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杂谈之TDD与BDD

发表于:2012-02-24来源:未知作者:娃娃点击数: 标签:tdd
敏捷开发有许多种方法,但不管采用任何一种,测试都是实施敏捷的基础,及时的验证代码的正确性,系统功能的健全与否,及时的反馈,及时的叫停……都是保证敏捷的基础。所以大量的快速的自动化测试,才能保证敏捷开发在快速迭代中仍然不怎么丢失软件的质量。

  敏捷开发有许多种方法,但不管采用任何一种,测试都是实施敏捷的基础,及时的验证代码的正确性,系统功能的健全与否,及时的反馈,及时的叫停……都是保证敏捷的基础。所以大量的快速的自动化测试,才能保证敏捷开发在快速迭代中仍然不怎么丢失软件的质量。

  所以,在敏捷开发里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叫“代码即文档”,而且测试代码也成了功能代码的使用文档。敏捷里强调的TDD(Test-driven developmenet, 测试驱动开发),就主要体现了这种思想:根据设计编写测试-> 实现设计的功能 -> 用测试代码验证 -> 重构实现代码 -> 改善设计 -> 再次回到根据改善的设计编写测试。反复循环下去,就是TDD所倡导的流程。

  TDD的好处:1. 能驱使系统最终的实现代码,都可以被测试代码所覆盖到,也即“每一行代码都可测”。2. 测试代码作为实现代码的正确导向,最终演变为正确系统的行为,能让整个开发过程更加高效。TDD的不足之处或者说还不够完善的地方,是对设计和测试的编写没有一个明确的方针。作为整个循环中的向导部分,如何保证根据设计编写的测试就是最终用户所期望的系统行为?如果这一部分模糊了,那么后续所有环节几乎都要受到影响。所以,再次基础上,敏捷社区又有人提出了BDD的概念,即“行为驱动开发”。

  BDD(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把TDD中模糊的那一部分给明确了,强调开发、测试、BA、客户等所有项目相关人员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系统的行为。大家看到的描述一致,读到的内容一致,于是最终测试驱动开发产出的结果也应该是最符合用户期望的。所以在BDD的倡导下,介绍了一种简洁的类似自然语言叫Gherkin Language。下面看一个用Gherkin Language描述系统行为的例子:

  [plain] view plaincopyprint?

  As a xxx [Role]

  I want to xxx [Feature]

  So that I can xxx[Benefit]

  Scenario 1: create user

  Given a admin log into the system

  when he create a user with name 'mike'

  then mike should be able to log into the system

  As a xxx [Role]

  I want to xxx [Feature]

  So that I can xxx[Benefit]

  Scenario 1: create user

  Given a admin log into the system

  when he create a user with name 'mike'

  then mike should be able to log into the system

  随着BDD的出现和发展,使用大家都能轻易理解和认知的语言来描述系统的行为并创建User Story,TDD的反复循环的流程也就能更顺利的进行下去了。BDD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在正确的对系统行为进行设计,所以它并非一种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法。它强调的是系统最终的实现与用户期望的行为是一致的、验证代码实现是否符合设计目标。但是它本身并不强调对系统功能、性能以及边界值等的健全性做保证,无法像完整的测试一样发现系统的各种问题。

  有种说法是BDD是TDD的进化,其实笔者看来,没有孰优孰劣,它们的本质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在实施方法上,进行了不同的探讨来完善整个敏捷开发的体系。如果BDD书写的User Story或者叫测试用例,不能作为开发、测试和客户等人共同参与和看到的一致性内容的话,那么它的价值也几乎得不到体现。另外一点,由于BDD不能代替完整的测试,旨在描述系统的行为,所以就像Gherkin Language的例子所体现的那样,关键是“简洁”,切忌啰嗦的想把每一步操作和任何情况都说得很清楚。

  最后总结:TDD的迭代反复验证是敏捷开发的保障,但没有明确如何根据设计产生测试,并保障测试用例的质量,而BDD倡导大家都用简洁的自然语言描述系统行为的理念,恰好弥补了测试用例(即系统行为)的准确性。(不管以上理念是否先进,切忌盲从和滥用)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