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中国概念股危机也许才开始

发表于:2011-06-18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数: 标签:
国概念股经历过赴美上市热潮后,被做空基金利用公司财务问题频频发起猎杀行动 中国概念股的“蜜月期”并没有像投资人想象的那般长久。在经历了2010年的赴美上市热潮后,这些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因为自身财务问题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根据美股的中概30

  中国概念股经历过赴美上市热潮后,被做空基金利用公司财务问题频频发起猎杀行动

  中国概念股的“蜜月期”并没有像投资人想象的那般长久。在经历了2010年的赴美上市热潮后,这些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因为自身财务问题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根据美股的中概30指数显示,仅仅在6月份上半月该指数就下跌近15%,TMT行业更是暴跌近20%。包括麦考林、网秦科技、世纪佳缘、人人网在内的多家TMT上市公司出现破发。而在信任危机的背后,一场针对中国概念股“做空”的猎杀行动才刚刚开始。

  “做空”恋上中国概念股

  在绿诺科技、高速频道之后,美国证交会(SEC)在美国东部时间6月13日启动了针对中国智能照明以及中国盛世巨龙传媒的诉讼程序。对于遭受信任危机的中国概念股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现在的中国概念股来说,浑水调查是一个大家都不想听到的名字。在对绿诺科技、高速频道等中国公司“做空”之后,他们又将目光瞄向了嘉汉林业。6月3日,嘉汉林业针对股价下跌作出回应声明,其矛头直指浑水公司,认为对方是故意做空从而获利。

  在美国,类似于浑水调查这样的做空基金还有很多。他们通常的操作手法是:先找到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建立空仓(美国可以手上不持有股票,从券商那里借股票建仓),然后写报告质疑该公司并列举出存在的问题。

  “做空报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估值偏高而做空,通常这种做空不影响投资人对公司的长期信心。另一种是直接认为公司是假公司,经常导致对股票致命的一击。通常继续下去会有律师诉讼,一些律师会成立公司调查小组,对公司提起诉讼,并免费邀请原告来参与官司,一旦官司打赢他们可以平分到不菲的赔偿金额,而且通常是出现庭外和解,公司花钱消灾。事实上这已经形成一个产业。” 美国罗仕证券中国首席代表马峻介绍说。

  在一位美元基金投资人印象中,浑水调查通常都会派人到他们感兴趣的企业进行观察,“我所了解的是,浑水此前曾派人专门在绿诺工厂附近进行驻守观察,后来发现绿诺的工厂进出车辆很少,从而判断出公司的财务出现问题。”

  不过,浑水调查“猎杀”名单中,更多的是来自于中国的中小市值公司。他们通常是市值10亿美元以下的小型上市公司。他们很多都是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也有部分在纽交所或其旗下的美交所,或者在美国的场外市场(OTC)上市。

  “因为企业本身市值就不高,因此在上市时的财务、审计和法律程序都很不健全。一旦在美国市场出现问题,很容易被做空基金抓住把柄。”马峻介绍说。

  缺乏成长性成软肋

  在小市值公司遭受“猎杀”的情况下,通过Pro-IPO的高市值的中国概念股们也不能“独善其身”。

  “我们首先要区别,中国概念股指的是通过Pro-IPO上市的企业,而现在受到SEC调查的公司更多来自于美国的OTC市场。真正被‘做空’的中国概念股只有整个市场的5%左右,但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他们都有着一些共性:现金流匮乏、缺乏成长性、路演时对投资人承诺的业绩没有达到。”作为360投资方,高原资本合伙人涂鸿川认为更多的中国概念股需要作出自身的检讨。

  在接连经历了新浪、百度、阿里巴巴、巨人等互联网公司带来的前三次互联网高峰期后,新兴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们在去年迎来了第四个“窗口期”。为了赶上这趟末班车,许多互联网公司缩短了上市准备时间,问题也随之而来。

  “据我了解,有家公司在2010年上半年才开始准备上市,在此之前他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财务顾问、没有出过一份财务报表,而之所以选择上市是因为他的竞争者们已经上市了。”涂鸿川说。

  此外,在中国本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TMT企业,通常会有夸大业绩的习惯。“许多公司在路演时经常会把自己说成是中国的NO.1,我之前认识的一家企业路演时说自己是中国互联网某类型网站的第一,但实际上他是把所有业务放在一起说的。真正上市后,季报一出来低于预期,股价就暴跌。”

  这种不诚信的做法在阿里巴巴事件之后出现了集中爆发,因为同属中国概念股,一些投资人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许多上市公司的发行价是按照国内A股的市值来定的。在美国,上市公司通常低发行价高成长性,而中国公司已经在定价时就把未来数年的成长性计算在内。这让投资者们很难看到这些企业的未来。”涂鸿川坦言。

  不过,他并不认为中国概念股会因此一蹶不振,“这更像是一次大浪淘沙,因为今年海外上市过热,上市公司总会有高低之分,美国投资者对于中国公司也会有一个重新认知的过程。现在的暴跌很有可能是一些基金在故意做空,从而在低位进行抄底。”涂鸿川说。

  马上评论

  红色警报响起

  6月2日,一家名为“浑水”(Muddy Waters)进行卖空操作的企业发布报告指责在多伦多上市的中国公司嘉汉林业“实施欺诈”,引发投资者对在当地上市的中国公司的看空情绪加重。

  中国在美国和新加坡上市的公司也遭到了类似的指责。针对中国公司的指控大幅增加带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如果在监管如此严密的地方,都出现了如此多的担忧,那么在中国香港(内地公司海外上市的最大市场)和中国内地,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乐观的观点是,出现这类指责多的市场更脆弱。澳大利亚对冲基金公司勃朗特资本(Bronte Capital)首席投资长亨普顿(John Hempton)认为,这个解释有一定真实性。许多中国公司通过“反向收购”, 也即通过与上市的壳公司相结合的方式登陆美国,如此就能规避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方式上市所要面临的一些监管。

  香港曾经也是反向收购的活跃之地,但过去十年这种活动一直受到抑制。在香港上市需要证明连续3年盈利,并通过当地证交所和独立上市委员会的审查。而且,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往往还需要经过内地政府的批准。亨普顿说,最起码,这说明在香港上市的多数内地企业是实体公司。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