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每个关键过程域分别针对软件过程的某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某级成熟度下软件过程在该方面所应达到的的一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关键活动(Key Practice)。所有关键活动被划分为五类,分别为完成该组目标所需的承诺(Commitment to Perform)、前提条件(Ability to Perform)、实际动作(Activities performed)、度量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以及验证(Verifying Implementation)。上述五方面被称为五个Common Features。
需要提出的是,任何一个成熟度级别的关键过程域集都是本级描述的关键过程域集和所有下级的关键过程域集的并集。如3级的关键过程域就应有13个不同的域,其中7个是3级自己包含的,6个属于2级成熟度,而4级应有15个域。
第一级:初始级(The Initial Level)
初始级的软件机构缺乏对软件过程的有效管理,其软件项目的成功来源于个人英雄主义而非机构行为,因此它不是可重复的。
第二级:可重复级(The Repeatable Level)
概述:
第二级软件机构的主要特点是:项目计划和跟踪的稳定性,项目过程的可控性和以往成功的可重复性。更具体的说:
机构建立了管理软件项目的策略和实现这些策略的过程。
新项目的计划和管理基于类似项目的经验。
过程能力的增强基于以各个项目为基础的有纪律的基本过程管理。
不同的项目可有不同的过程,而对机构的要求是具有指导项目建立适当管理过程的策略。
每个项目都确定了基本的软件管理控制,包括:
基于前面项目的经验和新项目特点,做出现实的项目承诺(如预算、交付期、软件质量等);
软件项目管理者要跟踪开支、日程、软件功能;
满足承诺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妥善解决;
定义了软件项目标准,且机构确保其被遵守。
构成:
本级的关键过程领域(KPA)包括: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
客户的需求是软件项目的基础。软件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客户和软件项目之间达成对客户需求的一致理解。
软件项目计划(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
为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建立一个合理的计划。
软件项目的跟踪和监督(Software Project Tacking and Over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