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return imgzoom(this,550)">
韩光第,原名玉楼,字斗瞻,又千翘,1915年改名为光第,1895年10月31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十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西关镶黄头屯(原属吉林省),祖居辽宁大连金州区泉水眼村,清嘉庆年间移居到双城堡。而立之年(1927年)因作战英勇擢升为奉系少将师长,次年率部防边,驻扎在东北满洲里、扎兰诺尔一带(今属内蒙古)守卫中东铁路,11月中旬苏军趁气候寒冷进犯扎兰诺尔,13日苏军步骑炮兵和坦克兵约一万五六千人,地空协同攻打扎兰诺尔、满洲里阵地,韩光第率旅亲临前线指挥,打退苏军多次进攻,敌受重创。16日苏军又以重炮60余门、飞机20余架并坦克20余辆,以两师兵力趁夜偷袭,猛攻扎兰诺尔,一面重兵围困满洲里,一面进袭嵯岗站切断中国军队后援,驻守满洲里的梁忠甲部增援扎兰诺尔未能成功。苏军首先进攻韩旅第14团1营驻守的秃尾巴山阵地及3营阵地30里小站。战事一起,极为惨烈,大炮轰鸣后敌又有骑兵拼死肉搏,守军数支1200余人的队伍对抗数万之众,武器装备
扎兰诺尔一役中国军队为保卫中东路以一旅抗衡两师之众,17旅主率韩光第阵亡,官兵死伤十之八九,敌军死伤已达四千以上。韩旅以旧式武器抵挡重炮、飞机、坦克之围攻,败于敌众我寡,装备悬殊,苦无后援,绝非将士无勇。此时韩光第年仅33岁。张学良将军为东北军失去一位爱兵、爱民的良将而震惊,东北百姓无不为之泪下。随后张学良将军令收集韩光第生平事迹印成《韩旅长斗瞻遗迹》一书,印刷发行以彰忠烈,东北三省各地均召开追悼公祭大会,并于中山陵西侧立碑以彰勋业。南京民国政府拨专款修建为韩光第修建陵园,陵园建在双城县车站北2里许的地方(今双城市洗衣粉厂处)。陵园由红砖砌墙围绕,墙外栽种钻天白杨。陵园正面是红漆铁大门,门里是高大三门流檐式牌楼,流檐脊顶覆以绿色琉璃瓦。牌楼的门楣上从左至右镌刻着分别由万福麟、蒋中正、张学良题写的匾额“万世流芳”、“为国捐躯”、“气壮山河”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穿过牌楼就是由四根水泥柱支撑的高大方亭。亭中央矗立着丰碑,碑的正面刻有“东北军第十七旅旅长韩光第将军墓”,背面是碑文,方亭四周均有小石碑,均刻有碑文。出方亭前行数步便是两鼎,香炉分列左右。过香炉即是墓穴,墓穴上方用白灰修筑的圆坟顶,象征着将军清白坦荡的一生,圆坟座由围墙围绕,韩光第永远长眠于此,永远长眠于双城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双城百姓非常敬仰英雄,总是络绎自发来拜祭。东北人民为了纪念韩光第,在齐齐哈尔明月岛还塑有韩光第将军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