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soa 3、复合需求建模技术研究
3.1、复合建模方法
在复合建模技术中,遵循了软件需求工程域的层次关系模型[4],并着重于需求开发中需求获取(elicitation)、分析(analysis)、编写规格说明(SRS),和验证(verification)四阶段[14]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需求基线,同客户达成与软件项目计划一致的契约,以便于能更好地按复合模型对实施需求管理,使得需求管理的过程即是这四个阶段循环演进的过程,又是产品实现的过程。
分析比较表明,单纯的用例技术或原型法难以很好地胜任一些较复杂的大型应用项目。因此,要合理的解决这类项目的需求问题,可以利用其各自的优点,通过用例与原型的复合应用,建立其以用例为基础、以演化原型为引导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致性需求模型,在用例的完善中带动原型演化,原型演化促进用例的发生,这样更好地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从需求阶段向系统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到产品实现阶段平滑过渡。
3.2、复合建模的实现步骤
按照复合建模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建立用例技术与演化原型复合的需求模型,在每一个步骤中对应了需求开发的不同阶段。图1描述了需求建模及产品实现的活动序列。
(1)、通过项目描述[9],以用例图及用例模板[4]结合实现核心用例建模,形成最初始的对象(需求获取阶段);
(2)、用对话图[4]将初始对象以一种可视的用户界面机制描述出来(需求分析阶段);
(3)、通过演化原型在计算机上实现对话图,进行增量演进(需求分析与软件产品实现过程并行);
(4)、用户对原型进行评价,对用例进行交互,实现演化原型的增量交付,同时,在用户对用例的交互中,实现对用例的递归与迭代(即事件流细化)以及用例技术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SRS与需求验证阶段)
(5)、如果原型需要改进,转(2);(需求分析阶段)
(6)、如果不是最终产品,引入项目描述,用例扩充与细化,转(2);(需求获取阶段)
(7)、交付最终产品。
在建立复合模型时,同时要注意具体项目及支持环境对现需求建模、详细设计、代码测试及最终产品实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开发项目,需要选择适合的建模工具和采用好的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