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拿下的这个5G编码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发表于:2016-11-23来源:心理作者:新浪点击数:
标签:华为
最近两天,一则新闻突破了林丹出轨、冯小刚手撕万达等各类强劲对手的围攻,在微博和朋友圈竟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新闻的内容完全看不懂,什么 Polar、LDPC,满屏幕字我只读懂了一
在上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举行的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 3GPP RAN1(无线物理层)87 次会议上,华为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在美国高通的LDPC、法国的Turbo2.0几大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认可,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确定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
LDPC码与Polar码都是第一次进入3GPP移动通信系统,全球多家公司在统一的比较准则下,详细评估了多种候选编码方案的
性能、复杂度、编译码时延和功耗等,并最终达成共识。LDPC码和Polar码的决策是5G标准的一个里程碑,进一步推进了3GPP全球5G统一标准的产业进程,并坚定了电信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和终端厂商共同合作的信念和决心。
预计5G将在2020年正式商用,成为连接所有行业和生态圈的底层基础设施。5G信号峰值速率达20G bps,每平方公里可链接数超过100万,链接延时仅1毫秒。这样的速度和接入能力,足以满足未来汽车、无人机、机器人(23.900, -0.20, -0.83%)等智能终端的技术
需求。
在通信行业,占据金字塔顶尖的不是设备制造能力、商用能力,而是标准制定能力。互联网断代史标准之争,历来是大国利益的诉求和博弈。当初制定3G标准时,美韩主导CDMA2000、欧洲推WCDMA,双方争执不休,中国TD-SCDMA最终成为3G标准之一。制定4G标准时,美国高通和Intel又互不相让,美国企业“窝内斗”,导致美国倡导的两个标准都没能成为4G标准,中国TD-LTE脱颖而出。
转眼又到了5G标准之争,目前引导主流的是美国Intel推进wimax、欧洲LTE-FDD演进到5G。难以掩饰雄心的还有日本,DoCoMo社长加藤薰称,在新一代技术上“领先于世界”,自信满满。就中国而言,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目标中的重点发展行业之一。同时,信息技术是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将对制造业升级产生重大影响。最新统计表明,中国制定5G标准有市场优势。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12.5亿,占全球手机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中国企业掌握何种技术标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技术标准格局。中国市场带来的变量和增量,正在随着5G进程逐步放大。
华为拿下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最终解决方案,是件大喜事,但意义却不必过分夸大。Polar Code不是5G标准,只是编码方案,3GPP也不是ITU,这只是5G标准之路上重要一步,远不是5G标准。从5G应用场景来说,此次华为拥有的eMBB只是5G应用的其中一个场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了5G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URLLC和mMT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
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URLLC对应的是无人驾驶、工业
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连接的业务,而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在eMBB之后,后续还将决定URLLC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案,最后再决定mMTC场景。而在核心的eMBB场景上,华为研发的Polar码为信令信道编码方案,高通研发的LDPC码为数据信道编码方案,两者平分秋色。在物联网信道连接上,中兴提出了MUSA多址接入技术或许也将在明年讨论。在推行5G技术上,华为及中兴等企业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准话语权背后是国家力量。国际电信联盟倾向以推动一个单一5G标准为目标,但市场发展既快又大,5G标准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争夺,背后还有政治博弈、经济竞争、国家力量较量。最后如果无法达成共识,也有可能形成多个标准。对中国企业来说,无论多个标准还是一个标准,最要紧的是加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话语权。中国在拼抢5G标准话语权上一定要内部统一行动。5G时代,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提前布局并取得先发优势,但中国通信业要在全球5G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仍需整个产业链相关企业和组织的协同发展,共同应对国际通信行业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