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底到5月中旬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信息周刊》记者与中国多家外包产业的优秀企业、企业领军人物多次进行了关于中国外包竞争力的主题采访,并与6家优秀外包企业的领军人物进行了深入对话。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这些风格迥异的外包企业领军人物都强调:中国外包业的好机会正在来临,我们务必内外兼修,抓住机会,步入黄金时代。
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CISIS)和《信息周刊》联合举办的2008年“中国IT外包竞争力调查”(China IT Outsourcing Service Provider Survey)揭示了同样的结论。该调查于2008年1月15日~4月30日进行,旨在深入把握当前中国外包业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
在目前的中国IT业,外包是个实实在在的“辛苦行当”。起步不早,利润率有待于提高,规模急需扩大,有中国特色的外包之路尚有待于探索……
不过,这些都并不妨碍中国外包业迎来黄金时代。“这3~5年是中国外包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创造出中国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环境。”海辉国际软件公司(下称海辉)的首席执行官(CEO)卢哲群对记者表示。国际数据公司(IDC)同时预测,2006~2011年中国外包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8%。
而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软通动力)的董事长兼CEO刘天文则表示:“目前这3年不仅是软通动力,整个中国的外包产业一定要拼上去,否则就会丧失机会!”
“软通动力的目标是3年内员工数达到2万人,年营业额超过5亿美金,真正跻身世界级的外包企业。” 2008年5月,说这番话的时候,刘天文身处风光秀丽的无锡太湖湖滨,身后,是软通动力无锡基地的新楼——拥有簇新的全玻璃幕墙的办公楼刚刚开始投入使用。不远处,一栋更高的楼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那将会是软通动力在无锡的另一办公基地。
在软通动力无锡基地启用的同时,全球第一家商业化运营的“中国云计算中心”也在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正式运营。软通动力无锡基地将承担“中国云计算中心”的运营和维护工作。刘天文表示,这有利于软通动力利用“云计算”的超级运算能力和“软件即服务”(SaaS)的模式为无锡基地的业务开展奠定技术基础。
尽管软通创立尚不足7年,但到2007年末,员工数已经达到4,500人的规模,外包业务收入超过6,000万美元。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
在中国外包业,这样的发展速度,似乎已经成为领先企业的共同特征之一。根据CISIS和《信息周刊》联合举办的2008年“中国IT外包竞争力调研”,2007年外包企业的平均年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23%,预计2008年外包企业平均年收入比2007年增长了19%(见表1)。而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软)、大展集团(Achievo,下称大展)、海辉、中国惠普有限公司(HP,下称中国惠普)等本次采访企业的年增长率差不多都能超过40%,有的甚至更高。
方发和,作为中国外包产业领头羊东软负责外包的副总裁,对东软的发展如数家珍。2007年,东软离岸外包的收入是1.46亿美元(合人民币大概9.8亿元),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为4.79亿美元(约33.5亿人民币)。仅仅是离岸外包这块,就占到了集团总业务收入的30%。而这1.46亿美元中,来自日本外包的收入占到86%,来自欧美市场的收入占14%。“2006年较之2005年,离岸外包业务收入增长51%;2007年相比2006年,收入增长为40%。”方发和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