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究竟是“难”还是“复杂”?

发表于:2012-08-20来源:Csdn作者:DBA_Huangzj点击数: 标签:软件测试
我一直的观点是要对“难”做一点分解。 好比说航空母舰的弹射器,我们造不出来,很“难”与一台机器有一千个螺丝要拧,保证3年中所有螺丝都拧对了,很“难”,
  我一直的观点是要对“难”做一点分解。   
好比说航空母舰的弹射器,我们造不出来,很“难”与一台机器有一千个螺丝要拧,保证3年中所有螺丝都拧对了,很“难”,这两种场景下“难”的含义是不同的。   
软件开发的难度更多的类似于后者,表现为繁杂,而不是类似于前者表现为“搞不定”或“做不出来”。总是有人喜欢把问题绝对化,所以这里补充一句,软件涵盖的范畴可以很广,因此确实有很难搞定的,类似于弹射器的领域,但应该不是主流。   

以前的很多提法,在这样一种大前提下就变的没有什么意义了,比如说:国产操作系统。当很多公司或组织标榜这类事情的时候,似乎自己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技术突破。但实际上在开源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类东西的开发更需要的是组织和市场运作,而非是突破技术屏障。

由这一点可以推导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既然不体现为一种“搞不定”或“做不出来”式的难度,那么一帮智商水平并不是非常高的人(或者说并不绝对优秀的人),老老实实把代码评审,静态测试,单元测试这些环节做好,一样能做出不错的产品(当然很那辉煌灿烂)。反过来讲就是,在大多数产品开发中,天才是有帮助的,但不是绝对必要的。这点与这样一个事实相符:软件开发的队伍似乎更加杂牌,什么专业的都有。 这事儿逆转过来就不成立。一个人可以以前是做涡轮机的,中途能够转行做软件开发。但做了软件开发的,就很难去做涡轮机。   

如果进一步推导,就会发现这一点对考虑个人成长也很有意义。 单反类相机,镜头很难搞,所以介入壁垒比较高,最终导致做单反的就比较赚钱。电视机这东西,大家都能做,所以介入壁垒比较低,最终导致当初很牛的一些做电视的公司都亏损。软件开发中,如果“只有你能搞定,别人不太容易搞定”的事情比较少,那么人员的可替换性就强,稀缺性就不好,从价值上来看,就不太容易保值。反过来讲,就是每个人如果想保持一种长久的价值,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价值高地”。 软件可以依附到很多东西上,比如金融,财务,电商等等。因此“价值高地”还是有一些的。   

可以是某个公司独有的东西,可以是某些专业知识(如:财务等),诸如此类。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