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易用性"说不

发表于:2009-04-24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
Usability的概念在中国开始逐渐为企业所认识,但是作为这个领域的核心词汇,usability的中文翻译仍未统一。目前存在着两个主流版本:“可用性”和“易用性”。这两个译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所传达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对这两者的取舍已经不仅仅是哪个更
 Usability的概念在中国开始逐渐为企业所认识,但是作为这个领域的核心词汇,usability的中文翻译仍未统一。目前存在着两个主流版本:“可用性”和“易用性”。这两个译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所传达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对这两者的取舍已经不仅仅是哪个更好一点的锦上添花的问题,而是哪个对哪个错的是非原则问题。“易用性”的使用对于正确理解usability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和误导性,非常不利于其在中国的开展。

  从英文原词上分析,usability是由use(动词)变化到usable(形容词)然后再转变为usability(名词)。Use这个词从动词到名词的过程还有另一种变化,就是从use(动词)到useful(形容词)再到usefulness(名词)。后者要比前者更“单纯”,变化的过程只是词性的改变而不涉及意思的转化。这些变化都围绕着use这个核心展开,因此在意思上都离不开“用”这个概念。-ability这个词根代表“具备某种行为特性”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故而在中文翻译中通常译为“可…性”,例如:readability(可阅读性)。因此,“可用性”这个译法是在严格遵从语言和翻译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易用性”虽然也保留了这个“用”这个核心意思,但是其中的“易”字却完全是无中生有,因为在英文单词的整个变化过程中始终没有任何一丝“易”的意义出现。

  对于为什么要人为加上“易”字,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是这是意译。那么usability是不是就是“易用”呢?不妨先看看usability的解释。世界标准组织对于usability的定义是“The extent to which a product can be used by specified users to achieve specified goals with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in a specified context of use.”这个定义采用了effectiveness(效果)、efficiency(效率)和satisfaction(满意)三个维度来说明usability。尽管这三个维度并不构成usability的全部,但是在测量usability时它们是被最广泛采用的指标。如果说efficiency和satisfactory这两个维度还可以和“易用”扯上关系的话,那么effectiveness这个维度显然和“易用”是互相独立的两个概念。因此,意译这个说法同样是无法成立的。

  事实上,“易用”在usability领域是有一个专门用语的,那就是ease of use。在英文文献中,没有人会简单地将ease of use与usability划等号。但是当usability进入中国以后,“易用性”却堂而皇之地以代言人的身份四处出现。也许有人认为“易用性”这个词比较直观,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殊不知这正是“易用性”的危害。如果放任“易用性”的使用, usability这个概念在中国恐怕将被局限在ease of use这个狭窄的范围之中。作为一个术语,是不是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并不是第一重要的,“递归”这个术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一个术语的翻译,在艰涩与误导之间永远都不应该选择误导。更何况“可用性”的译法远没有达到艰涩的地步。

  让我们向“易用性”说不!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