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软件外包问题,不得不提的就是印度了!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和转移的规模,印度利用这个契机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务,短短几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软件产业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印度目前已经承接了美国的绝大部分发包业务,可称得上是“软件和服务外包大国”。在国人的印象里,印度软件企业都是一些外包型企业。发达国家下达需求以后,印度软件企业要么派人员过去,要么开始 "来料加工",而事实上,这完全错了。专家孙伟介绍:"以Infosys公司为例,Infosys公司已不再是一家外包公司了。它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全套解决方案,在美国它已和IBM进行面对面地竞标了。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另一家正在崛起中的IBM。
正是因为这些错觉,使得中印软件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印度实行的是全民学软件的策略,已经形成了印度理工学院居于最顶端、各大学居中间、NIIT居于低层的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Infosys公司要扩招5000名软件工程师,不是什么难事。而中国的软件业,在人才这方面,和印度相差还是相当的远。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发言中认为,中国软件产业只有在规模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走向成熟,而外包则是提升中国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成熟度的最好方式。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洛博士也指出,软件外包或者称“加工中心”是中国迈向“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软件和服务的外包在软件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外包只赚取了产业链中低廉的加工费用。微软、IBM等美国公司的高效益来自于他们拥有自主版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Office等平台性基础软件,他们才处于软件产业链的高端。印度软件业没有自己的体系和产品且缺乏国内市场,因此在国际软件市场已被美国企业占据的情况下,只能走软件外包的道路,这是由印度的国情决定的。
倪光南院士认为,中国的国情与印度不同,中国拥有自己的国内市场,如制造业对嵌入式软件有很大需求,一些地方不考虑具体条件就将外包作为软件主攻目标,与跨国公司的影响也不无关系。早在2002年,微软公司支持麦肯锡写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就主张中国做外包,但不要做操作系统。这些年来,跨国公司愿意投入巨额订单来推动中国外包,而不支持中国发展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是因为他们宁可中国在外包市场与印度竞争,也不愿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