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用例编写规则

发表于:2014-08-25来源:uml.org.cn作者:不详点击数: 标签:测试用例
第一章 什么是高质量的用例 1.1 为什么要使用用例 用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构建故事的半形式框架; 在每个用例和所有描述层次中,用例都描述了错误情况的系统需求;

  第一章 什么是高质量的用例

  1.1 为什么要使用用例

  用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构建故事的半形式框架;

  在每个用例和所有描述层次中,用例都描述了错误情况的系统需求;

  虽然本质上是一种功能分解技术,但用例已经成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一个流行元素;

  用例提供了可以在其上处理其他项目信息的骨架:

  项目经理根据用例进行估计和发布进度;

  数据及业务规则制定人员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和所需用例联系起来;

  用户界面设计人员可以进行设计,并将其与相关用例联系起来;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用例中描述的成功和失败情况构建测试场景(测试用例);

  1.2 编写用例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户界面太多,用户界面应属于设计范畴,鼠标、按键等内容不应出现在用例中;

  较低目标层次上的用例太多,无法展示系统将会给其最终用户提供什么功能;

  使用用例表示非行为信息,性能需求、业务规则等不要在用例中描述;

  太冗长,最好在3~9步;

  目标实现不完整,尤其是错误处理;

  句子片断,主、谓、宾尽量完整;

  1.3 为什么使用用例模式语言

  描述了用例的质量标志及其编写过程,提供了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用例改进建议;在评审用例初稿和改进其质量的过程中,这个工具能起到很大作用。

  1.4 什么是模式

  模式是质量标志和策略;

  1.5 使用模式语言时错误观念

  模式提供了一个关于其自身和模式内容的完整方法;只起补充作用

  使用模式肯定会成功;

  模式为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只是经常出现的问题的通用可靠方案

  模式适用于所有情况;仅是处于某种上下文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1.6 模式组织

模式分类
子类

开发模式

团队组织:判断和改进用例团队组织方式的质量的模式;
过程:判断和改进团队用来创建用例的方法质量的模式;
编辑:随着潜在需求的变化和编写人员知识的增加,判断和改进单个用例的质量;

结构模式

用例集:判断和改进用例集质量的模式;
用例:判断和改进单个用力质量的模式;
场景和步骤:判断和改进用力场景以及这些场景中的步骤质量的模式;
用例关系:判断和改进集合中用例之间的结构关系质量的模式;

  1.7 用例的读者和编写者

  有两组不同的认阅读和使用用例:(1)最终用户或业务专家;(2)程序员。

  用例编写组必须包括:

  至少一位具有编程背景的认,以获得描述所要求的准确性和精度;

  至少一位熟知业务规则的认;

  至少一位熟知在实际中如何使用系统的认;

  第二章 团队

  2.1 SmallWritingTeam

  原因:

  用例要求具有不同观点和专业知识的人编写;

  将一大组人聚集在一起是困难的;

  理论上,在用例上投入的人越多,就能越快的完成用例编写工作;

  大的团队会变得低效;

  大型编写团队可能会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发用例,添加许多不必要的特性;

  所以:

  一个由2人或3人组成的团队足够小,容易交流和达成一致;

  可以使用几个SmallWritingTeam,但应当制定一位用例设计师,以保证所有用例与愿景一致。

  最终目的是使过程保持在可管理状态,大的团队将在管理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原文转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70517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