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1日,在《每周电脑报》中国企业IT应用论坛的软件分会场上,一场关于中间件的讨论,引发了厂商与用户关注。
“我们不愿被忽悠”,一些参加9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IT应用论坛的用户代表在开会第一天上午时对我说。 “我们从来没有忽悠用户”,厂商们也莫名其妙的回答我。
第二天上午我主持了“中间件——企业职能中枢”的论坛,我发现,在用户感觉被忽悠与厂商认为自己没忽悠用户的感觉上,是他们对中间件的概念、采购和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存在着分歧。
关于中间件的概念
刘克丽:这次对话的主题是“中间件——企业智能中枢”,我邀请了四位嘉宾参与这次讨论,他们分别是IBM大中华区副总裁软件集团总经理宋家瑜先生、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总工顾炳中先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何力健先生和高伟达公司总经理于伟先生。
刘克丽:在进行这场对话之前,我想统一一下中间件的概念,我发现很多概念在厂商提出以后,用户总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或者是合作伙伴有信息传递上的误会。在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以及开放式平台的很多概念当中,我发现厂商和厂商的理解不同,用户和用户的理解不同,用户和厂商的理解不同,合作伙伴和厂商和用户的理解也不同,听起来像绕口令,但是的确是个真实情况。我想首先请用户谈一谈对中间件的认识。
顾炳中:中间件的概念,我觉得各厂商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是基于应用和操作系统层之间的软件。但是,作为应用这个角度,我们更希望中间件是应用的集成,希望中间件为我们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而并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并不希望在应用和操作系统之间,找出一个中间层。
何力健:其实我对中间件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我觉得中间件是必须的,因为现在在操作平台和具体应用上,肯定有一个集成的层面,如果是对单一应用系统来说,这个中间件可能意义不大。但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面对的是集成,在我们的应用系统中,不是单一厂商开发的,也不会用单一的平台做企业的IT设计,所以这肯定会涉及到一些数据的传递等方面的应用。
刘克丽:我理解中间件就是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一个桥梁,于伟先生是怎么看的。
于伟:其实中间件就是桥梁或者是纽带,再通俗一点就是腰带,没有它不行,我认为未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中间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宋家瑜: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整个在软件行业,不管在全球还是在中国的看法,软件可以分几个层次,一方面是操作层次,除了IBM自己的操作环境,还有Windows的环境;另一是应用软件环境,比如ERP系统。大家会发现中间有一些共同的事情,有些需要中间件来提供,而不需要业务软件。我们看到了一种发展趋势,比如不管是银行做的应用系统也好,或者制造业的系统也好,把很多功能的方方面面考虑得非常周到,包括数据的应用、信息的交换,后来发现系统需要花很大精力和钱去维护,另外在进行升级时缺乏共同的标准,所以需要一个中间层的软件来完成这些事情,这是中间件形成的历史背景。现在大家对中间件有一个广义的解释,就是从客户整体运算环境看,从开发、运行、数据的储存和应用,到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合起来就是广义的中间件。
中间件的四个环节
刘克丽:中间件有四个环节连接、整合、自动和优化。我听下面的观众认为连接了就是整合了,连接和整合有什么区别,我不知道各位对这个想法是怎么样的。
宋家瑜: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比如我从国外打电话找克丽,这是连接起来,可这并不代表整合。我们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我们两个交流就没有问题,因为我们都会说普通话。那么如果有一个外国人来找你,那么就要找一个翻译,用英语来说,这样才是整合了。 何力健:其实中间件并不能作为一个整合工具,它只是一个连接,整合不是中间件做的。因为对一个系统的整合或者对数据的整合,不是软件产品的问题,是整个系统的问题,中间件仅仅是一个标准的工具,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方便。我个人觉得中间件对我们用户并不是太重要,因为中间件最重要的是集成方和系统方,我不可能花很多钱买所谓的中间件。
顾炳中:中间件绝不是整合的工具,我没有看到一个中间件,把不同的应用整合了。中间件是一个应用开发的集成工具,在开发的时候用中间件,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整合,绝做不到对不同时期、不同时间、不同知识的应用的整合。
于伟:中间件具二重性,所以导致我们今天来讨论它。在我看来,无论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应用,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开发和建立应用,要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
用户对中间件的反应
刘克丽:那我想问一下两位用户,你们现在都在用中间件产品吗?
顾炳中:首先有没有中间件产品并不重要,中间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还是要尽可能减少使用,其次中间件对国家的信息化造成极大浪费。作为企业,信息化是要提高企业的直接利润,使用了中间件是不是提高了利润,如果没有提高,企业为什么要上中间件,特别是大型国有体制的企业在不记成本的进行信息化,如果我们跟美国比,比如IBM公司大量的使用中间件,美国公司是自循环,不管花多少钱买中间件还是美国公司的,就像我们现在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管怎样都是我们的需求。第一个问题是中间件的使用有很多错误的概念,在引导着要跨越平台,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要跨什么平台呢?这纯粹是脱离现实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是中间件的发展方向在哪?一个狭隘的内涵使中间件绝对的泛化直至最后消失,中间件在操作系统和应用层上,这之间真正的中间件是什么?就是开发环境,现在开发环境不足以提供应用组件,事实上是连接起来了,但是不方便。那么中间件就可以弥补这个环境了吗?中间件应该是一种理念,而并不是一种工具、一种商品,它要贯穿在开发过程、应用程序中,在应用层面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简化。
宋家瑜:我认为千万不要为了开放而开放,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商业的竞争力是怎样推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看IT系统怎样帮助客户达到目的。有时候我们也看到,客户没有把定义理解得很清楚的时候,就进行了采购。我常常讲,如果您认为今天使用的是很固定的环境,那么用一个微软的环境就绰绰有余。如果不把问题想清楚,可能就是多余的投资。 何力健:目前我们没有这个需求。但是我刚才说了,用不用中间件,用什么样的中间件,作为用户,我们更关注的是实际应用效果。我们在给很多国内外客户实施时,发现他们有不同年代投资的系统,现在用的是SAP的ERP系统,以前可能用国内公司提供的系统,我发现数据整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SOA理念下,以及IBM提供的技术,就可以协助客户进行整合。就像我帮你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样。
刘克丽:宋总认为SOA是企业的高速公路,也是和企业智能中枢是相同意思。
顾炳中:SOA对企业来说,在同一个流程之内,SOA基本上没有太大用处,但是在跨区域里进行数据交换时,企业一个应用流程和另外一个流程是隔离的,这时候用技术的手段可以解决一些行政上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定的SOA服务来解决,SOA不是万能的,SOA有适当的应用层面。SOA的力度是企业想知道的,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结论。所以说SOA有适当的应用层面,不要把SOA的功能扩大化。
刘克丽:顾炳中先生认为在应用隔离的时候,用技术的手段可以解决一定的行政问题。
宋家瑜:没有任何一个技术可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要,最重要的就是客户必须先了解自己想解决什么。假设企业从一开始建IT系统就非常有规划、有标准,相对在EAI领域的投资就很小,因为这已是一个很标准的系统。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的企业在不同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交流这就要进行整合。
用户代表提问
刘克丽: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互动一下,有人给我们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
代表提问:我是来自辽宁沈阳的用户代表,我们主要做城市供热和发电,我们的企业并不大,中间件对我们的企业有什么作用呢?
于伟:供热发电是能源的供应,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整合,还要从不同的服务点获取实时信息,如果有实时信息的需求,以及非实时信息的需要,我想设计一个架构可以用中间件,但是也可以不用。 宋家瑜:很多技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达成,对于一个做电力的公司,一个是生产,一个是运送,还有就是布线。一个标准的电力公司有不同的背景,当电力公司成长的时候有业务上整合的需求,这时候整合就出来了,我同意用不同的手段达成,不一定要用中间件。
中间件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就是应用的多样化需求难以评估,用了中间件到底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用了中间件又会浪费多少?
顾炳中:对于中间件的发展,我认为即使中间件的概念没了,但是整个理念还会贯穿到应用中。用不用中间件,作为信息系统建设,任何事情首先是要有行政目标,是否能达到行政目标,只有在行政目标下才有一个逻辑设计,根本问题取决于行政目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确定是否选择中间件,中间件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刘克丽:我觉得顾炳中先生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构建IT系统的时候,各位CIO、CEO到底计划系统要为企业服务多少年,我的建议是要打出3~5年的余量。我不知道何总会不会同意? 何力健:用户的需求是超前的,超前于我们能实现的目标,IT技术也是超前的。作为信息化主管,要决定超前多少好?要看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再决定应该怎么样做规划。
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就是关于SOA的问题。大家听说过SOA吗?应用和服务有什么区别呢?
宋家瑜:SOA是业界的一个观念,而不是一个产品。现在提的方式是怎样用SOA的不同服务,在整合环境里进行协同服务。
顾炳中:应用和服务是不同层面,SOA更多的是技术方法,是传统技术方法经过了一定的包装再包装而提出的理念。在应用产品上,可以把一部分共用的程序,以面向服务的方式重新组织出来,提供给大家共同使用,所以不能简单的说SOA服务和应用是怎么一回事,通过把一部分应用变成一种服务的方式。特定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可以以服务的方式体现出来,不是把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变成服务。 何力健:在企业层面,不能把应用和服务之间的关系硬放在一起,应用是为不同部门服务的。
SOA是不是把硬件和软件变成服务?因为它本身就是SOA服务导向的架构。于伟:服务型的企业是通过为客户建立应用系统,来实现我们的服务价值。但并不意味着这两者是一回事,我觉得这两个概念不能混。
刘克丽:我觉得好像推翻了SOA的这个理念。
宋家瑜:其实不是,从IBM诠释的SOA是为企业提供一个架构,或者是一个机制。企业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和安全机制,会造成企业本身的混乱。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标准,什么样的授权得到什么样的服务。IBM可以提供产品加服务,协助客户满足他们的需求。
结束语
主持对话之后我颇有成就感,因为在此之后的1小时之内不断有人夸奖我主持的论坛,有人竟然要让我做成光盘,还有人说,听了这个对话之后认为中间件、软件可不是随意买的。对于IBM(中国)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江阴烟草公司的代表说,听了这个论坛之后,他们要买一套IBM Websphere中间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