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故事各有各自的不幸,各自都在不同的开发环节出现了问题。但经过深入的分析,各自的问题最终都归结为需求分析出现了问题。为了使我们今后的软件项目不会重蹈覆辙,似乎真的有必要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需求分析。
很多需求分析的工作是从需求调研开始的,我们就从这里说起吧。需求调研是需求分析最重要的一环,也最集中地体现了需求分析的特点——既是一份体力活儿,更是一份技术活儿。它既要求我们具有一种理解能力、设计能力,更要求我们具有一种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项目经理带领着项目组成员,参加了客户组织的见面会,一个新的软件研发项目就这样开始了。双方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双方相互寒暄,介绍与会人员,拉拉家常。逐渐地,会议开始进入了正题。初次接触客户,对于项目团队意义重大。对方对你印象的好坏,今后如何与你交往,都在这个阶段被确定下来。然而,在客户至上的今天,与客户保持适当的谦卑是有必要的,但过于的谦卑却常常给项目日后的进程带来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过于的谦卑,处处都是诺诺诺,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就会使客户变得非常强势。这样的结果就是,客户提出了许多变态的、不太现实的、不合理的需求,而我们呢却是一味地服从,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后我们做得很累,结果却不能让客户满意。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对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深入理解以后,运用我们专业知识,提出比客户的原始需求更加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让客户感觉你说的正是他们想要的。如果能够这样,客户不仅能够欣然接收你提出的方案,而且会感觉你非常专业,你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也会无形中提高,使你有更多的机会提出有利于开发的可行方案,降低开发的风险。这毫无疑问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在与客户接触的初期,就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客户心目中形成威信。
也许在见面会之前我们已经做足了功课,已经对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整理,也许有了一大堆疑问急需解答。但是,在最初的见面会上,不是解答具体问题的地方,这是我们常常会犯的一个毛病。作为客户,特别是客户方的领导,最希望了解的是这个项目在宏观上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因此,在这样一个场合,我们讨论的都是宏观上的问题:客户在宏观上对这个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在宏观上给客户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宏观上能给予客户的利益,等等。
同时,这样的会议又是一个项目启动会议。客户方领导要传达给与会代表一个清晰的信号,就是与会代表今后要积极配合我们完成今后的工作。这时候,要清楚地弄清,客户方有哪些角色,谁是这些角色的需求制订人与负责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软件项目中,特别是管理型软件项目中,客户都代表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他们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单位、一个集团,甚至是一系列组织机构。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他们按照职能被划分成了不同的角色。拿一个单位来说,横向可能划分成不同的部门,财务部、销售部、采购部、生产部••••••不同的部门,由于业务的不同,对软件的需求自然是不同的;纵向又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如高层领导、中层领导与基层人员,高层领导关心的是宏观的目标,中层领导关心的是具体的效益,而基层人员关心的是细节的每一步操作。划分清楚角色,弄清楚每个角色的需求制订人与负责人,才能在今后的需求调研中找对正确的人,使事半功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以往在项目开始的时候总感觉千头万绪不知如何着手。在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这三点:1)树立良好的职业威信;2)从宏观上制订目标与方案;3)进行角色分析,将与会各方代表对号入座。随后的工作,就是逐一拜访客户代表,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