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经历听起来更像一个复仇故事.今年6月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谈到了当年败走麦城的经历事后证明,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一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
在乔布斯看来,从一个成功者重新成为一个创业者的过程让他倍感自由,并借此进入了生命中最具创造力的阶段.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段经历是乔布斯传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有必要在此提醒读者,那仍然是一段风雨凄迷的岁月, 它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促进了领袖的个人成长.这种个人奋斗史通常无法复制.
不过,它在另一个层面揭示了商界沉浮的奥秘.乔式的沉,主要由于太过沉溺于技术、从而忽视公司整体运营,不能做到兼则明之故;他和斯卡利矛盾的升级,实质上是苹果公司草创阶段向规则时代靠拢的必然结果.
身为苹果的创始人,没有及时完成个人转型的乔布斯最终在权力之争中败北,十年后,他的再度浮出水面则证明了现代公司体制中,领导者所必备的要素:不竭的创造力、善于抓住时机塑造权威形象、日益成熟的个性、与团队成员的协调相处,以及在逆境中不屈的意志.
iMac,iTune, iPod……站立在一串改变社会风尚产品背后的天才人物——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他的成功故事你一定听腻了:21岁与好友沃兹尼克在自家车库成立苹果公司,22岁推出AppleⅡ开创个人电脑先河,25岁成了亿万富翁.
但是,暂时忘记他商业艺术家的光辉形象吧,在本文中,乔布斯首先是个可怜的被流放者.
少年得志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创始人之一,籍贯美国,生于1955年2月24日,在今天的硅谷所在地长大.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波兰的一所大学中只念了一学期的书.1974年乔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时年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开发的苹果II具有4K内存,用户使用他们的电视机作为显示器,这就是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
乔布斯后来说:“我很幸运,当计算机还是个年轻产业的时候,我进入了这个领域.当时拥有计算机学位的人不多,从业人员都是从物理、音乐、动物学等领域半途出家的优秀人才.他们对此有浓厚兴趣,没有谁是为了钱进了计算机这个行业的.” 1980年11月,苹果股票上升至每股22美金,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一夜之间变为百万富翁.1986年乔布斯买下了数字动画公司Pixar.这间公司如今已成为畅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和《虫虫危机》的制作厂商,它是现年46岁的乔布斯事业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
落败出走
少年得志的乔布斯没有料到自己会在而立之年走背字——苹果电脑最主要的现金牛AppleⅡ在持续畅销8年后开始呈现下滑趋势,而诞生了18个月的Macintosh销售不容乐观.乔布斯设计Macintosh的初衷是想取代IBM在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位置,因此采取了封闭式的设计结构,所有的外设都由苹果自主开发,配套软件跟不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Macintosh的滞销.
这个故步自封的错误是乔布斯败走麦城的开端,而将其推向深渊的却是他的盟友、苹果公司时任CEO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y).
1983年,乔布斯相中了百事可乐总裁斯卡利过人的管理天才.软磨硬泡了4个月,斯卡利仍犹豫不决,最后,乔布斯凭一句“你是想卖苏打水度过余生呢,还是想有机会改变世界?”打动了斯卡利.
乔布斯做梦也没想到,两年后,正是三顾茅庐请来的盟友直接促成了他的离开.
他们的矛盾始于对公司发展方向的不同看法.来自于传统行业的斯卡利把控制成本视为第一要务.而新兴IT行业需要高额的研发费用:AppleⅡ的开发费用是50万美元,到了Macintosh已经高达8000万美元.一方面是高额的开发费用,一方面是低迷的销售态势,公司的赤字在惊人地增长.乔布斯对于技术的狂热,导致整个公司陷入了一种完全崇尚技术革新的企业文化,忽略了成本和用户需求.[Page]
斯卡利再也沉不住气了,决定改革苹果现有的组织结构.年轻气盛的乔布斯坚持已见,不接受斯卡利的主张.两人的关系急转直下,1985年5月已经到了有他无我的境地.斯卡利向董事会施压:如果乔布斯留在苹果,他就挂冠而去.在这个关键时刻,董事会选择了斯卡利.5月末召开的高管层会议宣布斯卡利将展开一次彻底的内部重组,乔布斯不再过问苹果的日常事务.
愤怒的乔布斯一气之下卖掉了所有的苹果股份,只保留了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报.这仅存的一股,为他日后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