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让新一代因特网变成现实(2)

发表于:2007-06-30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
Microsoft .NET:超越浏览,超越网站 微软公司正在创造新一代的高级电脑软件,它革命性地综合了计算与通信技术,为 开发 商们提供了工具,致力于 网络 和其他计算技术的变革。我们把这项创新称为Microsoft? .NET,它第一次使开发商、企业和消费者能够按照自
  Microsoft .NET:超越浏览,超越网站

  微软公司正在创造新一代的高级电脑软件,它革命性地综合了计算与通信技术,为开发商们提供了工具,致力于网络和其他计算技术的变革。我们把这项创新称为Microsoft? .NET,它第一次使开发商、企业和消费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用科学技术。Microsoft? .NET将创造出真正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它能够整合并协调为数众多的辅助程序,为消费者提供独到的服务 -- 而这正是今天的网站所梦寐以求的。Microsoft? .NET将推动新一代因特网的发展。它将真正地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得到信息。

  Microsoft .NET背后的基本理念就是:不再关注单个的网站和与因特网连接的单个设备,而是要让所有的计算机群、相关设备和服务商协同工作,提供更加广泛和丰富的解决方案。人们将能够控制何种信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传送给自己。计算机群、相关设备和服务商将能够相互协作,提供更加多样的服务,而不是象现在这样的一座座孤岛,由用户来提供仅有的整合。消费者将能够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严丝合缝地嵌入自己的电子设备构架中。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出现第一次向人们提供了信息自主的权利,而Microsoft? .NET是另一种前景,是这种自主权利的又一次延伸。

  Microsoft .NET将推动因特网的一次变革,HTML格式的表述将升格为XML格式的可编程信息。XML是由万维网联盟(W3C)制订、得到业界广泛支持的标准,这个联盟也制订了网络浏览器的标准。在开发过程中,微软公司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但这项技术并非微软专有。XML是将真实的数据从它的视觉表象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它是新一代因特网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把信息“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让信息可以重新组织、编程和编辑;它同时也是一种新思路,将数据以更有用的形式传送给多种数字设备;它让网站之间相互协作,提供一系列互动式的新型网络服务。

  Microsoft.NET包含以下组成部分:

  Microsoft .NET平台 -- 包含.NET基础结构和工具,以运行新一代服务程序;.NET用户体验支持更加丰富的客户端;.NET构造模块,新一代高度分布式超服务;还有.NET设备软件,以支持新型智能化因特网设备。

  Microsoft .NET产品和服务 -- 包含带有核心构造模块服务的Windows .NET; MSN?.NET; 个人订阅服务;Office .NET; Visual Studio?.NET; 和bCentral? for .NET。

  第三方.NET服务 -- 众多微软的商务伙伴和第三方开发商将有机会制造出基于.NET平台的企业软件和垂直型服务程序。

  Microsoft .NET将把计算和通信带入一个丰富、合作和互动的环境中,远远胜过今天的单向网络。由新型高级软件支持的Microsoft .NET将利用一系列的应用程序、服务程序和相关设备来创造一种个性化的数字体验,它能够不断地按照你本人、你的家人和公司的需要进行自动的调整。它意味着你将能够通过一整套新型软件构成的整体服务程序来管理自己在因特网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消费者来说,Microsoft .NET意味着简单化的整体服务;统一的信息浏览、编辑和授权;查看你的资料、工作和在线与离线媒体;一种整体的系统方案;随时随地的个性化;绝对的自由。例如,对于你个人信息的任何修改 -- 无论是通过个人电脑、便携设备还是灵通卡 -- 将即时和自动地通知到所有需要这些信息的地方。

  对于知识工作者和企业,Microsoft .NET意味着统一的信息浏览、编辑和授权;丰富的同步传播;密切的移动通信联系;得力的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工具,在基于内部网和因特网的服务程序之间灵活地切换,为动态商务伙伴关系的时代提供支持。

  对于独立软件开发商,Microsoft .NET意味着他们将得到更多的机会,为因特网时代创造更多的新型高级服务 -- 它们可以自动从本地或远程取得和利用所需信息,并通过任何语言和任何设备工作,无须为不同的工作环境重新编写程序。因特网上的一切都变成这种新一代服务程序的潜在构造模块,而每一种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网上使用。

  Microsoft .NET的前景意味着消费者、企业、软件开发商和整个工业的一次解放。它意味着因特网全部潜在能力的释放,网络上随心所欲的遨游。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