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全程建模[3]

发表于:2009-11-10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软件建模
软件全程建模[3] 软件测试 关键字:软件建模 uml 建模 2. 两层结构与三层结构 在分层结构中比较常用的有两层结构和以三层结构为代表的多层结构。基于二层架构的应用通常称为Client/Server应用。很多情况下 服务器 提供的服务 仅仅是 数据库 服务。在这种模式

软件全程建模[3]   软件测试

关键字:软件建模 uml建模

  2. 两层结构与三层结构

  在分层结构中比较常用的有两层结构和以三层结构为代表的多层结构。基于二层架构的应用通常称为Client/Server应用。很多情况下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仅仅是数据库服务。在这种模式中客户端负责访问数据,完成业务逻辑处理、接收用户的输入及将结果向用户展示。二层体系结构的主要不利之处是其业务逻辑没有 从表示逻辑中分离开来,程序员很难在二层结构的应用中清楚地将业务逻辑从表示逻辑中分割出来,这样就很难维护、改进,可扩展性差,也很难重用。

  三层体系结构以传统客户服务器模式为基础,将客户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进一步分解,客户程序仅根据需要提出数据请求,数据库服务器也仅负责与数据存储、 完整性控制等有关的任务,而数据加工、处理等业务逻辑,交于另一个独立的部分来完成,这样不仅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也使前台客户程序更加独立,仅注重于与 操作人员的交互和数据的单一处理,形成了表示层、业务层、以及数据层三层结构,其中业务层也称为中间层,执行中间层任务的计算机称为应用程序服务器。

  与传统的两层结构相比,三层最大的特征是将业务层独立了出来,从而提高了业务层的可复用性。在两层结构中,用户界面和业务处理流程放在一起,因此无法直接复 用业务处理的相关功能,也无法将业务处理功能进行灵活的部署。在三层结构中,表示层只处理用户界面相关的功能,主要处理用户和软件的交互,表示层主要有 Windows图形界面和基于Web的界面,主要职责就是为用户提供信息,以及把用户的指令传送给业务层。业务层复杂处理业务流程,是三层结构中最重要的 一层,可以对业务层进行灵活的部署,开发时也便于业务处理的开发和用户界面的开发同时进行。针对于信息系,数据层的最大的逻辑就是存储持久数据。

  三层结构的优点如下:减少客户机的维护量,因为前台程序比较简单;把企业逻辑封装在通用的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不同的客户都可以共享同一个中间层,而不必每 个客户都单独实现企业规则,避免了重复开发和维护的麻烦。由于客户程序相当瘦,无论是开发还是发布,都变得简单了。便于升级,当中间件升级的时候,客户程 序可能不需要变化;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处理,把一个应用程序分布在几台机器上运行,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也可以把敏感部分封装在中间件,为不同的用户设 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增强了安全性。

  3. 本软件架构设计

  在上述的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中,三层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很好 的实现业务与界面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重用和松耦合。本软件的结构在三层架构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如图2所示。表示层采用Windows界面,主要是 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及本项目开发人员的技能综合考虑。数据库采用微软的SQL Server2000及MSDE,对于用户网络环境受限,本软件只能单机安 装的情况采用MSDE数据库,其他情况采用SQL Server2000。 在基于数据库系统的三层结构中,业务逻辑层不仅负责业务逻辑,而且直接访问数 据库,提供对业务数据的保存、更新、删除和查询操作。系统框架起到容器的作用向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它还能够被很好的重用,将一些基础的公共的功能放在系 统框架层,这样就没有必要每个项目都从头做起,可以重用以前的成果提高效率。目前该系统框架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连接池、缓存、日志、安全性、异常、访问配置 信息等。

  

  2.2 获取分析类

  类图的获取是一个不断细化的过程,一般我们先从分析类开始。分析类是概念层面上的类,是进行类设计的基础,获取分析类是系统分析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获取分析类的是一个需要大量技巧的工作,我们主要根据用例描述来确定分析类。表2中列出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用例中的类。

  表 2 识别用例中类的问题

  用例描述中出现了那些实体?

  用例的完成需要哪些实体合作?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