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属于中国软件产业,这是去年底业界普遍的观点,软件外包产业的巨大市场和中国软件经营的良好环境使业界把希望寄托于软件外包业。然而,尽管市场有巨大吸引力,有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国家政策也在向软件出口倾斜,但市场无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软件外包服务10个亿的市场,到目前为止达成具体开发意向的还不到1%。这就引发了业界的思考,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是没有兴趣去经营,还是没有能力去做?
虽然软件外包业承载了整个软件业的梦,但到目前为止达成合作开发意向的企业还不到1%,调查显示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
2003年的中国软件外包界动作频频。先是东软集团联合惠普成功组建IT外包服务联合舰队;随后北京软件联盟成立,意图显而易见——软件出口;而北京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中讯软件集团公司继接受NEC注资后再一次接受了联想投资公司总额超过2400万港币的大型注资,得以更好拓展软件外包业务。
然而,据调查显示,国内企业一般都是50-100人之间,最大的也不过千人左右,全年业务达到1000万美元的话就可以稳排第一位了。像印度那种动辄 三五万人,一个订单就可以达到一个亿的大企业我们国内似乎还不可想象。再者,由于规模、资金因素导致企业技术研究上的不足,目前国内企业所能承接的外包业务大都是低端的软件开发和维护,中高端业务无法涉及。由此不难看出规模偏小、资金不足是制约国内企业抢夺外包业务订单的最大瓶颈。
由于规模小、资金、能力不足,国内企业屡失订单良机,严峻形势呼唤软件外包成立产业联盟。
记者认为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核心企业是导致目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动作迟缓的主要原因。国内企业发展软件外包业务,出路还在组建产业联盟。
随着越来越多的“航母”级国际企业向外承包自己部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业务,对业务承载企业的要求已大不同于以前。在新形势下,国内企业应尽快成立产业大联盟。
首先,产业联盟可以形成庞大的行业规模,集中资金就可以去承载大宗业务,很显然大宗业务才是利润的源泉。
其次,产业联盟可以技术互补,形成技术优势。“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每个小企业掌握的技术可能是单方面、某个具体环节的,而且有别于他人掌握的技术,但如果进行技术优势互补,就会是整个流程的全程技术,就可以去承接中高端软件研发、维护类外包业务。
此外,产业联盟有利于规范行业环境。由于规模、资金因素,导致国内大部分企业提供的业务雷同,因为它们都只能承接低端的、小型的订单。这就无法避免为了承接到业务而进行的各种不正当竞争,价格战无疑最先被采用。这就陷入了零和博弈困境。而产业联盟是形成合作性最佳途径,也最有效,因为产业联盟后的企业利益彼此攸关,迫使企业在竞争时从全行业角度来思考。
产业联盟不是单一策略,只有配合其他各项措施才可以作用最大化。
我们必须认识到,产业联盟并不包治百病。产业联盟只是给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一个契机。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软件外包业还应该在以下几点下功夫。
第一,正视差距,承认在英语软件外包业务研发上的不足,而利用和日韩地域关系主攻日韩企业的软件外包业务,暂时性地、适当地放弃英语软件外包市场。
第二,主攻应用管理软件外包市场,因为这也是日本、韩国软件企业的最强项。
第三,加大自我推销力度。更多的美国企业希望将他们的外包项目交给中国企业来做,但苦于对中国企业不了解而迟迟不敢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软件企业如果不加深自身的宣传推销力度,将错失绝佳机遇。
其次,产业联盟可以技术互补,形成技术优势。“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每个小企业掌握的技术可能是单方面、某个具体环节的,而且有别于他人掌握的技术,但如果进行技术优势互补,就会是整个流程的全程技术,就可以去承接中高端软件研发、维护类外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