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QL入门(1)

发表于:2007-06-22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
下一页 1 2 安装篇 我下载了Postgre SQL 7.3.4,是源代码,保存为“/opt/lin_app02/tmp/download/PostgreSQL/R1/postgre sql -7.3.4.tar.gz”。下载后,我在这个目录下开了终端(rxvt),执行命令: 代码: [root@TFW-RFL40F R1]# tar zxvfp ./postgresql-7.3.4

下一页 1 2 

   

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cccc>安装篇

我下载了PostgreSQL7.3.4,是源代码,保存为“/opt/lin_app02/tmp/download/PostgreSQL/R1/postgresql-7.3.4.tar.gz”。下载后,我在这个目录下开了终端(rxvt),执行命令:

代码:


[root@TFW-RFL40F R1]# tar zxvfp ./postgresql-7.3.4.tar.gz



得到一个目录“postgresql-7.3.4”。

代码:


[root@TFW-RFL40F R1]# cd postgresql-7.3.4

[root@TFW-RFL40F postgresql-7.3.4]# ./configure --prefix=/opt/lin_app02/postgres --enable-locale --enable-multibyte --with-perl --with-odbc --with-tcl



......

对上面一步的说明:

./configure

configure不加任何选项,系统将按默认的设置安装postgresql,查看configre的相关选项可以使用:configure -help

一些最常用的如下:

--prefix=BASEDIR

为安装 PostgreSQL 选择一个不同的基础路径。缺省是 /usr/local/pgsql。

--enable-locale

如果你想用本地化支持。

--enable-multibyte

允许使用多字节字符编码。这个选项主要用于象日语,韩语或中文这样的语言。

--with-perl

添加 Perl 模块接口。请注意 Perl 接口将安装到 Perl 模块的常用位置(典型的是在 /usr/lib/perl),所以要成功使用这个选项,你必须有 root 权限。

--with-odbc

制作 ODBC 驱动包。

--with-tcl

制作 Tcl/Tk 需要的接口库和程序,包括 libpgtcl,pgtclsh,和 pgtksh。

这些编译参数告诉编译器如何编译PostgreSQL:

代码:


[root@TFW-RFL40F postgresql-7.3.4]# make



......

代码:


[root@TFW-RFL40F postgresql-7.3.4]# make install



......

中间不报错的话,安装就完成了。

初始化

创建一个存放数据库文件的目录:

代码:


[root@TFW-RFL40F postgresql-7.3.4]# mkdir /opt/lin_app02/postgre-data



下面要设置环境变量。由于安全原因,PostgreSQL是不让“root”等特权用户用的。为了方便,我就用日常工作的“typhoon”身份管理 PostgreSQL,但是建议大家为管理PostgreSQL新创建一个用户。为了方便,我直接修改了“/etc/profile”,但是建议修改个人主目录下的“.bash_profile”。

我在环境变量文件里添加了如下内容:

代码:


########################################

#   PostgreSQL

LD_LIBRARY_PATH=/opt/lin_app02/postgres/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PGLIB=/opt/lin_app02/postgres/lib

PGDATA=/opt/lin_app02/postgre-data

PATH=$PATH:/opt/lin_app02/postgres/bin

MANPATH=$MANPATH:/opt/lin_app02/postgres/man

export PGLIB PGDATA PATH MANPATH

########################################



看着挺麻烦,其实就是下面的格式:

LD_LIBRARY_PATH=<--prefix所指的地方>/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PGLIB=<--prefix所指的地方>/lib

PGDATA=<你放数据库文件的地方>

PATH=$PATH:<--prefix所指的地方>/bin

MANPATH=$MANPATH:<--prefix所指的地方>/man

export PGLIB PGDATA PATH MANPATH

刚才提到的那些目录都是在“root”身份下创建的,要让它们能为“typhoon”所用,还得改权限:

代码:


[root@TFW-RFL40F postgresql-7.3.4]# chown -R typhoon.typhoon /opt/lin_app02/postgre*



即:

chown -R . <--prefix所指的地方>

chown -R . <你放数据库文件的地方>

然后我关闭了X,并注销,再重新登录,以使环境变量生效。

代码:


[typhoon@TFW-RFL40F typhoon]$ initdb



这个命令用来初始化PostgreSQL。请确保执行前你放数据库文件的地方是空的。

初始化后会自动创建数据库的超级用户,用户名与安装、执行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用户同名。可能还会自动创建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数据库。在我这里就是用户 “typhoon”和数据库“typhoon”。直接执行“<--prefix所指的地方>/bin/psql”就能登录进去。“\q”可以退回操作系统的shell。如果这个数据库没有自动生成,请执行“<--prefix所指的地方>/bin/createdb [用户名]”,即以你的用户名创建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就相当于你的“Home”,没这个数据库,做某些事情就不方便。

启停方法

代码:


[typhoon@TFW-RFL40F typhoon]$ postmaster -i -D ./postgre-data/&



postmaster -i -D &

......

这是开始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后面那个“&”最好带上,否则,......:-D

上面说的启动方法是正规方法,PostgreSQL还提供了封装的控制脚本“<--prefix所指的地方>/bin/pg_ctl”。

代码:


[typhoon@TFW-RFL40F typhoon]$ pg_ctl -l ./123/pg.log start



如果有“-l 文件名”这个参数,所有的错误都会被记录到这个文件里。

代码:


[typhoon@TFW-RFL40F typhoon]$ pg_ctl stop



停止服务。既然是停止,就别管什么记录文件了。

代码:


[typhoon@TFW-RFL40F typhoon]$ pg_ctl -l ./123/pg.log restart



相当于先“stop”再“start”。

代码:


[typhoon@TFW-RFL40F typhoon]$ pg_ctl reload



如果对配置文件做了修改,想不中断服务而立即生效,就这样。

注意:PostgreSQL管理员最好从“Login:”、xdm或kdm登录系统,因为如果“su”过去操作将不能正常执行。

和大家共同进步。下面是我安装时参考的帖子:

http://www.freelamp.com/new/publish/1022414614/index_html

http://chinaunix.net/jh/18/546.html

http://chinaunix.net/jh/18/548.html

我四处查找链接里所说的“egcs-c++”,也没下载到,后来才知道“egcs-c++”已经被整合进高版本的“gcc”里了。我的“gcc”是3.2的。大家的“gcc”如果高于2.8,也就不要再到处找“egcs-c++”了。

安全管理

初始化后,在数据库目录里会有这样两个文件:“postgresql.conf”和“pg_hba.conf”。

修改“postgresql.conf”第30行左右的地方为顶格“tcpip_socket = true”,以允许网络访问。

“pg_hba.conf”,基于主机的访问控制(Host Based Access)。左边有“#”的内容都是被注释掉的,起说明或参考等作用。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