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开发环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发表于:2007-06-22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
下一页 1 2 3 1995年3月23日,San Jose Mercury News登出一篇题为"Why Sun thinks Hot Java will give you a lift"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预言Java技术将是下一个重大事件,这个预言现在看来并不仅仅是商家的宣传伎俩,虽然文章是当时Sun的公关经理 Lisa Pouls

下一页 1 2 3 

   
  1995年3月23日,San Jose Mercury News登出一篇题为"Why Sun thinks Hot Java will give you a lift"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预言Java技术将是下一个重大事件,这个预言现在看来并不仅仅是商家的宣传伎俩,虽然文章是当时Sun的公关经理 Lisa Poulson安排撰写的。

从世人知道Java那一刻起到现在,算起来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回顾过去的十年值得总结的东西可以有许多,但在这里笔者只想就Java 开发环境谈些个人的想法与朋友们交流一下。

  现在的软件开发人员在整个软件的开发生命周期里,也许会根据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开发工具来完成相对复杂的开发任务,而在几十年以前,人们还只是使用文本编辑器、编译器和Debugger进行开发,对于这个阶段的开发环境人们称之为CLEs(Command Line Environments) 。而当人们发现如果将那些单独分开的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开发效率时,IDEs(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就出现了。第一个IDEs也许可以追溯到1964年的Dartmouth Basic,尽管这有争议,它是作为Dartmouth Time Sharing System的一部分,在John Kemeny 和 Thomas Kurtz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套系统一直使用到1999年。尽管这40多年以来,开发人员的开发环境几经变化、不断进步,从早期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s到扩展开发环境XDEs(eXtend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再到协同开发环境CDEs(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历经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但开发人员使用开发环境的目的始终就是一个:提高开发效率。Java的出现尽管只有十年,但其开发环境也大至经历了从CLEs到IDEs再到XDEs这三个阶段,现在即将进入CDEs阶段。在上述Java开发环境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大家关注的地方。

  Java开发环境的历史回顾

  纵观过去十年Java开发环境的发展,大致可以粗略的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995 命令行开发环境CLEs
1996 ? 2000 集成开发环境IDEs
  2001 ? 2004 扩展开发环境XDEs
  2005 - 协同开发环境CDEs
  1995年,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Java 获得了成功。可令人尴尬的是在1995年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Java开发环境,开发人员在进行Java编程时,大多使用文本编辑器编辑源程序,比如,Emacs、Vi、Notepad 等,然后再使用命令行的方式进行编译处理。那时的Java开发环境还处于CLEs时代,开发效率非常低,这不能不说是Sun的一个失误,但也预示着在Java开发工具上会有一番激烈的竞争。与Java世界即将开始的开发工具大战不同,在Smalltalk世界里胜负结果似乎已经明朗,IBM的 Visual Age for Smalltalk、 ParcPlace的ObjectWorks和Digitalk的Visual Smalltalk三足鼎立的格局那时已经被打破,IBM的Visual Age for Smalltalk所占市场分额越来越大,而当时IBM进入Smalltalk市场仅有两年多的时间。IBM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超越老牌的 Smalltalk 厂商ParcPlace和Digitalk,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IBM直接将其产品委托给一家由软件精英组成的公司进行开发,这家公司就是由软件开发大师级的人物Dave Thomas( Bedarra-Dave)创建的OTI( Object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公司。IBM在1993年进入Smalltalk市场的第一个产品ENVY/400就是OTI为其开发的,而其后包括 Visual Age for Smalltalk在内的多种产品开发OTI都参与了。为了抗衡IBM,ParcPlace和Digitalk两家公司在Java诞生的那一年进行了合并,成立了名为ParcPlace-Digitalc的公司,但事后再看这次合并,不过是徒劳之举罢了。现在各厂家的Smalltalk 开发环境中都或多或少的内置了ENVY,而随着IBM进军Java开发工具市场,ENVY的相关技术也被从Smalltalk世界带入到Java开发环境中。

  1995年也是Smalltalk作为第5代编程语言从 Xerox Palo Alto研究中心走向市场的10周年,Dave Thomas为此写了一篇题为"Ubiquitous Applications:Embedded Systems to Mainframe"的论文,作为Smalltalk市场化10周年的总结,文中介绍了Smalltalk是如何利用虚拟机实现从嵌入式到大型机广泛应用开发的,而那时Java世界的人们还在为Java虚拟机的拙劣性能而苦恼,那时也许没有人会想到现在Java的普及程度早已超越了Smalltalk。

  有人称1996年为互联网年,有人却称之为Java年,还有人称之为Web开发年,但不论如何称呼1996年,它都反映了一个事实: Bill Joy将Java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策略取得了成功。这一年的9月Sun推出了其Java开发环境-Java WorkShop,这是一款基于浏览器的Java开发工具,但由于当时 Java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所以实际上Java WorkShop并不成功,同年发布的Symantec Visual Cafe由于还是采用C/C++语言进行开发,所以性能与成熟度上就比WorkShop好得多。提到Visual Cafe就不能不提Eugene Wang,因为Eugene Wang常常是与计算机间谍这个词同时出现的人物,有人甚至讲当时Symantec的老板Gordon Eubanks与Eugene Wang签约时,也同时签下了监狱里的一个单元。围绕着Eugene Wang的间谍案发生的种种事情,将Borland和Symantec两家公司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展现在公众面前,对两家公司的声誉都带来了损害。为避免双方商业利益继续遭受损失,最后这个间谍案以 Eugene Wang向法庭交纳了一笔罚款而不了了之。Visual Cafe就是由Eugene Wang进行主要策划的,它是在同一年发布的Java开发环境中,唯一解决了与数据库连接问题的开发环境,带有一套可以与数据库相连接的组件,无需太多编程使用拖拽的方式就可完成大部分工作,这一优点使得Visual Cafe受到了Java开发人员的欢迎。这一年IBM收购了OTI公司,从而得到了Dave Thomas的弟子John Duimovich、Dave Thomson、Mike Wilson等一大批软件精英,这之中还包括"生活在技术刀锋上的开发者"Brian Barry。

  1997年,由于微软垄断案,使得微软在Java开发环境上的努力受到了限制,Visual Cafe由于界面直观易用,可以很容易地连接各种数据源等功能再次受到开发人员的欢迎。这一年IBM发布Visualage for Java,它是用Smalltalk编写的吸收了许多ENVY的设计思想,比如,Visualage for Java是面向代码库的开发环境,它提供代码库和项目管理以便于开发团队在 C/S环境下进行项目开发。但由于大多数Java开发人员比较熟悉面向文件的开发环境,还不太习惯面向代码库的开发,再加上Visalage for Java对系统资源的要求比较高等因素,使得Visualage for Java一开始未被Java开发人员所认可。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