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地化”,Sun采取的战略是将“本地化”融入到“全球化”。Sun的“本地化”战略已经成为其全球策略中不可分割的部分。Sun一直认为,只有开放,才能让全世界的软件在研发上没有国界!
将“硅谷”搬到中国
Sun是一个技术背景很强的公司。当它用这种研发技术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总是先习惯性地进行一段时间的计划、调研。而一旦得出某种结论,它又会执着地坚持到底,就像推广Sun ONE。而Sun(中国)工程研究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Sun每年都会拿出年营业额10%~13%左右的资金(约20亿美元)投放到全球9个工程研究院中作研发,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便是其中之一。Sun在其“全球工程”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把Sun 51%以上的研发从美国总部??硅谷移出来。它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人才,把业务风险分担出去。工程研究院恰恰承担的是这项任务。
Sun(中国)工程研究院还担当一个特殊的角色。用Sun全球执行副总裁Pat Sucltz女士的话说:“Sun(中国)工程研究院将成为Sun全球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面向全球市场开发新的软件产品和技术,同时立足本地化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强与中国软件产业的合作与交流,针对中国的应用环境开发具有本地化特色的技术与产品,在Sun充分利用本地市场资源、加强本地化合作的进程中担当重要角色。”
Sun“全球工程”计划面向全球,但在中国市场,其研究院是全球惟一能够扩展核心技术的单位。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与其他研究院有很大区别。美国公司如果将其核心技术拿到美国以外的公司来开发,是受美国政府干预的,需要有一个许可证才可以。目前在美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只有Sun一家公司得到许可在中国开发几乎所有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这是Sun(中国)工程研究院独特的地方。Sun在中国成立工程研究院,也是因为在对印度、爱尔兰、中国等国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之后,才对中国的软件市场有如此大的信心的。Sun(中国)工程研究院的建立,对中国市场、对Sun公司本身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Sun公司(中国)工程研究院院长、宫力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地化是Sun全球战略的结果,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也是Sun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它被称为工程研究院,是因为Sun一直认为做工程是一件比较扎实的事情,它同时也反映了Sun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背景。
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已有员工100多人,其中80%员工的年龄在24~29岁之间。他们来自全国60多所不同的学校。宫力认为,Sun(中国)研究院是硅谷的延伸,是硅谷的一部分。它从办公设施、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到网络的接入,都与Sun硅谷研究院的设置一模一样。宫力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研究院发展成至少拥有500人的开发团队。
宫力认为,Sun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很独特。在软件技术方面,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办公套件,Sun都有很多创新的技术,并且所有的平台都是开放的,所有的人都可以去了解、去分析、去修改它。Sun与中国政府在推动软件产业发展上有着很多一致的地方,如:政府不希望软件被约束,Sun提倡开放;政府希望能够在任意平台上开发,Sun认为软件技术必须要有标准;政府希望在软件的价格、知识产权方面能够非常灵活机动,Sun作为一家系统公司就能够非常灵活地转变。
“老虎计划”里的选秀
Sun的核心技术都是Sun自己开发的。在这种情况下,Sun对人才非常重视。在中国建立研发队伍,更是其推广核心技术的基础。对于一个像Sun这样不直接生产产品的系统公司来说,培养人才、吸纳人才无疑是Sun本地化进程的最主要的举措之一。
早在1996年Java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Sun为了吸纳、培养更多的具有Java开发技术的人才,就曾实施了“老虎计划”。它推出了基于Inte.net/Intranet的Java中心,主要包括:与中国政府合作,成立5个 Java实验中心;与教育部合作,建立10所Java大学;与合作伙伴合作,建立20多个Java解决方案中心。而Sun(中国)工程研究院的成立,完全体现了Sun“老虎计划”的正确性。在目前100多个工程师中,70%以上是“计划”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
宫力认为,培养软件人才更重要的一点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为此,宫力把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作为北大、清华软件学院学生们的实习基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今年8月份,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也将迎来他们的第一批实习学生。
100%的开放 100%的支持
毋庸置疑,本地化将会更多地去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因为跨国公司并非只单纯地与当地市场的公司竞争,而更多的是进行合作。互联网为这种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Sun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更广阔的开放技术。
Sun所提倡的开放技术使之在中国建立了100%合作伙伴制,即对系统集成商(SI)、独立软件开发商(ISV)们提供100%的技术支持。Sun与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华为等国内6家大客户合作,将自身的利益与他们放在一起,并与他们一起去直接面对他们的用户,并在每一年都为他们提供1亿元以上价值的支持。这种合作模式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Sun公司在中国发布StarSuite办公套件时,还与北京共创开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许可与分销协议,在StarSuite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这也带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带动中国软件业的发展,还需要像Sun这样的一流软件公司与中国企业共同打造高可靠的解决方案。作为Sun公司iForce合作伙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软与Sun联手创建的“AiForce中心”,就是基于两家公司长达10年良好合作的结果。自2001年AiForce中心这一创意问世以来,Idea Integration、Sierra Systems和ICL等公司的AiForce中心相继在欧美等地建立。这为新概念、新应用和客户化解决方案的迅速推出、为Sun ONE 架构的广泛应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东软??Sun AiForce中心”是Sun和东软良好合作的产物,同时也是Sun公司继东软Java和Jini研究中心,以及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实验室之后,第三次在东软建立技术研究机构。
在巨人肩膀上前进
众所周知,中国软件产业的市场潜力很大。Sun认为,每家软件公司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一定会有其生存的空间。因此,软件公司的发展壮大至少应该把握两点:看好市场,在此基础上把握商机,并与软件巨头合作,才能被全世界所认可;看好标准,软件企业要遵循开放标准,并力求建立好自己的商业标准,才能与软件巨头抗衡。
目前,Sun正努力计划采取方法把中国的软件产业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Sun认为,中国软件企业要迎头赶上,必须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去做:第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必从零做起。软件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它能把一个国家的软件水平提升起来。软件只在一个层面上有是行不通的,它是不能长久的。第二,跟踪开放架构,软件架构应是开放的,可以任意修改、开发。第三,开放的东西必须是国际一流的标准,这样才有竞争力,也可以进行软件产品出口,走向国际。Sun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中国的软件产业提高一大步。
宫力认为,中国软件企业在本地市场有自身的优势,但要长期保持这种优势,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为本地企业的国际化打下基础。因此,中国企业要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方式。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够保持这种优势,并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中国的软件企业才会出现更多地像Siebel、Oracle这样全球知名的大公司。
背景资料
近两年来,Sun的本地化进程不断升温。从CEO、CTO到COO,Sun在职的15位高层领导都曾来过中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是跨国公司寻觅新利润增长的重要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条件,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正在被全球所接受和吸引。在这种大环境下,Sun没有理由不加快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从进入中国至今,15年来,Sun不断地将其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进行开发,不断夯实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不断倡导着Sun的开放理念。
记者手记
Sun加速本地化进程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没有过多渲染,但却给中国带来了全球最先进的开发技术,如:成立Java大学、创建各种技术中心、成立开发商联盟......在Sun看来,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全球领先的IT厂商应该做的事情。或许,这就是Sun的企业文化:踏踏实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在这种文化的驱动之下,Sun推出的XML、Solaris、Java、Sun ONE、JINI、ULTRA、StarOffice这些炙手可热的技术与产品,以及一贯倡导的开放的理念,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就是Sun一直在全球所倡导的发展策略:开放的技术让软件没有国界。
开放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Sun本地化进程中所走过的每一步。或许,这就是本地化的最高境界:全球化即是本地化。
Sun(中国)本地化大事记
1996年
sun 与上海交通大学一起建立“制造业仿真实验室”,与上海复旦大学共建应用金融工程实验室等。
1997年
sun公司与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10家重点大学合作,成立了10所java 大学,使推动java的战略工作如虎添翼。
从1998年开始
举办一年一次的“sun科技日”。
1998年
sun公司在北京建立internet应用研发中心。sun在上海建立java解决方案开发中心。sun在天津建立iforce技术保障中心。sun向中国科教网赠送了价值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