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的“红绿灯”

发表于:2008-03-18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信息化建设
近几年来,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总体而言,相当多的施工企业对实施信息化还没有真正入门。只有少数施工企业通过资源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对信息化充满信心;为数不少的施工企业虽然进行了可观的投入,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对
近几年来,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总体而言,相当多的施工企业对实施信息化还没有真正入门。只有少数施工企业通过资源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对信息化充满信心;为数不少的施工企业虽然进行了可观的投入,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对信息化没有信心;更多的施工企业则还没有动手,对信息化还处在观望过程中。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信息化是新生事物,毕竟信息技术对施工企业来讲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技术。针对目前的状况,有必要对施工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得出有益的结论,用于科学地指导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从而加快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针对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误区

  综观目前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很多施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4点误区,致使企业信息化发展受挫。

  就地自动化。即,将信息化的实施简单地看成编程问题,只是利用常规的编程技术,基于企业的现状业务流程,开发软件系统,并进行应用。如,有的企业就召集本企业的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师,开发本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其结果是,得到一个昂贵而且无价值的信息系统。

  实际上,企业实施信息化离不开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上世纪末,美国全年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近300亿美元,却普遍出现企业信息化几乎没有回报的问题。他们总结后得出结论,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实施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的可能性,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只有针对再造后的企业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

  纯粹技术驱动。即,不太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只求技术先进。如,有的企业赶时髦,别人上网它上网,别人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也上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的企业盲目地买来很多先进的应用软件。其结果是,不能收到应有的效益。

  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的根本意义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即,它应该能够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并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信息孤岛。即,尽管企业拥有很多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之间彼此孤立,不能方便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如,有的企业几乎每个部门都购买或开发了不同的信息系统,当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利用另外一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时,往往需要复杂的数据交换手续,甚至需要经过数据的再录入,而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其结果是,很难得到全面的、实时的、真实的企业信息。

  实际上,得到全面的、实时的、真实的企业信息,不仅是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决策质量的需要。这是因为,企业高层领导在进行决策时,所做出决策的质量有赖于可用于支持决策的信息的全面性、实时性和真实性。

  被动接受。即,企业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并满足于应用这些产品。如,有的企业追求成熟的信息系统,非成熟的系统不买;还有的企业只重视信息系统的应用培训,而忽视对本企业针对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即使实施了信息化,也没有特色,而且从此离不开软件厂商,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实际上,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尽管信息技术不是自身熟悉的专业领域,但不能说学不会。实践证明,施工企业信息化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一支既懂企业业务和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两栖型技术人才,他们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将使企业处于主动地位,而这样的人才是可以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测度

    有的施工企业只是在日常办公或在某些业务中使用了计算机系统,就称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能不能这样说?依笔者之见,这样说也没有什么不妥,因为信息化本身代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但是,应该指出,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有高低之分,可以用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测度来评估。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