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软件研发模式对比分析

发表于:2008-04-02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研发模式
伴随软件行业的发展,业界公司也不断对软件的研发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目前 业界比较流程的几个软件开发模式,例如MSF、 RUP 、 XP 、 CMM ,而这些模式都存在相应的优势和缺点;同时因为软件 的类型多样、面向的客户对象不同、甚至使用的 开发语
伴随软件行业的发展,业界公司也不断对软件的研发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目前业界比较流程的几个软件开发模式,例如MSF、RUPXPCMM,而这些模式都存在相应的优势和缺点;同时因为软件的类型多样、面向的客户对象不同、甚至使用的开发语言不同,决定了软件企业需要结合本公司的产品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选择不当的开发模式会使软件的开发和测试陷入不断修改代码和测试软件的困境,增加了软件开发成本,延长了软件发布时间。

    一、MSF模式

    MSF于1994年首次引入,当时还是一个来自微软的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最佳方法的松散集合,MSF产生后在微软产品组、交付中心、技术组和微软合作伙伴,甚至客户那里得到成功实施,并不断完善,既然MSF被众多软件企业所借鉴使用,MSF本身具备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并进行适当改进的地方,接下来我们重点从组织、流程模型进行分析。

    1.1、MSF小组模型

    MSF 小组模型定义了小组同级成员的一些角色和职责,这些成员都在以相互依存的跨学科角色进行信息技术项目工作。下面的图表对该模型的逻辑进行了描述。

    一个成功的软件项目需要同时实现多个目标,例如至少需要包含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要比较高;公司的投入要在一定范围内,要实现投资收益,毕竟商业企业的盈利是应该首要考虑的内容;项目的实际开发进行要受控不能无限拖延;最终的交付要有比较高的质量;整体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要比较合理、易于扩展、易于维护;同时还要求项目同时需要给公司带来新的技术积累、经验教训,从而使后续项目能够持续成功;而这些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活动来实现,软件项目的活动又具体划分为多种类型,大概主要划分为面向市场类活动、项目管理类活动、架构设计类活动、开发实现类活动、测试类活动、支撑类活动(例如配置管理等),而这些活动需要具备不同技能人员来执行,所以MSF具体定义了如下五类角色群:产品管理、程序管理、开发、测试、发布管理、用户体验,并且明确定义了五类角色具体职责,这些职责的定义对具体软件企业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针对MSF小组模型定义,作者感觉重点体现如下优点:

    1)按照角色群的方式定义,便于角色的分层管理;

    2)角色、职责定义全面含盖了软件项目的所有必须的活动;

    3)定义了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小组模式的扩展与收缩方法,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项目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4)角色定义就体现了商业软件开发的市场驱动、财务驱动;

    5)角色定义的层次体现了对测试、服务等职能工作的重视;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