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质量管理如何去量化要求?怎么设定一个合理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如何被分解?质量目标如何随着项目实施过程推进而被修正?这些都是困扰项目质量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本文尝试从缺陷分布模型的角度去提供一种思考维度。
关键词:质量管理,量化,质量目标,质量预测。
项目量化管理与量化质量目标
CMU SEI的CMMI模型中,把一个软件企业的软件能力成熟度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各成熟度等级的特征如下:
初始级—软件过程是无序,无章可循的,软件项目的成功依赖项目组中的关键成员的个人能力,项目的成功是偶然和不可预见的。
可重复级—项目已经定义了最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作用,对同类型的项目,一些成功的经验是可以被复用和优化到新的项目过程中去的。
已定义级—软件项目管理过程已经上升为组织级别的标准过程规范。组织的项目过程采用或裁剪自组织标准过程。
已管理级—软件过程表现逐步稳定,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都能有量化的衡量准则,可以量化控制和预测过程和产品质量。
优化级—在已管理级的基础上,通过对过程革新,来不断的优化过程,从而达到持续改进。
那么,对于达到或者将要达到已管理级的这些公司,如何利用这些过程数据来控制和预测产品质量呢?基于规模数据和缺陷数据是很多公司比较早收集的,而且相关过程也是比较早达到稳定的,我们可以先从缺陷数据开始入手,建立初步的质量目标分解和质量预测体系。
构建缺陷分布模型和项目缺陷密度性能基线
对于达到成熟度等级四级的公司来说,基于这个成熟度等级的项目一般来说项目管理、评审、测试等子过程的过程性能比较稳定,因此也有条件生成该过程的过程性能基线。通俗的讲,我们可以把一个公司某个过程的过程性能基线看作是该公司该过程的基准值。如,测试缺陷密度性能基线为[25±2] 个/千行,那么类似的项目的缺陷表现就可以参照这个数据了。
对于构建本模型,我们需要一个缺陷分布模型和一个缺陷密度性能基线数据。假设A公司X类项目的缺陷分布模型如下:
缺陷发现阶段缺陷比例
1-User Requirement / System Requirement Review3%
2-High Level Design Review4%
3-Low Level Design Review4%
4-Unit Test14%
5-Code Review15%
6-System Integration Test51%
7-External Defect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