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硬件说明:
测试使用的是我的爱机,配置如下:
CPU:C433
内存:128M
硬盘:酷鱼2代20G
测试软件说明:
WIN32下用的是windows nt server4,sp5,apache 1.3.12,php3.0.15和php4rc1,mysql 3.22.29,oracle 8.0.5
linux下用的是bluepoint linux1.0, apache 1.3.12, php4rc1,mysql 3.22.32
测试代码说明:
使用一个很简单的表,mysql和oracle使用的表结构是一样的,都只有三个字段,结构如下:
mysql的表结构:
CREATE TABLE board (
board_id smallint(6)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board_name char(16) NOT NULL,
board_manager char(20),
PRIMARY KEY (board_id)
);
oracle的结构:
CREATE TABLE PHP_ORACLE."BOARD"
("BOARD_ID" FLOAT,
"BOARD_NAME" CHAR(16) NOT NULL,
"BOARD_MANAGER" CHAR(20)) ;
我们只测试了INSERT操作花的时间,对于select,并未作测试。
因为win32下只有PHP3才能连接oracle数据库,所以只测试了用PHP3连接oracle的性能。相信在PHP4的正式版本出来后,用PHP4连接oracle的速度应该有所提升。
而在LINUX下,因为我没有装oracle,所以只测试了mysql的性能。据说在LINUX下,oracle的性能不错,只是无法测试。
并且我们将所有的用于数据库连接和oracle用来分析sql语句的代码都放在了统计代码之外,所以测试得出的时间只是用于执行SQL操作所花费的时间。
用来测试mysql的程序:
<?php
$dblink=mysql_connect("localhost","root","shh123");
mysql_select_db("bbs");
$counter=1;
set_time_limit(300);
$query="insert into board (board_name,board_manager) values ('test','test')";
$begin_time=time();
for ($i=1;$i<=10000;$i++){
mysql_db_query("bbs",$query);
$counter++;
}
$end_time=time();
mysql_close($dblink);
echo "test db speed...<br>";
echo "begin time:".$begin_time."<BR>";
echo "<BR>end time:".$end_time."<BR>";
$total=$end_time-$begin_time;
echo "total spent time:".$total;
?>
用来测试oracle的程序:
<?php
$handle=OCILogon("php_oracle","php_oracle");
$counter=1;
set_time_limit(300);
$query="insert into board (board_id,board_name,board_manager) values (:board_id,'test','test')";
$state=OCIParse($handle, $query);
OCIBindByName($state, ":board_id", &$i,32);
$begin_time=time();
for ($i=1;$i<=10000;$i++){
ociexecute($state);
}
$end_time=time();
OCIFreeStatement($state);
ocilogoff($handle);
echo "test db speed...<br>";
echo "begin time:".$begin_time."<BR>";
echo "<BR>end time:".$end_time."<BR>";
$total=$end_time-$begin_time;
echo "total spent time:".$total;
?>
测试结果:
环境:win32+apache+php4+mysql
结果:28秒
环境:win32+apache+php3+mysql
结果:34秒
环境:win32+apache+php3+oracle8.0.5(oci函数)
结果:46秒
环境:linux+apache+php4+mysql
结果:10秒
结论:
在WIN32下,mysql的性能虽然不是很好,但和oracle8比起来,还是要快很多,尤其是我在测试程序中,并没有将数据库连接的语句包括进来,所以这个测试结果只是插入数据所花费的时间,而oracle的连接,天,太慢了!在我的机器上,连接一次,至少1-2秒钟。而在LINUX下,mysql的性能相对于在WIN32下,又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由28秒骤减到10秒。所以,如果你不需要存储过程的支持,并且数据库量不是大的那么惊人的话,还是在LINUX下使用mysql作为你的数据库吧!这个轻量级的数据库可以给你最佳的性能、可管理性和相当不错的安全性。
connectDbByJdbcOdbcBridge()
{
java.sql.Connection conn=null;
try
{
Class.forName("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
co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jdbc:odbc:ora199","sr","sr");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RROR:"+e.getMessage());
}
return conn;
}
}
在getConnection方法中第一个参数"jdbc:odbc:ora199" 中的"ora199"为本地ODBC数据源的数据源名称,第二个参数和第三个参数分别为Oracle的用户名和口令。
二、通过连接池获得Oracle数据库连接
这部分主要讲述在iPlanet Application Server 6.5和Sun Java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 7中Oracle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以及在应用中如何通过连接池获得数据库的连接。
1、iPlanet Application Server 6.5连接池的配置
先打开iPlanet Application Server 6.5的管理控制台,选中"database"面板,再选择"External JDBC Drivers"选项后,点击"Add…"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添加一个名为"ora-type4"的JDBC Driver。
Driver Classpath:该参数填写classes12.zip文件的物理路径。然后在"External JDBC DataSources"中选择"Ad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添加一个JNDI名称为"credit2"的数据源。
DriverType:选择刚添加好的"ora-type4";
Datasource:ora199,为Oracle数据库服务名;
Connection Pool Parameters:图中显示的是缺省设置,可以根据自己环境情况来更改这些设置。保存完设置后,在"DataSource Selection Box"中,选择刚添加的"credit2"数据源,再选择"Vendor Specific Properties"按钮。在对话中添加一个URL属性。
至此,iPlanet Application Server 6.5中的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完毕,重起服务使之生效。
2、Sun Java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 7连接池的配置
在配置之前将classes12.zip文件置于…/server1/lib目录下。通过浏览器的4848端口打开Sun Java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 7的管理界面,选择"server1"->"JDBC"-> "Connection Pools"下的"New…"
添加一个名称为"MyConnectionPool"的Oracle数据库连接池。"Next"下一步。
在"General"中填写"Datasource Classname"。
在"Properties"中将不需要的属性删除,同时添加"URL"属性。
"dataSourceName"中填写Oracle数据库服务名。
以下连接池的缺省设置,可以根据自己环境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选择"Finish"完成连接池的设置。
下一步为"MyConnectionPool"连接池创建一个JNDI,以便应用程序能够通过该名称获得连接池中的连接。 "server1"->"JDBC"-> "JDBC Resources"下的"New…"
至此,Sun Java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7中的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完毕,重起服务使之生效。
3、通过连接池获得连接
以上在iPlanet Application Server 6.5和Sun Java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7中配置的连接池都可以通过以下的数据库连接类,从连接池中获得Oracle数据库连接。
|
4、使用连接池的优点
使用连接池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对数据库的连接统一进行配置、管理、监控,以及对数据库连接池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对应用中没有关闭或其他原因造成没有关闭的数据库连接由连接池统一进行管理。
便于应用的移植和后端数据库的切换,因为在应用中通过统一的JNDI获得数据库的连接,而具体连接的是哪一台机器上的数据库与应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