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路径及对策研究

发表于:2008-01-29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中国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总体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必须抓住当前黄金机遇期,尽快做大做强,通过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探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总体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必须抓住当前黄金机遇期,尽快做大做强,通过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探索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路径,实现软件产业的壮大,为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球软件产业发展形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软件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据IDC统计,全球软件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20%之间。目前,全球软件业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产业分工较为明确,产业成熟度较高,成本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首要因素。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从降低成本考虑,逐步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利用全球的人力资源,将大量非核心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市场分析表明,近几年全球应用软件外包服务市场每年平均以29.2%的速度增长。据美国E5公司预测,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整体来看,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国际软件大国产业梯次转移的需求已十分强烈,软件外包已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软件外包市场需求和外包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逐渐形成。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国务院18号文件和47号文件相继出台,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01年~2005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从96.3亿美元增加到484亿美元,5年间翻了两番多,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总体规模仍然太小。2005年,我国软件产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仅为5.9%。而同年,美国、西欧、日本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分别为39%、29.5%和10.4%。我国软件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软件收入前100家企业销售收入平均仅为1亿多美元。

  软件企业多以从事定制项目和一般应用软件为主。对于大多数软件企业来说,没有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走独立发展的道路难度比较大。企业竞争力不强,无法形成产业的竞争性优势,导致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分工中定位不清。

  与此同时,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国内市场由于以下的局限性无法独立支撑起一个庞大的产业:

  (一)狭小的现实市场规模。近年来,国内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出现增长,但由于盗版,社会心理认同低,政府采购不规范等多种原因,增速仍较有限。软件潜在市场巨大和现实市场相对狭小矛盾仍较突出。用户忽视软件价值和“重硬轻软”仍较普遍。据统计,我国在硬件和网络上的投资与在软件和咨询服务上的投资比例为6∶4,发达国家为3∶7。

  另一方面,国内软件市场已经变成了国际竞争的市场。在软件市场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高利润率的优质市场领域,市场份额基本上都由国外公司垄断。在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市场,国外继续保持垄断地位;在以ERP为核心的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国外企业正在开始从高端市场走向中低端市场;在行业应用软件市场,外国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介入。

  (二)低水平的同质竞争。目前,国内软件市场专业分工和特色不够清晰。国内软件企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互为竞争对手。同类软件的重复开发现象较严重,存在恶性竞争状况,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同质化竞争造成整个软件产业利润低下。

  (三)过低的市场规范度。国内市场的竞争规则规范性程度过低,没有形成较好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资源向高竞争力企业的集中度不够,好企业难以脱颖而出。同时,国内市场的用户需求规范性程度过低。软件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工程项目,未能形成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模式,真正从事过大型软件产品开发的软件企业很少,导致整个产业难以规模化。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