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Unit Test时我们在谈论什么?(2)

发表于:2018-11-12来源:鬼畜的猪作者:鬼畜的猪点击数: 标签:
具有算法和业务逻辑的代码。这部分代码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些公共类,基础Service层等。尽量为它们写上详尽的UT,造福后人。 最后一

具有算法和业务逻辑的代码。这部分代码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些公共类,基础Service层等。尽量为它们写上详尽的UT,造福后人。
最后一类是非常复杂的代码。各种复杂逻辑交织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本能地可以感觉到代码中的“坏味道”。对于这类代码,首先应该考虑做代码的清理工作(由粗到细重构),过程中不断为小单元注入Unit Test,最后形成一张严密的代码保护网,将原来的代码切碎为可维护的代码。
在实际开发中对第四点可能有些争议。对于公司或者团队来讲,一个产品的代码不可能始终是一个人负责,但往往新的同事接手老代码时不知道从哪下手。我的第一份工作,当我作为一个毕业生,第一次接手一个完整的项目代码,一上来就是一个好几千行的函数,其中包含的各种请求的发送,变量的随意命名与重复使用,还有各种复制粘贴的痕迹。你能想象对于一个新人来讲这是多么的绝望吗。
作为一个实际写代码的Coder,老代码能不碰就不碰---我举双手赞成,既没有UT,逻辑又混在一起,天知道改完以后会出什么Bug。
但是对于团队来讲,如果明确知道这个模块无法测试、无法被很好的修改,那么是时候把这部分代码提上重构的日程了。
其实我认为代码的组织与规范(包括UT)是开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定期进行CodeReview,避免写出无法维护的代码。一个团队可能会负责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是属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而不是谁负责,其他人就可以不管。我们应该把项目的Dev和Ops视为自己的责任。有太多的项目由于走形式的CodeReview、没有UT、没有文档,导致最后无法维护,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
UT是不可能写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写的,老代码就只能让它勉强运行下去这样子~
四. 怎么做Unit Test
至于如何做UT,网上一搜一大把的教程,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是列几条个人总结的值得注意的点:
多组数据(考虑周全)->正常业务测试,边界条件测试
不要误用Mock工具,理清需要被Mock的对象
整体覆盖率没有意义,但是关键业务代码覆盖率很重要
运维时:每一个BugReport都应有一个对应的UT
UT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对于核心代码、有意义的错误,UT越详细越好

原文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8e11c8fa63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