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上安装Mac OS的多种攻略及兼容测试

发表于:2007-06-08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
前言 首先感谢deeamoo(这个是那个牛人在这个Mac中的登陆名)利用VMware和PearPC(用来在x86的计算机上模拟PowerPC计算机的 开源 软件)为我们制作了这个硬盘镜像,否则我们是无法在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在我们的Intel P4上“安装”一个可以看到全部特性的Mac OS

前言

首先感谢deeamoo(这个是那个牛人在这个Mac中的登陆名)利用VMware和PearPC(用来在x86的计算机上模拟PowerPC计算机的开源软件)为我们制作了这个硬盘镜像,否则我们是无法在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在我们的Intel P4上“安装”一个可以看到全部特性的Mac OS X x86。

其次我要说明的是,这个攻略并不是告诉大家如何使用网上泄漏的Mac OS X x86开发版安装光盘来安装。因为我们从bt上下载的是一个事先在VMware虚拟机上安装好的Mac OS X x86,当然包含一个硬盘镜像。现在网上已经有了一些方法,但是不尽完美。这个攻略将告诉大家如何将这个安装好的镜像恢复到我们的硬盘上,并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它们使Mac OS X x86能在我们的PC上工作起来更好。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兼容和稳定性测试、总结。

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使用安装的方式,在bt上下载Mac OS X/ Mac OS X x86的安装DVD光盘镜像,用PearPC虚拟机安装PowerPC的版本,或者使用和deeamoo的方式,在Intel P4上安装,同时在PearPC的PowerPC版本上提取一些文件用来饶过对TPM芯片的检测,不过这已经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注:由于FAT32分区格式可以支持的文件最大为4G,而解压出的镜像为6G,所以以下的操作涉及文件存放的均是在NTFSFE分区中进行;同时,准备的硬盘的容量要大于6G,这里的6G是6×(1024×1024×1024)而非硬盘上标注的6×(1000×1000×1000)。

无论什么“安装”方法,都需要一个不用的大于6G的硬盘,Intel 的支持SSE2以上的CPU。

安全的“安装”方法,可以保证原有数据不被破坏:使用Ubuntu Live CD 5.0.4+移动硬盘安装。

必须的软件:

Winrar 3.4.0以上版本,为了完全兼容bz2的压缩格式;

Ubuntu Linux Live CD 5.0.4的ISO镜像,使用它的好处是它支持NTFS分区格式和USB设备的自动挂载而且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安全的“安装”过程;

必须的硬件:

移动硬盘一个;

空白刻录CD盘一张;

安装过程:

注:Linux中所有操作均区分大小写!

解压下载得到的bz2压缩包,将tiger-x86-flat.img镜像文件拷贝到移动硬盘上;

刻录下载的Ubuntu Linux Live CD 5.0.4镜像,完成后关闭计算机,将正在使用的硬盘从主板上摘掉(物理上,非BIOS禁用,因为Linux的内核一旦加载到内存并初始化成功,那么它就不在使用BIOS,而是自己控制设备,当然各个发行版不尽相同,安全起见摘了好),用光盘启动计算机,启动过程就是一路“回车”,只是较慢,需要一些耐心;

启动完成后,会出现桌面,接上移动硬盘,稍等后会自动打开移动硬盘上已有的分区,这些分区会挂载到/media/的子目录下(对于每一个分区会自动创建一个目录),这些子目录看看起来像“usbdisk0”、“usbdisk1”……如果只有一个分区就是“usbdisk”,打开一个终端(在桌面空白处点右键,单击“Open Triment”)。

在操作之前简单的介绍一下Linux中表示硬盘设备和显示/挂载硬盘分区的方法。Linux中用文件表示设备,称作“设备文件”,都保存在/dev目录下。对于IDE接口的硬盘表示为hda,hdb,hdc等(光驱是IDE接口的也是如此),SATA(串口)和SCSI接口的硬盘则为sda,sdb,sdc等(光驱是SCSI接口的也是如此)。可以使用这个命令察看:

ls –lh /dev/hd*

串口硬盘则是:

ls –lh /dev/sd*

在本例中,只接了一个IDE硬盘和IDE光驱,且硬盘在前,所以为hda。如图1:

图 1

Linux对于硬盘上的分区和光盘的文件系统都是挂载到一个目录中,以一个ext2/ext3目录表示一个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在Ubuntu Linux Live CD 5.0.4中接上USB的移动硬盘,已有的分区会自动挂载到/media/usb*下,我把tiger-x86-flat.img复制在移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的tiger-x86目录下,在Ubuntu Linux Live CD 5.0.4中所在的位置:

/media/usb0/tiger-x86/tiger-x86-flat.img

现在可以用dd命令传输,在打开的终端中输入执行如下命令:

sudo dd bs=1048576 if=/media/usb0/tiger-x86/tiger-x86-flat.img of=/dev/had“sudo”必不可少!因为这个操作要求root权限。

耐心等待,大概十几分钟,出现提示符说明执行完毕,重启,取出光盘和移动硬盘。

Windows2000/ XP下“安装”,有一定的危险性,搞不好能把你现在用的硬盘上的数据全部搞丢。 必须的软件:

Winrar 3.4.0以上版本,为了完全兼容bz2的压缩格式;

安装过程:

接上第二个硬盘,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2000/XP;

将tiger-x86-flat.img放到E:\tiger-x86\ tiger-x86/tiger-x86-flat.img;

解压dd for windows到E:\dd目录下;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在命令提示行中进入E:\dd,

用如下命令确定第二个硬盘:

dd --list

注意:是两个“-”;

这是的输出看起来像这样:如图2

图 2

\\?\Device\Harddisk0\Partition0

其中Harddisk表示硬盘,Parition表示分区,所以这个表示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总是从0开始计数),可以通过你的硬盘上有多少个分区来确定你的硬盘编号。注意:扩展分区和逻辑驱动器均被看做一个分区。当然还可以用磁盘管理看(右击我的电脑,管理,选左边的磁盘管理),磁盘0对应Harddisk0,以此类推。可以两种方法一次使用,互相校验,就不会错了。在本例中为\\?\Device\Harddisk1\Parition0(注:Partition0不可少)

现在使用如下命令写入镜像,同时确保当前用户有管理员权限:

dd bs=1048576 if=e:\tiger-x86\tiger-x86-flat.img of=\\?\Device\Harddisk1\Parition0

注意:of=\\?\Device\Harddisk1\Parition0这里区分大小写。

完成后,重启计算机即可。

其他的“安装”方法:

其实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是把tiger-x86-flat.img这个镜像文件用dd或者其他的工具还原到一个硬盘上,并用这个硬盘启动计算机就行。

进入Mac OS X x86系统:

无论怎样都要把这个硬盘在BIOS中设置为第一启动硬盘,启动后,可以看到这样的启动画面,如图3

图 3

首先我们要进入单用户模式更改登陆密码(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启动过程中停滞,用安全模式就需要密码了)。在启动画面中敲一下回车,输入“-s”,如图4:

图 4

稍等,出现这个“”命令提示符后,输入“sh /etc/rc”,回车,稍等,使用如下命令改写用户deeamoo的密码,其中passwd是命令,curtis是deeamoo的短名字,新密码需要输入两次,如图5

图 5

之后用reboot重启;

如果启动过程中停滞,在启动画面是用-x使用安全模式(这时就需要密码)

进入Mac OS X x86的桌面后,如果发现键盘鼠标不能用,那就换一套。如果是USB接口的不能用,换成PS/2的,反之亦然,或者是一个USB,一个PS/2,最多试验4次。

兼容性和稳定性测试:

测试环境

测试机1(以下简称915):

Intel P4 520 LGA 775 3.0

512MB金士顿内存 256×2

Intel915G主板 技嘉为联想OEM

集成显卡

集成声卡(ALC650)

集成8139网卡

PS/2键盘鼠标

测试机2(以下简称865):

Intel P4 2.8C Northwood mPGA-478 SSE2

512MBKingMax内存 256×2

Intel865PE主板 硕泰克生产

GeForce4 MX440 8X 双头显示

创新SBLive! 4.1(CT4780)和集成声卡(ALC650)

D-Link 530TX网卡

USB键盘鼠标

很明显在这样两套设备上Mac OS X x86的运行情况完全不同。

Apple向外出租的x86开发机的显示芯片是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800和Intel915G的为同一个系列,所以在915机器上显示卡能够被正确识别和驱动,这时可以调整分辨率(由于我的显示器的原因,只调到了1280×1024),对应865机器就没有这么幸运,GeForce4 MX440只是被当做了标准的EVGA显示卡,所以只有1024×768的分辨率可选,如图6。不过在两台机器上可都可以看到透明和窗口最小化到Dock的那个效果(相信100%的人都是冲着这个)。

图 6

创新的SBLive!4.1(CT4780)没能够被识别,在两台机器上集成声卡ALC650都工作正常,而且主观感觉MP3的效果好于Windows。

915机器的8139网卡工作良好,配置好网络,立刻可以冲浪上网,主观感觉好于Windows。865机器上的D-Link 530TX没有能被正确识别。

在865机器上,只能使用USB接口的键盘鼠标,并且工作良好;915机器上,只能使用PS/2的,而且并不是每次进入系统都能够使用,有时使用过程中还出现键盘或者鼠标或者全部都不能使用,不知是死机还是其他原因。

稳定性:两台机器都有一定的死机情况,就是出现一个英、德、法等多国语言的提示:按住电源按钮几秒钟不撒手,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不过这个情况并不多见。

比较明显,这个用VMWare和提取PearPC中的PPC版本的文件而混合的Mac OS X x86破解版镜像还不尽完美,不过对于我们用来享受Mac的豪华视觉享受和简洁的操作方式已经很好了。同时在915机器上一旦启动屏幕保护和预览机器就会不动了(不是出现那个重新开机的提示),但是在865机器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即使运行那个绚丽多姿的Flurry,虽然慢(没有正确的识别显示卡),但是稳定可用。有驱动的反而不如没有驱动的?!还是那台915机器本身有问题(联想的高端商用机,10个月运行Windows一直没有问题)。

运行这个系统对资源的消耗远远的低于我的预期值,可能是在这之前安装了Windows Vista的缘故(干净的系统加瑞星2005开机占用4XXMB的内存)。进入系统后使用Activity Monitor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只有16XMB内存的占用如图7(Windows Vista Beta1也是装在了915机器上,却不能打开那个透明的窗口边框效果)。之后只使用了256MB内存,启动进入系统和还是一样,感觉和Windows XP的资源消耗差不多,毕竟他们俩才是一个阶段的产品。

图 7

最后给大家看个启动画面,如图8:

图 8

好了到此这篇文章的使命该结束了,那么对于这个系统的软件使用运行情况我会不久再写一篇文章供大家欣赏。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