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浅析

发表于:2009-05-13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软件测试浅析
(1):测试分类多多 测试类型有很多分类,很杂,如何理顺?上一节我们知道,测试系统有五个要素,测试手段的分类也可以按要素来考虑。 从“ 测试人员 ”(代表谁)这个要素来看,有:用户测试、阿尔法测试(内部代表测试)、贝塔测试(外部代表测试); 从

(1):测试分类多多

        测试类型有很多分类,很杂,如何理顺?上一节我们知道,测试系统有五个要素,测试手段的分类也可以按要素来考虑。

        从“测试人员”(代表谁)这个要素来看,有:用户测试、阿尔法测试(内部代表测试)、贝塔测试(外部代表测试);

        从“覆盖率”(内容)这个要素来看,有:功能测试、域测试、等价类分析、边界测试、最佳代表测试、逻辑测试、状态测试、语句与分支覆盖率、配置测试、基于规格说明书的测试、基于需求的测试、组合测试,等等。

        从“潜在问题”(风险)这个要素来看,是基于风险的测试,关注:输入约束、输出约束、计算约束和存储(或数据)约束。

        从“活动”这个要素来看,有:回归测试、脚本测试、冒烟测试、探索式测试、游击式测试、场景测试、安装测试、负载测试、长序列测试、性能测试

        从“评估”(是否通过)这个要素来看,测试手段有:自校验数据、与已保存的结果进行比较,与规格说明比较。

        还可以从多个要素或多个测试手段的组合来了解测试方法。从上面可以看出,测试的分类是很庞杂的,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是关注哪方面,从哪个角度来说的。

        上述测试手段或方法就不去一一定义了,常用的术语随便找一本测试类教科书都可以找到。

        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IBM推崇的“静态测试”主要涉及哪些要素?最好归于哪一类中?
(2):用心写好测试报告

        将测试的问题呈现给他人,就是通过你的测试报告(这里的报告是指对问题测试的描述),它是测试员的主要工作产品,如果报告写得好,则声誉高。

        有不同类型的测试报告,即面向不同的读者。

        面向程序员的测试报告,通常是放到测试管理工具中流转到程序员,这时要注意几点:

1、  客观描述现象,列出具体测试用例

2、  可以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议,但不要作出评价。

3、  对测试中没有再现的现象,也要作出说明,以期引起注意。

        面向生产例会提供的测试报告,通常由测试经理带到会上,这时要考虑:

1、  有综述性地统计信息,反映全貌;

2、  要重点突出,以便测试经理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向会议表达重点事项。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