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BI误区

发表于:2008-02-18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BI
上周有人问我:“如何定义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它是关于企业自身的运营信息,还是竞争者的优缺点以及市场定位?”后者可能是更恰当的解释。但是大部分企业以及很多供应商团体都认同第一种解释。如果我们期待通过BI技术使得业务产出更多,
上周有人问我:“如何定义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它是关于企业自身的运营信息,还是竞争者的优缺点以及市场定位?”后者可能是更恰当的解释。但是大部分企业以及很多供应商团体都认同第一种解释。如果我们期待通过BI技术使得业务产出更多,更具竞争力的话,那么我们对BI的理解和期望都过局限了。在这种局限性的观点中,BI被认为是分析工具,用来分析从ERP和CRM等交易系统中获取的运营数据,并通过数字或图形方式生成报告。Cognos, Business Objects,SAS等专业公司的工具以及Oracle和SAP的企业应用中的BI扩展功能更加固了这种狭隘定义的形成。

  对于BI还存在这样一种潜在的理解,就是认为BI工具是专业而昂贵的,需要经过特殊培训才能使用,所产生的结果需要专家才能解释其意义。对BI的狭义理解和对组织机构所面临的运营需求是并行存在的。我们需要缩短业务周期,分散市场决策,需要提高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以降低风险和成本。最后,由于存在信息过剩的问题,快速增长的信息容量需要被重新整理以做出最佳商业决策。我相信,我们过去所采用的BI系统大部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BI产品被认为并被宣传成为报告生成工具,通过宣传能够推断出BI所生成的信息不是最新信息。事实上,BI工具必须首先从数据源系统中提取数据并导入数据库之后才能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在进行分析前进行数据清洗,也就意味着所采用的数据对于决策来说缺乏时效性。当业务流程和系统需要调整时,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要求决策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运营情况,包括呼叫中心,工厂以及超级市场的情况等。BI工具的输出结果不仅要出现在这些情况下,这些工具更被赋予了网络支持功能,从而使得输出结果更有价值。

  BI专家创建了标准报告、菜单和界面以实现工具可用性的最大化,但是正是这样的方式又在两个方面产生了局限,就是对决策者所能看到的信息的限制以及访问信息的方式。企业内的决策需要大量上周发问者所描述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用于业务竞争对手,而是用于组织机构自身。获得最佳决策需要完整的知识,而并不是全部信息都来自数据库所保管的企业应用情况。很多信息,也许是绝大部分信息会存在于内容管理系统的电子邮件和文件当中,甚至存在于组织机构以外,比如在互联网上的新闻专区里。

  随着数据库额外数据量的增加,完整知识体系的架构能力不够,决策者就很有可能无法做出适当的决策。BI工具拥有明显改进小型组织机构运营和决策的潜力,但由于成本和获取难度的限制,BI工具被拒之门外。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对BI的看法,消除实际和认知的界限。我们发现厂商的一些改进中已经有了些许变化。BI厂家没有忽略信息提交速度和易访问程度所体现出来的对信息广度的需求。

  Cognos,SAS,Information Builders以及Business Objects等厂商已经宣布将与Google合作,通过大家所熟悉的搜索界面为组织机构内、外部的相关报告、仪表板以及其他内容提供访问路径。微软公司在推出Office 2007时也将在其应用中嵌入多种BI功能。一些开源BI工具,如Pentaho和Jreport,已将自身打造成为可信赖的、低成本的产品,是除了主流厂家以外的另一选择。这些工具为组织机构提供了许多现成标准功能,企业无需大规模实施和事先培训。这些将会吸引小型企业的关注。另外,通过软件提供BI技术服务的方式也相继出现了。

  这一切只是变革的开始。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以及业务周期的缩短,业务决策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组织机构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厂家在技术上的任何改进对组织机构的影响将会微乎其微。BI工具需要深深融入业务应用,直到使用者根本意识不到BI工具的存在。换句话说,BI需要发展成为运营工具,并成为不同系统与组织机构业务集成的一部分。

  短期情况下,还无法使用BI工具实现关起门来决策的美好愿望,但是它应该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BI,如同发问者所认为的,就是全面了解组织机构。提高业绩,我们需要的商业头脑,而不是BI工具。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