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天价索赔案,让华硕的2006年过得颇有些郁闷。而那起事件的真正“元凶”--一颗被当作正品而安装在笔记本中的测试芯片,拷问的就是包括华硕在内的众多电脑厂商们的诚信问题了。
索赔演变敲诈
事件源于2006年2月。消费者黄静通过华硕电脑代理商--北京新人伟业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人公司),花20900 元购买了一台华硕V6800V型笔记本电脑,该电脑采用了频率为2.0GHz的英特尔CPU。由于新电脑在运行时出现蓝屏死机、强行关机后再不能开机的问题,黄静通过经销商将电脑送回华硕公司检修。
当黄静取回电脑时,发现本来标配频率为2.0GHz的CPU 变成了2.13GHz.经销商方面解释说,这是华硕公司为用户做了免费升级服务。然而该笔记本电脑仍然出现连续重启、不能开机等故障。在经销商新人公司的工作人员陪同下,黄静将电脑再一次送回华硕公司北京服务中心检修,之后电脑被“恢复正常”。同时,华硕公司负责检修该电脑的工程师林迎钊(音)给黄静开具了一张《华硕皇家俱乐部服务记录单》。
而随后黄静的朋友周成宇对这台电脑进行检测后,认定电脑的核心部件CPU (中央处理器)使用了禁止在市场流通的工程测试芯片(测试版CPU )。于是,黄静和周成宇二人以“向新闻媒体曝光此事”作为谈判砝码,向华硕提出高达500 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双方数次谈判未果后,华硕报警。3 月7 日,因涉嫌敲诈勒索,黄、周二人被海淀警方羁押。
谁是受害者?
当此事件被众多媒体沸沸扬扬地报道出来时,华硕连发两道声明来表明态度,辩解委屈。
第一份声明中,华硕简单描述了事情经过,表白称“华硕电脑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一贯本着服务客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态度积极对待任何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问题和建议”,并指出,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此番事件“并非普通的产品质量或服务维修问题,而是一起涉嫌敲诈勒索的行为”,而涉案人员在实施敲诈过程中“一直以‘其背后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可以将华硕的负面报道形成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巨大影响’为要挟手段”,并在网络上散布了不实文章。
在紧跟而来的第二份声明中,华硕强调称此事已进入司法程序,公司所有工作人员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并将对任何不实报道保留法律追索的权益。
4月12日的新品发布会上,华硕中国区总经理许佑嘉首次就索赔事件发表言论,表示华硕是此番勒索事件的受害人,并强调“华硕绝对没有贩卖所谓的假CPU或者测试CPU,这一点绝对敢负责任,所以我们才敢报案。”
而另一方则也为自己所遭受的指责叫冤不已。周成宇的辩护律师,北京义方律师事务所的张平则认为,由于目前中国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的索赔价格,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周成宇的行为应属于维权过当,性质属于民事范畴,其行为并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孰是孰非,看来一时还难有决断,而这起官司,也因为至今仍处于司法程序,双方都保持着缄默。
都是芯片惹的祸
天价索赔的背后,也再次引发了业界对CPU造假问题的关注。
目前,CPU“造假”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直接使用工程测试产品充当正式产品;其二,将工程测试样品Remark(俗称“打磨”)后充当正式产品;其三,改造封装形式不同的笔记本CPU重新利用。在此番事件中,华硕涉嫌的是第一种“造假”,亦即在正品电脑中采用了工程测试芯片。
所谓工程测试芯片,是指在产品发售之前,处理器厂商向PC厂商提供的测试产品,目的是为了便于PC厂商提前开发和测试新款产品。虽然样片与最终发售的芯片产品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没有经过上市前的最终严格测试,存在散热过大、死机等安全隐患。因此,测试样片被CPU厂商严令禁止用于正品安装。
早在2005年9月,新蓝科技公司就曾经由于类似行为而对英特尔CPU“造假”,并引发一场芯片信任危机,而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也不得不紧急来华公关……此事件后,英特尔收紧了对工程样片的管理,对PC厂商加强培训,并与PC厂商签订协议,明令工程样片为非卖品,只用于测试,一旦发现违规,产生的不良后果将由厂商负责,且今后所有新的工程样片将不再提供。
此番华硕再惹风波,英特尔不得不再度卷入,要求前者追查工程样片的来源。不过,截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调查结果,这枚“惹祸”芯片,依然让华硕和英特尔面临尴尬。
记者点评
由于仍在司法缄默期,华硕迄今依然拒绝对此事件做出任何言论。
但实际上,无论官司最后输赢,华硕都陷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事件的关键除了“到底是不是被勒索外”,还落在“那颗芯片到底是不是华硕所为”上,而虽然疑点重重,华硕却难以找到证据来表明自己的无辜。
屡屡发生的“假芯”事件,无疑影响着消费者们对PC厂商及品牌的信任度。换句话说,一枚小小的芯片,拷问的是整个行业的诚信度,所以无论是华硕自己的过错,还是竞争对手的黑手,屡屡出现的假芯,伤害的都是整个行业的长远利益。
当然,如果真是当事人恶意造假敲诈勒索,相信迟早也会得到应有处罚,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