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懂产品的软件开发工程师

发表于:2013-08-06来源:IT博客大学习作者:Yurii点击数: 标签:
做个懂产品的软件开发工程师. 大概六年前,我在一家名为“抓虾”的在线RSS阅读网站工作(如果你不清楚RSS阅读网站是什么,可以参考Google Reader)。阅读器都需要显示当前用户的未读数,抓虾的做法是给出精确的数字,明确告诉用户“你还有2456篇文章没读过”,Google Rea

  大概六年前,我在一家名为“抓虾”的在线RSS阅读网站工作(如果你不清楚RSS阅读网站是什么,可以参考Google Reader)。阅读器都需要显示当前用户的未读数,抓虾的做法是给出精确的数字,明确告诉用户“你还有2456篇文章没读过”,Google Reader则显示为10+、100+等形式,告诉用户“我还有十多篇/一千多篇文章没读过”。初看看来,这只是一种普通的差异,但产品人员提出10+、100+的形式更好,原因我如今记不太清楚了,似乎是说这样给用户的心理压力更小,因为如果数字比较大,用户就不需要知道具体的数值,所以阅读体验更好。虽然程序员都并不认同这种理论,但因为分工不同,最终做开发的大伙还是完成了这个功能。“可想而知”的是,这个功能上线之后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正面反馈。更好玩的是,过了一周,Google Reader的未读数竟然改成了准确数字!

  前几周,我在twitter上说起这个故事,本来只是凑兴当个玩笑,收到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反馈大都是对产品经理一边倒的负面评价。我又想到自己的一个朋友,他在某家以产品经理文化著名的大公司做开发,谈到理想的工作,他的要求是“找个产品经理少的地方就好了”。这样看来,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矛盾是普遍而且深刻的。

  按常理推断,如果合作双方处于这种别扭的状态,必然无法得到满意的工作成果。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别扭呢?我仔细思考之后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工作的割裂:在很多公司里,程序员和产品经理是“铁路公安,各管一段”,程序员只负责实施,根本不关心也不用关心是谁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产品,用来干什么;产品经理只负责规划,根本不关心技术上能不能实现,也不关心实现代价多大。估计在这样安排的人心里,程序员就像瞎子,只会走路不会看路;产品经理就像跛子,只会看路不会走路。所谓分工协作,就是跛子指挥瞎子,大家一起逃命。然而随便想想就知道,产品是个有机的复杂整体,“逃命”只是简单的、目的明确的短期行为,跛子-瞎子这种的配合,即便真能逃命,也不适合做产品。

  退一步说,即使产品真的像逃命那么简单,跛子只管跑路,跛子只管指挥,这样的组合就能顺利逃命?就能每次都顺利逃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在真实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瞎子-跛子的组合,经历过几次失败,往往大家都会不甘心,要越界工作,于是瞎子也会去摸索,跛子也会勉强走几步——程序员踢开产品经理或者阳奉阴违,产品经理挽起袖子亲自写代码。这样的事情,不是也常有发生吗?

  据我观察,要想真正做出好的产品,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对于最终目标的认识必须相当一致,而且必须打破“井水不犯河水”的分工局面。换句话说:在最终目标认识一致的前提下,产品经理必须有技术思维,必须了解哪些能实现,哪些不能实现,怎样实现起来困难,怎样实现起来容易;程序员也必须有产品思维,不能只关心实现,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配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出不错的产品。因为我自己有较多程序员方面的经验和思考,所以下面只讲解程序员应当具有的产品意识。

  程序员具有产品意识,是非常有益而且非常必要的,原因至少有三条。

  第一,优秀的产品经理是非常少的。包装出来的“乔布斯”的例子误导了太多的人,似乎产品经理可以不讲道理,靠天赋和直觉即可。其实真正的产品经理既需要天赋,也离不开训练,他起码应当具备严密的思维,在产品尚未开发出来之前,可以在大脑里全面地推敲;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将关于产品的设想和规划准确传达给相关各方;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以便客观判断用户的反馈;如果再加上一点技术背景,就更好了。不幸的是,目前这样的产品经理少之又少,相当部分的产品经理都是拍脑袋派(我想到了,这个就应该这么办,你别多问)、唯上派(你别问我说的有没有道理,老板就是这么要求的),甚至就干脆就是“功能经理”。如果程序员没有产品意识,又不幸与这样的产品经理搭配工作,结果往往稀里糊涂就掉到坑里,更可惜的是,连反思提高的余地都没有(另一方面,遇到好的产品经理是非常幸运而且幸福的,这点我有亲身体验)。

  第二,产品经理是不能面面俱到的。一款产品包含有许多个层面和方面,它们最终都是由程序员(开发人员)一点点完成的,产品经理即便涉及了实现过程,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处处负责。另一方面,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是全方位的,必然有许多细节是产品经理注意不到也想不到的,用户对它们却可能非常在意。如果负责实现的程序员在这些方面多一点思考,往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甚至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讲解亚马逊显示分类菜单比其它网站更迅速的原理,这个改进就是工程师自己思考的结果。

  第三,开发工作其实是更广义的“产品”的一部分。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开发,只有好的开发却不能保证有好的产品。想做出好的产品,开发人员当然需要理解产品。这里不妨对大家都熟悉“三个工匠”的故事做个变通:规划城市的是设计师,工匠只负责砌砖,但是只甘心于自己干活对外不闻不问的工匠,与知道“这是美丽城市一部分”并积极思考的工匠相比,后者营造出美丽城市的可能性显然更高,工作所创造的价值也更大。

  所以,如果程序员想做出一款用户满意的产品,与其期待遇到巨细靡遗的靠谱的产品经理,还不如培养自己的产品意识,超越单纯的实现去思考问题。产品意识培养起来并不难,除了正规阅读学习产品方面的资料,平时哪怕多思考“谁会在什么情况下怎么使用我的产品”,都会有不小的进步。这类的例子我亲眼见过,下面举个很小很简单的例子。

  在仓库的分捡流水线上,操作员必须复核确认每个包裹的重量。在业务量不大的时侯,将每天的工作结果保存到一张Excel表格即可。但是业务增长之后,这种方式显然行不通,需要有自动化的软件来协助操作员。开发过软件的人都知道,要做的是个非常简单的GUI程序,用户登录、读取包裹信息、确认核重信息都已经有对应的API,条码扫描枪和电子秤的数据读取也有现成的接口,将它们关联起来即可。但是负责开发的程序员在程序之外,还着重考虑了好几个问题:

原文转自:http://blogread.cn/it/article/6356?f=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