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的作用变成了纪录生产日志,有时候能够直接利用系统的日志模块数据,不用分流,性能压力减少了很多。
多了一个存储模块存储日志(有可能复用系统现有日志模块)
多了一个对比引擎,它的作用是:从存储取出成对的请求-响应的数据,将请求数据发送到测试系统,接收测试系统的响应,与存储中的响应结果比对,然后生成报表。
引擎可能要做比较复杂的日志分析工作:请求-响应配对,清洗无效数据,做数据筛选等。
由于做了隔离,基本上杜绝了测试系统污染生产系统的风险。
延时比对也有很多缺点:有很多技术架构,实时复制比记log再还原要付出的成本小很多;发现缺陷的时间点出现延迟。
对于业务升级类型的系统,业务流程或者计算逻辑发生了变化,使用生产系统数据进行比对的难度就大大增强了,但还是可以做,模型如下:
这张图跟上张基本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比对引擎变成了“加强型”比对引擎。
加强的地方表现在:对业务不同点进行处理,使得比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有一些技术架构下,对不同点进行处理非常困难。例如,web应用,一个表单多了一项。你有可能要重写http请求的内容。
原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skytraveler/p/354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