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述
一、定义
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它的传输媒介有光缆、数字微波、 卫星信道以及用户端可用的普通电缆和双绞线。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与传统的模拟信道相比,具有传输质量高、 速度快、带宽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DDN向用户提供的是半永久性的数字连接,沿途不进行复杂的软件处理, 因此延时较短,避免了分组网中传输时延大且不固定的缺点;DDN采用交叉连接装置,可根据用户需要, 在约定的时间内接通所需带宽的线路,信道容量的分配和接续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使用户可以开通种类繁多的信息业务,传输任何合适的信息。 DDN有四个组成部分:数字通道、DDN节点、网管控制和用户环路。
二、优点
(1)DDN是同步数据传输网,不具备交换功能。但可根据与用户所订协议,定时接通所需路由(这便是半永久性连接概念)。
(2)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由于DDN采用了同步转移模式的数字时分复用技术,用户数据信息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 在固定的时隙以预先设定的通道带宽和速率,顺序传输,这样只需按时隙识别通道就可以准确地将数据信息送到目的终端。 由于信息是顺序到达目的终端,免去了目的终端对信息的重组,因此,减小了时延。目前DDN可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55Mbit/s, 平均时延≤450us。
(3)DDN为全透明网。DDN是任何规程都可以支持,不受约束的全透明网,可支持网络层以及其上的任何协议, 从而可满足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业务的需要。
三、节点类型
在"中国DDN技术体制"中将DDN节点分成2兆节点、接入节点和用户节点三种类型。
1、2兆节点
2兆节点是DDN网络的骨干节点,执行网络业务的转换功能。主要提供 2048kbit/s(E1)数字通道的接口和交叉连接、对N*64kbit/s电路进行复用和交叉连接以及帧中继业务的转接功能。
2、接入节点
接入节点主要为DDN各类业务提供接入功能,主要有:
1、N*64kbit/s、2048kbit/s数字通道的接口;
2、N*64kbit/s(N=1~31)的复用;
3、小于64kbit/s子速率复用和交叉连接;
4、帧中继业务用户接入和本地帧中继功能;
5、压缩话音/G3传真用户入网。
3、用户节点
用户节点主要为DDN用户入网提供接口并进行必要的协议转换。它包括小容量时分复用设备; LAN通过帧中继互联的网桥/路由器等。 在实际组建各级网络时,可以根据网络规模、业务量等具体情况,酌情变动上述节点类型的划分。 例如:把2兆节点和接入节点归并为一类节点, 或者把接入节点和用户节点归并为一类节点,以满足具体情况下的需要。
四、网络结构
DDN的网络结构按网络的组建、运营、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地理区域,可分为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和本地网三级。 各级网络应根据其网络规模、网络和业务组织的需要,参照前面介绍的DDN节点类型,选用适当类型的节点, 组建多功能层次的网络。可由2兆节点组成核心层,主要完成转接功能;由接入节点组成接入层,主要完成各类业务接入; 由用户节点组成用户层,完成用户入网接口。
1、一级干线网
一级干线网由设置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节点组成,它提供省间的长途DDN业务。一级干线节点设置在省会城市, 根据网络组织和业务量的要求,一级干线网节点可与省内多个城市或地区的节点互联。 在一级干线网上,选择有适当位置的节点作为枢纽节点,枢纽节点具有E1数字通道的汇接功能和E1公共备用数字通道功能。 枢纽节点的数量和设置地点由邮电部电信主管部门根据电路组织、网络规模、安全和业务等因素确定。 网络各节点互联时,应遵照下列要求:
(1)枢纽节点之间采用全网状连接;
(2)非枢纽节点应至少保证两个方向与其它节点相连接,并至少与一个枢纽节点连接;
(3)出入口节点之间、出入口节点到所有枢纽节点之间互联;
(4)根据业务需要和电路情况,可在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连接。
2、二级干线网
二级干线网由设置在省内的节点组成,它提供本省内长途和出入省的DDN业务。根据数字通路、DDN网络规模和业务需要, 二级干线网上也可设置枢纽节点。当二级干线网在设置核心层网络时,应设置枢纽节点。
3、本地网
本地网是指城市范围内的网络,在省内发达城市可以组建本地网。本地网为其用户提供本地和长途DDN业务。根据网络规模、 业务量要求,本地网可以由多层次的网络组成。本地网中的小容量节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用户的室内。
五、各级网络之间的接口
为了能向用户提供全DDN网络范围内的基本业务和网络增值业务,不同等级的网络之间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标准、 网同步和网络管理控制的规定。
1、互联数字电路的速率
主要采用2048kbit/s的数字电路互联,根据业务量要求和电路组织情况,也可以采用N*64kbit/s的数字电路互联。
2、数字电路的接口
数字电路的接口见《第四章 用户入网方式》
3、互联节点之间的同步
按主从等级同步的方式,节点应具有所在长途局或市话局数字网同步等级,具体节点之间的同步功能要求见后续章节。
4、用户之间的连接
DDN上,在配置两个用户之间的连接时,应尽量使用直达路径,使连接时所经过的节点数减少和对网络资源的占用少。 最多中间经过10个DDN节点。这10个节点是:一级干线网4个节点,两边省内网各3个节点。各省网络在规划、设计时, 省内任意用户到达一级干线网节点所经过的节点数应限制在3个或3个以下。
六、网络互联
1、不同制式的DDN互联
不同厂家的DDN产品连接时,设备接口应符合ITU-T的相关建议:
2048kbit/s数字复用电路接口应符合ITU-T G.703、G.704、G.732、G.823、G.826、G.921等建议;
N×64kbit/s(N=1~31)数字复用电路应符合ITU-T G.735、G.736建议;
TDM接口应符合ITU-T G.703、V.35、V.24/V.28、X.21建议,复用标准符合X.50、X.58。
64kbit/s、38kbit/s数字复用电路应符合ITU-T G.735、G.737建议;
帧中继接口应符合ITU-T I.122、Q.932建议。
2、公用DDN骨干网与PSPDN互联
我国公用DDN骨干网可以为PSPDN提供局间的物理传输通路,其传输速率为64kbit/s和9.6kbit/s,
其接口标准应符合ITU-T G.703、V.24、V.35、X.21等建议。
3、公用DDN骨干网与局域网互联
DDN骨干网中的网络产品能够通过帧中继、网桥或路由器连接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局域网。 例如新桥的网桥8230用于与以太网互通,路由器8100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互联。
第二章 同步和网络管理
一、网络同步
网同步有三种方式,准同步、主从同步和相互同步。准同步按ITU-T G.811建议,常推荐为国际间使用。 主从同步是通过把从时钟相位锁定在主时钟的参考定时上达到同步, 这种同步又分为数状结构主从式同步和外接参考方式主从式同步,前者以PCM高次群作为主,低次群为从; 后者有一个主时钟负责所有交换机的频率分配,此时,时钟脉冲及信息比特流以不同通路进行传输。 相互同步是一种没有唯一参考时钟的同步方式,此时,每个交换机时钟都是锁定在所有来信时钟的平均值上。
下面我们分四点讨论DDN的同步问题。
1、DDN网同步方式
DDN是同步网络,即必须保证全网各节点的定时信号一致性,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专用电路。 DDN网同步方式是:国际间采用准同步方式,在DDN国际间互联的数字电路上, 其定时要求应符合ITU-T G.811规定的适用于国际数字链路准同步操作基准时钟输出的定时要求; 国内DDN节点之间采用符合我国对数字网的等级主从同步方式的规定,详见一.3节。 DDN节点的等级应与所放置的长途局或市话局的等级一致。DDN用户入网时,应首选网络提供的定时,与网络保持一致的速率。
2、DDN节点时钟和定时
DDN节点一般采用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源,对于中、大型节点应按三级时钟源的要求, 其长期频率容差为+4.6×10-6;对于小型节点可参照四级时钟源的要求,其长期频率容差为+25~50×10-6。 DDN节点应能选择主、从两种定时方式。主定时工作方式是以本节点时钟源作为定时的工作方式。 从定时工作方式是以某一参考基准频率为标准,对本节点时钟源进行锁定后为定时的工作方式。 DDN节点应允许有下列参考基准频率的来源:
①局统一供给的标准频率信号,DDN节点应优先使用统一的局时钟,以保持与数字传输网的同步;
②从集合信道接口上提取的定时信号;
③直接使用数据接口上的定时信号,DDN节点应能选择在V.24、V.35和X.21数据接口上的定时信号,
以满足特殊连接情况下的需要。
DDN节点应能按优先顺序设置多个获取参考基准信号的端口,并能自动检测端口故障, 按优先顺序自动切换获取参考基准信号端口。
3、DDN网络节点间同步
(1)DDN网络节点间的同步应同我国数字网网同步方式一致
根据我国数字同步网的同步等级,我国的DDN同步网分为四级,如下表。随着全国数字同步网的实现, DDN节点应采用与所在局统一的时钟作为参考基准信号。
长途网: 第一级 基准时钟
第二级 A类 一和二级长途中心、国际局时钟
B类 三和四级长途中心时钟
本地网: 第三级 汇接局、端局时钟
第四级 远端模块、数字PBX、数字终端设备时钟
注:
A类时钟:通过同步链路直接与基准时钟同步;
B类时钟:通过同步链路受A类时钟控制,间接地与基准时钟同步。
(2)主从等级同步方式
在不能采用与数字同步网所在局统一时钟的情况下,DDN网上各节点采用主从等级同步方式。 各DDN节点应根据它所在的位置,优先安排从连到高等级的数字通道上提取参考基准信号。 为了保证DDN网同步的可靠性,DDN一级干线网和二级干线网上的每个节点都应按优先级的设置, 从多条数字电路上获取参考基准信号。
4、用户入网同步
尽量安排用户使用网络提供的定时,当用户不能使用网络定时时,DDN节点应在用户接口处插入缓冲存储器, 用于减少由于双方定时偏差而引起的滑动。数据电路转接处,插入缓冲存储器后, 滑动时间间隔与缓冲存储器长度、接口速率、双方定时偏差等因素有关。
1)、网管控制中心的设置
(1)全国和各省网管控制中心
DDN网络上设置全国和各省两级网管控制中心(NMC),全国NMC负责一级干线网的管理和控制,省NMC负责本省、 直辖市或自治区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在节点数量多、网络结构复杂的本地网上,也可以设置本地网管控制中心,负责本地网的管理和控制。
(2)网管控制终端(NMT)
根据网络管理和控制的需要,以及业务组织和管理的需要,可以分别在一级干线网上和二级干线网上设置若干网管控制终端(NMT)。 NMT应能与所属的NMC交换网络信息和业务信息,并在NMC的允许范围内进行管理和控制。 NMT可分配给虚拟专用网(VPN)的责任用户使用。
(3)节点管理维护终端
DDN各节点应能配置本节点的管理维护终端,负责本节点的配置、运行状态的控制、业务情况的监视指示, 并应能对本节点的用户线进行维护测量。
(4)上级网管能逐级观察下级网络的运行状态,告警、故障信息应能及时反映到上级网管中心,以便实现统一网管。
2)、网管控制信息通信通路
(1)节点和网管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
网管控制中心和所辖节点之间交换网管控制信息时,使用DDN本身网络中专门划出的适当容量的通路, 也可以采用经其他例如公用分组网或电话网提供的通路。
(2)网管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
全国NMC和各省NMC之间,以及NMC和所辖NMT之间要求能相互通信,交换网管控制信息。 实现这种通信的通路应可以采用DDN网上配置的专用电路,也可以采用经公用分组网或电话网的连接电路。
第三章 网络业务及用户入网速率
一、网络业务类别 DDN网络业务分为专用电路、帧中继和压缩话音/G3传真三类业务。DDN的主要业务是向用户提供中、高速率, 高质量的点到点和点到多点数字专用电路(简称专用电路);在专用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帧中继服务模块(FRM), 提供永久性虚电路(PVC)连接方式的帧中继业务;通过在用户入网处引入话音服务模块(VSM)提供压缩话音/G3传真业务。 在DDN上,帧中继业务和压缩话音/G3传真业务均可看作在专用电路业务基础上的增值业务。对压缩话音、 G3传真业务可由网络增值,也可由用户增值。 1、专用电路业务 DDN提供的基本专用电路是规定速率的点到点专用电路。 (2)特定要求的专用电路 为了满足用户特殊需求,DDN网络还可提供特定要求的专用电路,例如: ①高可用度的TDM电路 DDN上的帧中继业务是通过在DDN节点上设置帧中继模块来实现的,帧中继模块(FRM)之间、 以及FRM和帧装/拆(FAD)模块之间通过基本专用电路互联。FRM、FAD和它们之间的专用电路专门为帧中继业务使用, 它们的设置可独立于所依附的DDN网络,即可以根据帧中继用户的分布和帧中继业务量的需要,在选择的DDN节点处设置FRM、 FAD和它们的容量;FRM、FAD之间的专用电路及其容量也是根据帧中继业务的需要设置,而不是每个DDN节点都必须设置FRM、 FAD,不是每条数字通道上都必须有供帧中继业务使用的专用电路。这样,单从帧中继业务看, 可认为在DDN内逻辑上独立地存在一个帧中继网络。 (2)帧中继用户入网 帧中继业务用户分为两类: (3)帧中继PVC路由表 帧中继PVC路由表是FRM上各物理通路及其传送的各帧中DLCI之间的对照表。帧中继PVC路由表由网管控制中心统一制定, 并分别装到各FRM中。 FRM之间所使用的DLCI数值由网管控制中心在PVC路由表中规定。各FRM按路由表进行DLCI的转换,构成用户之间的虚通道连接。 3、压缩话音/G3传真业务 DDN上通过在用户入网处设置的话音服务模块(VSM)来提供这种业务。在VSM之间,DDN网络提供端到端的全数字连接, 即中间不再引入话音编码和信令处理方面的数/模转换部件。VSM可以设置在DDN内的节点上,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 对上述各类业务,DDN提供的用户入网速率及用户之间的连接如下表。对于专用电路和开放话音/G3传真业务的电路, 互通用户入网速率必须是相同的;而对于帧中继用户,由于DDN内FRM具有存储/转发帧的功能,允许不同入网速率的用户互通。 | ||||||||||||
| ||||||||||||
注:对话音/G3传真业务,表中所列8、16、32kbit/s是指话音压缩编码后的速率,在附加传输信令和控制信息后, 每条话音编码通路实际需用速率要略高。例如要增加0.8kbit/s, 这样,在DDN上带信令传输能力的TDM连接速率为8.8kbit/s、16.8kbit/s和32.8kbit/s。 |
第四章 用户入网方式
根据我国DDN技术体制的要求,用户入网的基本方式如下图,在这些基本方式上还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