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过程改进五大策略

发表于:2008-02-02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软件过程改进
对于SPI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软件过程改进)策略的选择,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关键看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广大中小软件企业而言,存在什么样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软件过程改进策略呢? 中小企业的实
 对于SPI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软件过程改进)策略的选择,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关键看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广大中小软件企业而言,存在什么样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软件过程改进策略呢?

  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大致如下:管理基础薄弱,资源不足,生存压力大,缺乏统一而有力的文化,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软件过程改进有自上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模式,前者是基于标准的,由标准来规范实践;后者是基于“实践”的,由组织中待解决问题出发,选择和裁减标准。

  对于中小软件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正式评估的压力,建议采用自底向上模式。

  以下是针对中小软件企业的一系列具体的过程改进策略。

  策略一:两个方针

  重诊断,轻评估 以诊断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SPI方法论,不追求商业评估。以往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拿证书的愿望常常会冲淡“真正改进”的目的。所以,除非不得已,建议一开始不要把商业评估作为目标,以便将焦点集中在“改进”上。的确,一旦进行商业评估,难保不急功近利,限期取证。SPI如同“治病”,多长时间治好怎么可以人为规定呢?

  重诊断,正是前述自底向上方法论的具体贯彻。根据企业的不同状态和症状,实施有针对性的方案,将有望设计出实用性更强、效率更高的应用模型。

  重实施,轻宣传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这是北京SPIN去年发起的一次调查,提问是“您认为软件企业中开发不规范,不能突破管理瓶颈的原因是什么?”

  可见,以往我们多年来实施ISO9000这样的体系,但效果差得可怜(客户满意度12%)。

  据报道,中国通过ISO9000的企业超过了日本和韩国,但是中国并没有因此成为质量强国!

  ISO9000在软件企业的现状,并不能仅仅归结于ISO9000不适合软件企业这一点上,更大的问题在于,人们对体系的“可实施性”研究和重视得不太够。

  所以我们提出以高的“过程实施率”(定义的文档被很好的遵守)和“过程性能改善”为SPI目标,不追求宣传效应。

  策略二:两手抓

  实施制度化的同时,并行实施企业文化;既要施压,又要清障。

  中小企业往往制度化体系很不健全,存在着随意决策的管理习惯,甚至基本的企业纪律都不具备,企业还处于“人治”和“法制”的争论中,这样的状态和某些大企业实施SPI的状况是不同的,需要特别强调行政施压。由于缺乏统一的企业文化,所以理念的统一也要加以重视。

  CMM的实质是制度化体系,实施CMM也是实施全面制度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制度和组织文化总是辨证存在的,没有良好的文化保障,制度化将困难重重,而没有制度的支撑,文化也将是无源之水。企业文化的实施从改造企业价值观开始,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一个企业中如果好的行为不能得到鼓励,坏的行为不能得到惩罚,那怎么能倡导出有利于制度生存的价值观呢?

  两手抓还包括另外一个层次的含义,过程改进要加强推进和减少阻力并重。这针对两种现实中的错误认识:一种认为,员工都是自觉的,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制度就能得到实施。这种假定是不现实的,如同法律,如果假设人们都是遵纪守法的,那么法律本身就没必要存在了。实际情况是,人们在组织中总是有区分的,有的人主动顺应变革,有的人推一推也能动,有的人可能推十下也不动,从而成为变革的障碍。所以变革的落实需要一个强的“推力”。另外一个观点刚好相反,认为没必要对员工讲为什么,只要告诉怎样做就行了。这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体系在强力的推动下可能会暂时得到执行,但是由于并没有解决观念转变的问题,一定难以持久。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