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技术及其应用(下)

发表于:2008-02-20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中间件
(3)Microsoft DNA 2000 Microsoft DNA 2000(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s)是Microsoft在推出 Windows 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上,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以及改造Back Office系列 服务器 端分布计算产品后发布的新的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和规范。 在服
(3)Microsoft DNA 2000
  Microsoft DNA 2000(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s)是Microsoft在推出Windows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上,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以及改造Back Office系列服务器端分布计算产品后发布的新的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和规范。
  在服务器端,DNA 2000提供了ASP、COM、Cluster等的应用支持。目前,DNA2000在技术结构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方面,由于Microsoft是操作系统平台厂商,因此DNA 2000技术得到了底层操作系统平台的强大支持;另一方面,由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广泛,支持该系统平台的应用开发厂商数目众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DNA 2000得到了众多应用开发商的采用和支持。
  DNA 2000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分布计算理论和思想,如事务处理、可伸缩性、异步消息队列、集群等内容。DNA使得开发可以基于Microsoft平台的服务器构件应用,其中,如数据库事务服务、异步通讯服务和安全服务等,都由底层的分布对象系统提供。
以Microsoft为首的DCOM/COM/COM+阵营,从DDE,OLE到ActiveX等,提供了中间件开发的基础,如VC,VB,Delphi等都支持DCOM,包括OLE DB在内新的数据库存取技术,随着Windows2000的发布,Microsoft的DCOM/COM/COM+技术,在DNA2000分布计算结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分布构件应用模型。首先,DCOM/COM/COM+的构件仍然采用普通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模型。COM最初作为Microsoft桌面系统的构件技术,主要为本地的OLE应用服务,但是随着Microsoft服务器操作系统NT和DCOM的发布, COM通过底层的远程支持使得构件技术延伸到了分布应用领域。DCOM/COM/COM+更将其扩充为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的业务逻辑中间件。通过COM+的相关服务设施,如负载均衡、内存数据库、对象池、构件管理与配置等等,DCOM/COM/COM+将COM、DCOM、MTS的功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概念、功能强的构件应用体系结构。而且,DNA2000是单一厂家提供的分布对象构件模型,开发者使用的是同一厂家提供的系列开发工具,这比组合多家开发工具更有吸引力。
  但是它的不足是依赖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因而在其它开发系统平台(如UnixLinux)上不能发挥作用。
  2、相关性比较分析
  目前,针对上述的各种分布计算平台技术,都出现了相似且具有可比性的分布式构件,即CORBA CCM(CORBA Component Model)技术、SUN的EJB(Enterprise JavaBean)技术和DNA 2000中的COM/DCOM/COM+技术。
  对于以上三个分布计算平台,本文采用业界常用的做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集成性:集成性主要反映在基础平台对应用程序互操作能力的支持上。它要求分布在不同机器平台和操作系统上、采用不同的语言或者开发工具生成的各类商业应用必须能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企业计算框架。这一集成框架必须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并且具备对于遗留应用的集成能力;
  可用性:要求所采用的软件构件技术必须是成熟的技术,相应的产品也必须是成熟的产品,在至关重要的企业应用中能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另外,由于数据库在企业计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软件构件技术应能与数据库技术紧密集成;
可扩展性:集成框架必须是可扩展的,能够协调不同的设计模式和实现策略,可以根据企业计算的需求进行裁剪,并能迅速反应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保证当前应用的可重用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投资。
  下表从集成性,可用性,可扩展性三个方面,给出了上述三种主流分布计算平台的比较结果。

  虽然这三种平台因为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商业背景有所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侧重和特点,其实在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相通性和互补性。
  四、中间件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软件
  电子商务的本质就是对处于分布环境中的各种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流协调,从而开创新的商业运作模式。网络通信,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是电子商务的通信基础,而管理和传输系统之间的业务信息、协调各个系统的处理模块的中间管理服务系统,是保证电子商务应用成功的关键。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通用业务网关、支付网关、通信平台和安全平台,统一纳入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的范畴。
   从技术角度看,电子商务将由Internet/Intranet技术、传统IT技术以及具体的业务处理所构成。但是,系统的建立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包括应用系统能不能快速地建立,能不能适应大用户数、高处理量要求,能不能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等等关键任务的要求,能不能满足安全需要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只是依靠简单的Web技术是不够的。目前常用的Web技术由于早期更多的是面向信息发布,因此存在并发访问瓶颈、难扩展、效率低、安全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Web的低层技术为基础,规划出一个整体的应用框架,并提供一个支持平台,用于Internet应用的开发、部署和管理,并能籍此解决上述各种问题。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能广泛适应的标准的支撑层,成为Internet应用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这一支撑层实际上是基于Internet的中间件,也就是应用服务器。
   同时,由于企业并不能把业务一不跨到Internet上,而必须同传统的应用系统结合,因此也必须通过中间件来集成Web应用和传统应用,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应用应包含以下层次:
   ●浏览器:这是进入电子商务的通道。
   ●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不同应用类型的生成工具软件,如网上商店、网络支付、虚拟社区等等。
   ●电子商务交换平台:对内集成企业内部的各种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业务系统,对外连接商业合作伙伴,如银行、供应商、客户、配送结构,完成各种不同业务系统之间数据转换和整和。
   ●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用来支持大量Internet客户的并发访问,使应用开发商快速开发出灵活多变的电子商务应用,尽快把信息系统和商务活动放到Internet中。
   在电子商务交换平台和电子商务基础平台中都不能没有中间件的存在。可以说,没有中间件就不能支撑今天的网络应用。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是一种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的关键件,不管电子商务应用分布在什么硬件平台上,使用了什么数据库系统,透过了什么复杂的网络,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连和互操作是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通信方面,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要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服务模式,传输各种数据内容,数据格式翻译、流量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等;在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核心,要解决名字服务、安全控制、并发控制、可靠性和效率保证等;在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方面,要能提供基于不同平台的丰富的开发接口,支持流行的开发工具和异构互连接口标准等;在管理方面,解决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本身的配置、监控、调谐,为电子商务应用的易用易管理提供保证。
   其次,针对不同的Web应用环境,对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对工作流应用,需要根据条件以及条件满足状态,将信息、响应状态从一个应用传递到另一个应用;对联机事务处理,需要保证分布式的数据一致性、不停机作业、大量并发的高效率;对于一个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保证可靠传输等等。
  五、中间件符合软件发展的潮流
  软件构件化(Software Component)技术是在大工业生产启发下应运而生的,是软件技术跨世纪的一个发展趋势,其目的是彻底改变软件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提高软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开发大型软件系统尤其是商用系统的成功率。有了软件构件之后,应用开发人员就可以利用现成的软件构件装配成适用于不同领域、功能各异的应用软件。
复用软件一直是整个世界软件业所追求的梦想,软件构件化为实现这一梦想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而中间件正是构件化软件的一种形式。中间件抽象了典型的应用模式,应用软件制造者可以基于标准的形式进行开发,使软件构件化成为可能,加速了软件复用的进程。因此,中间件是符合软件发展的内在规律的。
  中间件是软件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被誉为发展最快的软件品种,近年来势头强劲,当然,这也是源于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对中间件的支持。毫无疑问,中间件正在成为软件行业新的技术与经济增长点。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