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t是由Erich Gamma和Kent Beck开发的开源测试框架,JBuilder集成了这个框架并对此做了扩展。JUnit之所以流行并为广大的开发人员所推崇,一是因为它实战性强,功能强大,二是因为它实在简单。一个产品或框架要能有生命力,最好都具备这样的特点。
简单地讲这个框架提供了许多断言(assert)方法,允许你设置测试的规则,如:assertEquals()、assertNull()、assertNotSame()、assertTrue()等方法,一个测试用例包括了多个断言,当运行测试用例后,JUnit运行器会报告哪些断言没有通过,开发人员就可顺藤摸瓜搞个水落石出了。而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将期望的结果用诸如System.out.println()等语句将过程信息打印到控制台或日志中,由开发人员观察输出信息以判断是否正确,现在这种"观察"的工作由JUnit的那些assertXxx()方法自动完成。
JUnit的测试框架类结构很简单,主要由3个类组成。
测试固件(Fixture)
一个测试用例可以包含若干个testXxx()测试方法,测试用例测试一个或多个类API接口的正确性,当然在调用类API时,需要事先创建这个类的对象及一些关联的对象,这组对象就称为测试固件(Fixture),相当于测试用例的"工作对象"。
我们在前面说过,一个测试用例类可以包含多个testXxx()方法,在运行时,每个测试方法都对应一个测试用例类的实例。当然,你可以在具体的testXxx()方法里声明并实例化业务类的实例,在测试完成后再销毁它们。但是,这么一来你就要在每个testXxx()方法中都重复这些代码,因为TestCase实例被运行时,依照以下步骤运行:
1.创建测试用例的实例。
2.调用setUp()方法,执行一些初始化工作。
3.运行testXxx()测试方法。
4.调用tearDown()方法,执行销毁对象的工作。
如果测试用例类中有多个testXxx()方法,且它们都需要使用到相同的一组对象,我们可以在setUp()中实例化这组对象,并在tearDown()中销毁它们。要编写测试固件,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创建TestCase类的子类。
2.在子类中声明若干个测试所用的对象。
3.覆盖setUp()方法,在方法中实例化这些对象。
4.覆盖tearDown()方法,释放这些对象的资源。
如下面即是一个简单的测试固件:
代码清单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测试固件
1. public class MoneyTest extends TestCase
2. {
3. private Money f12CHF;//12瑞士法郎
4. private Money f14CHF; //14瑞士法郎
5. private Money f28USD; //28美国美元
6. protected void setUp() {
7. f12CHF= new Money(12, "CHF");
8. f14CHF= new Money(14, "CHF");
9. f28USD= new Money(28, "USD");
10. }
11. protected void tearDown(){}
12. }
第3~5行声明了3个Money类对象(测试固件),在setUp()方法中实例化这3个对象(第7~9行),由于这些对象可以被垃圾进行直接回收,所以在tearDown()中不做任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