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2000日志的描述及删除
发表于:2007-07-02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
日志文件通常有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DNS服务器日志、FTP日志、WWW日志等等,可能会根据服务器所开启的服务不同。当我们用流光探测时,比如说IPC探测,就会在安全日志里迅速地记下流光探测时所用的用户名、时间等等,用FTP探测后,也会立刻在FT
日志文件通常有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DNS服务器日志、FTP日志、WWW日志等等,可能会根据服务器所开启的服务不同。当我们用流光探测时,比如说IPC探测,就会在安全日志里迅速地记下流光探测时所用的用户名、时间等等,用FTP探测后,也会立刻在FTP日志中记下IP、时间、探测所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等。甚至连流影启动时需要msvcp60.dll这个动库链接库,如果服务器没有这个文件都会在日志里记录下来,这就是为什么不要拿国内主机探测的原因了,他们记下你的IP后会很容易地找到你,只要他想找你!!还有Scheduler日志这也是个重要的LOG,你应该知道经常使用的srv.exe就是通过这个服务来启动的,其记录着所有由Scheduler服务启动的所有行为,如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日志文件默认位置:
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DNS日志默认位置:
%sys temroot%\sys tem32\config
默认文件大小512KB,管理员都会改变这个默认大小。
安全日志文件:%sys temroot%\sys tem32\config\SecEvent.EVT
系统日志文件:%sys temroot%\sys tem32\config\SysEvent.EVT
应用程序日志文件:%sys temroot%\sys tem32\config\AppEvent.EVT
Internet信息服务FTP日志默认位置:%sys temroot%\sys tem32\logfiles\
msftpsvc1\,默认每天一个日志
Internet信息服务WWW日志默认位置:%sys temroot%\sys tem32\logfiles\w3svc1\,默认每天一个日志
Scheduler服务日志默认位置:%sys temroot%\schedlgu.txt
以上日志在注册表里的键:
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DNS服务器日志,它们这些LOG文件在注册表中的:
HKEY_LOCAL_MACHINE\sys 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Eventlog
有的管理员很可能将这些日志重定位。其中EVENTLOG下面有很多的子表,里面可查到以上日志的定位目录。
Schedluler服务日志在注册表中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SchedulingAgent
FTP日志详解:
FTP日志和WWW日志默认情况,每天生成一个日志文件,包含了该日的一切记录,文件名通常为ex(年份)(月份)(日期),例如ex001023,就是2000年10月23日产生的日志,用记事本就可直接打开,如下例:
#Software: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5.0 (微软IIS5.0)
#Version: 1.0 (版本1.0)
#Date: 20001023 0315 (服务启动时间日期)
#Fields: time cip csmethod csuristem scstatus
0315 127.0.0.1 [1]USER administator 331 (IP地址为127.0.0.1用户名为administator试图登录)
0318 127.0.0.1 [1]PASS – 530 (登录失败)
032:04 127.0.0.1 [1]USER nt 331 (IP地址为127.0.0.1用户名为nt的用户试图登录)
032:06 127.0.0.1 [1]PASS – 530 (登录失败)
032:09 127.0.0.1 [1]USER cyz 331 (IP地址为127.0.0.1用户名为cyz的用户试图登录)
0322 127.0.0.1 [1]PASS – 530 (登录失败)
0322 127.0.0.1 [1]USER administrator 331 (IP地址为127.0.0.1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试图登录)
0324 127.0.0.1 [1]PASS – 230 (登录成功)
0321 127.0.0.1 [1]MKD nt 550 (新建目录失败)
0325 127.0.0.1 [1]QUIT – 550 (退出FTP程序)
从日志里就能看出IP地址为127.0.0.1的用户一直试图登录系统,换了四次用户名和密码才成功,管理员立即就可以得知管理员的入侵时间、IP地址以及探测的用户名,如上例入侵者最终是用administrator用户名进入的,那么就要考虑更换此用户名的密码,或者重命名administrator用户。
WWW日志
WWW服务同FTP服务一样,产生的日志也是在%sys temroot%\sys tem32\LogFiles\W3SVC1目录下,默认是每天一个日志文件,下面是一个典型的WWW日志文件
#Software: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5.0
#Version: 1.0
#Date: 20001023 03:091
#Fields: date time cip csusername sip sport csmethod csuristem csuriquery scstatus cs(UserAgent)
20001023 03:091 192.168.1.26 192.168.1.37 80 GET /iisstart.asp 200 Mozilla/4.0+(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
20001023 03:094 192.168.1.26 192.168.1.37 80 GET /pagerror.gif 200 Mozilla/4.0+(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
通过分析第六行,可以看出2000年10月23日,IP地址为192.168.1.26的用户通过访问IP地址为192.168.1.37机器的80端口,查看了一个页面iisstart.asp,这位用户的浏览器为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有经验的管理员就可通过安全日志、FTP日志和WWW日志来确定入侵者的IP地址以及入侵时间。
既使你删掉FTP和WWW日志,但是还是会在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里记录下来,但是较好的是只显示了你的机器名,并没有你的IP,例如上面几个探测之后,系统日志将会产生下面的记录:
一眼就能看出2000年10月23日,16点17分,系统因为某些事件出现警告,双击头一个,打开它的属性。属性里记录了出现警告的原因,是因为有人试图用administator用户名登录,出现一个错误,来源是FTP服务。同时安全记录里写将同时记下:
可以看到两种图标:钥匙(表示成功)和锁(表示当用户在做什么时被系统停止)。接连四个锁图标,表示四次失败审核,事件类型是帐户登录和登录、注销失败,日期为2000年10月18日,时间为1002,这就需要重点观察。
双点第一个失败审核事件的,即得到此事件的详细描述。
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有个CYZ的工作站,用administator用户名登录本机,但是因为用户名未知或密码错误(实际为密码错误)未能成功。
另外还有DNS服务器日志,不太重要,就此略过。
知道了Windows2000日志的详细情况,下面就要学会怎样删除这些日志:
通过上面,得知日志文件通常有某项服务在后台保护,除了系统日志、安全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等,它们的服务是Windos2000的关键进程,而且与注册表文件在一块,当Windows2000启动后,启动服务来保护这些文件,所以很难删除,而FTP日志和WWW日志以及Scedlgu日志都是可以轻易地删除的。
首先要取得Admnistrator密码或Administrators组成员之一,然后Telnet到远程主机,先来试着删除FTP日志:
D:\SERVER>del schedlgu.txt
D:\SERVER\SchedLgU.Txt
进程无法访问文件,因为另一个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
说过了,后台有服务保护,先把服务停掉!
D:\SERVER>net stop "task scheduler"
下面的服务依赖于 Task Scheduler 服务。
停止 Task Scheduler 服务也会停止这些服务。
Remote Storage Engine
是否继续此操作? (Y/N) [N]: y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务正在停止....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务已成功停止。
Task Scheduler 服务正在停止.
Task Scheduler 服务已成功停止。
OK,它的服务停掉了,同时也停掉了与它有依赖关系的服务。再来试着删一下!
D:\SERVER>del schedlgu.txt
D:\SERVER>
没有反应?成功了!下一个是FTP日志和WWW日志,原理都是一样,先停掉相关服务,然后再删日志!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
MSFTPSVC1>del ex*.log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MSFTPSVC1>
以上操作成功删除FTP日志!再来WWW日志!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W3SVC1>del ex*.log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W3SVC1>
OK!恭喜,现在简单的日志都已成功删除。下面就是很难的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了,守护这些日志的服务是Event Log,试着停掉它!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W3SVC1>net stop eventlog
这项服务无法接受请求的 "暂停" 或 "停止" 操作。
KAO,I 服了 U,没办法,它是关键服务。如果不用第三方工具,在命令行上根本没有删除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的可能!所以还是得用虽然简单但是速度慢得死机的办法:打开“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中的“事件查看器”(98没有,知道用Win2k的好处了吧),在菜单的“操作”项有一个名为“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的菜单。选择远程计算机的安全性日志,右键选择它的属性: 点击属性里的“清除日志”按钮,OK!安全日志清除完毕!同样的忍受痛苦去清除系统日志!
目前在不借助第三工具的情况下,能很快,很顺利地清除FTP、WWW还有Schedlgu日志,就是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属于Windows2000的严密守护,只能用本地的事件查看器来打开它,因为在图形界面下,加之网速又慢,如果你银子多,时间闲,还是可以清除它的。综上所述,介绍了Windows2000的日志文件以及删除方法,但是你必须是Administrator,注意必须作为管理员或管理组的成员登录才能打开安全日志记录。该过程适用于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计算机,也适用于作为独立服务器或成员服务器运行的 Windows 2000 Server 计算机。
虽然FTP等等日志可以很快清除,但是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却不是那么快、那么顺利地能删除,如果遇到聪明的管理员,将日志文件转移到另一个地方,那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奉劝大家,千万不要拿国内的主机做试验,国内的法律很严呀!今天吃饭时,听说有两个人开玩笑,一个人把另外一个人的东西藏起来了,结果那个人一急,报案了,于是藏东西那个人被判四年刑!!法官说法律是不开玩笑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记这点!
钥匙(表示成功)和锁(表示当用户在做什么时被系统停止)。接连四个锁图标,表示四次失败审核,事件类型是帐户登录和登录、注销失败,日期为2000年10月18日,时间为1002,这就需要重点观察。双点第一个失败审核事件的,即得到此事件的详细描述。
知道了Windows2000日志的详细情况,下面就要学会怎样删除这些日志:
通过上面,得知日志文件通常有某项服务在后台保护,除了系统日志、安全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等,它们的服务是Windos2000的关键进程,而且与注册表文件在一块,当Windows2000启动后,启动服务来保护这些文件,所以很难删除,而FTP日志和WWW日志以及Scedlgu日志都是可以轻易地删除的。
首先要取得Admnistrator密码或Administrators组成员之一,然后Telnet到远程主机,先来试着删除FTP日志:
D:\SERVER>del schedlgu.txt
D:\SERVER\SchedLgU.Txt
进程无法访问文件,因为另一个程序正在使用此文件。
说过了,后台有服务保护,先把服务停掉!
D:\SERVER>net stop "task scheduler"
下面的服务依赖于 Task Scheduler 服务。
停止 Task Scheduler 服务也会停止这些服务。
Remote Storage Engine
是否继续此操作? (Y/N) [N]: y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务正在停止....
Remote Storage Engine 服务已成功停止。
Task Scheduler 服务正在停止.
Task Scheduler 服务已成功停止。
OK,它的服务停掉了,同时也停掉了与它有依赖关系的服务。再来试着删一下!
D:\SERVER>del schedlgu.txt
D:\SERVER>
没有反应?成功了!下一个是FTP日志和WWW日志,原理都是一样,先停掉相关服务,然后再删日志!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MSFTPSVC1>del ex*.log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MSFTPSVC1>
以上操作成功删除FTP日志!再来WWW日志!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W3SVC1>del ex*.log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W3SVC1>
OK!恭喜,现在简单的日志都已成功删除。下面就是很难的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了,守护这些日志的服务是Event Log,试着停掉它!
D:\SERVER\sys tem32\LogFiles\W3SVC1>net stop eventlog
这项服务无法接受请求的 "暂停" 或 "停止" 操作。
它是关键服务。如果不用第三方工具,在命令行上根本没有删除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的可能!所以还是得用虽然简单但是速度慢得死机的办法:打开“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中的“事件查看器”(98没有,知道用Win2k的好处了吧),在菜单的“操作”项有一个名为“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的菜单。输入远程计算机的IP,然后点支烟,等上数十分钟,忍受象死机的折磨。选择远程计算机的安全性日志,右键选择它的属性:
点击属性里的“清除日志”按钮,OK!安全日志清除完毕!同样的忍受痛苦去清除系统日志!
目前在不借助第三工具的情况下,能很快,很顺利地清除FTP、WWW还有Schedlgu日志,就是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属于Windows2000的严密守护,只能用本地的事件查看器来打开它,因为在图形界面下,加之网速又慢,如果你银子多,时间闲,还是可以清除它的。综上所述,介绍了Windows2000的日志文件以及删除方法,但是你必须是Administrator,注意必须作为管理员或管理组的成员登录才能打开安全日志记录。该过程适用于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计算机,也适用于作为独立服务器或成员服务器运行的 Windows 2000 Server 计算机。
终端方式登录的日志记录
关于用远程终端服务登录服务器日志究竟会不会被纪录?何种情况下才能纪录日志?做了以下测试。
这里先交待一下:
服务器名:ABUSERVER
客户机名:ABUPC13 客户机的IP:192.168.0.13
登录所用的帐号:Administrator
本地安全策略里面开启:审核登录事件
测试一:
用终端服务的方式登录服务器,并正常注销退出,查看安全审核的日志记录如下:
登录成功:
用户名: Administrator
域: ABUSERVER
登录 ID: (0x0,0x1D0B52)
登录类型: 2
登录过程: User32
身份验证程序包: Negotiate
工作站名: ABUSERVER
用户注销:
用户名: Administrator
域: ABUSERVER
登录 ID: (0x0,0x1D0B52)
登录类型: 2
很奇怪吧,因为并没有看到有自己的IP或者机器名被记录下来。而且在登录时纪录的工作站名: ABUSERVER (这不是服务器的名字嘛)
测试二:
正常登录上服务器以后,选择断开,临时中断当前会话,然后再次使用客户端连接上服务器,在安全日志里出现了以下记录:
会话从 winstation 中断连接:
用户名: administrator
域: ABUSERVER
登录 ID: (0x0,0x1D0B52)
会话名称: Unknown
客户端名: ABUPC13
客户端地址: 192.168.0.13
会话被重新连接到 winstation:
用户名: administrator
域: ABUSERVER
登录 ID: (0x0,0x1BE7BA)
会话名称: RDP-Tcp#7
客户端名: ABUPC13
客户端地址: 192.168.0.13
这次,自己客户机名以及当时的IP都被记录下来了。
测试三:
正常连接服务器,输入错误的密码,再输入到第6次(缺省安全配置情况下)终端服务窗口关闭。
重新连接登录后,检查日志出现以下纪录:
在系统日志里:
来自客户端名 ABUPC13 的远程会话超出了所允许的失败登录最大次数。强行终止了会话。
在安全日志里:
登录失败:
原因: 用户名未知或密码错误
用户名: administrator
域: ABUSERVER
登录类型: 2
登录过程: User32
身份验证程序包: Negotiate
工作站名: ABUSERVER
到这里,分析了各种不同环境下登录终端服务器的日志纪录效果。 这样看来,是不是清楚了很多?也许有朋友会奇怪为什么在第一个日志记录中,工作站名也是服务器的名称而不是我用来登录的客户机的名称。 原因是因为在以终端方式登录的时候,系统实际上是以 虚拟桌面、本地登录 的方式进行记录,自然没有对真正 用户的纪录咯。
所以总结如下:
1、当一个用户以终端方式登录服务器的时候,如果正常退出,服务器上的日志中,将不会记录你的IP,机器名。
2、当用户以终端方式登录后又发生了中断,这时候系统才会纪录客户机的IP以及机器名。
3、当密码输入错误导致连接终止时,在系统日志里会留下客户机的机器名信息。
系统在纪录终端方式的客户机IP地址的时候,如果你的客户机处于一个局域网中,通过透明网关的方式访问服务器,在服务器上留下的IP也只是你内网的IP地址,看来,单纯依靠微软的日志纪录,还是难免会有疏漏的。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