,能够顺道之自然,保持心胸宽广,眼光深远。古之统治者中有能成功者,均有赖于有渊深的心胸和眼光。齐恒公不计管仲射中带钩之仇以之为相,得以称霸。唐太宗重用曾经是其兄建成的心腹并曾献计以谋太宗的魏征,更可贵的是魏征犯颜进谏二百余事,切中事理,太宗均能采纳,逐有"贞观之治"。魏征病逝后,太宗非常哀痛,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已逝,遂失一镜"。项羽虽勇但心胸狭窄,刚愎自用,不能容人,其谋臣勇将纷纷叛离,刘邦虽然只能将十万之兵,却能容将兵多多一善的韩信及一帮文臣武将,遂得天下。历代皇朝设谏仪大夫以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各级官员还有幕僚以备咨询,这是因为任何人知识有限,应借助于他人的智慧。
 
  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量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复杂,学科门纷繁,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要想穷尽某一领域的知识已不可能,在浩瀚如烟海的知识大洋里,个人的知识显得何等渺小。而且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靠大规模分工协作的研究和开发群体,现代化生产和销售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经济的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迈进,现代企业越来越靠团队群体,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企业的管理也越来越靠独立的咨询机构提供方案,靠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各级管理者和领导人都不能靠个人意志决策,必须依靠集体智慧。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管理的独立研究和咨询机构如两后春笋,蓬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各部门均设有研究机构,大企业也有自己的研究和开发力量,但是独立的民间研究咨询机构尚不发达,企业的咨询意识还不强,宁愿化大量的钱打广告,却舍不得拿钱搞咨询。政府部门的决策体制过于集中,重"唯上",轻"唯实"的惯性还有待改进。实行决策体制的民主化将有利于决策体制的科学化。


3.与善仁
"与善仁",即交友要仁爱,广而言之,指政府机构对人民群众要仁爱,企业对员工要仁爱,这些年部分新兴的民营企业生产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工资待遇低,员工权利无保障,由于农民工的供给大于需求,怕被老板开除而忍气吞声;有的国有企业的头儿们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买断职工工龄的钱同员工的多年劳动积累不相称,其原因除转制过程的法制漏洞外,就是企业领导人没有认识到以仁爱对待职工,改善他们的工资条件和环境,保障合理的生活待遇是提高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曾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试验以社会主义原则改革他自己的工厂管理,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举办托儿所、职工子弟校等福利设施,结果他的工厂生产成本远低于同类的资本主义企业,仅管他的试验当时为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容而破产,但他对工人的仁爱之心对提高工人的积极性是值得企业领导人深思的。日本企业过去实行工人终身工作制,并随工龄的增加而提升工资,营造工人视厂如家,努力工作,对日本经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同时有的企业吸引员工参股,同企业利益挂钩也有助于防止熟练工人和技术员工流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虽然资本主义企业的大股东和高层管理者同一般员工是对立统一体,矛盾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如裁员、罢工),但应当看到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同一性是很重要的。我国企业领导人应吸取道学文化的精华,形成有利于团结员工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良的人力资源。

4.言善信
注:信为诚实和守信。诚信是个人重要的价值观和做事原则。个人对自己讲的话要信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老子又说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个人还有掌握好什么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里面又存在文化和潜规则的问题。老子还说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个人对别人的讲话还要有判断力,哪些是对自己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