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编码边测试会影响编码进度吗?
传统的单元测试是很费时费力的工作,主要时间消耗在于:编写测试代码、设计测试用例,如果开发工具能自动生成测试代码,并且具有快速设计测试用例的功能,那么测试费时就很少;另一方面,如果测试工具还能提供数据,帮助程序员整理编程思路、快速发现错误,更高效地调试,那么就能大量提高开发效率,抵销测试所消耗的时间,不但不会影响编码进度,甚至加快编码进度。
实施单元测试需要改变开发流程吗?
边开发边测试,单元测试是编码行为而不是测试行为,测试代码看作是项目代码的一部分,程序员提交产品代码时也要提交测试代码和测试报告,其他流程可以不作任何改变。
另一方面,在充分单元测试的基础上,由于具有高质量的局部代码,良好的整体代码结构,保证了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同时,自动回归测试支持对代码的频繁修改而不用担心引入新的错误,因此,开发流程自然会变得敏捷,可以适应频繁变化的需求,使系统分析、架构设计和后期测试的压力减轻,自然而有效地改进了开发流程。
单元测试测试哪些代码?
单元测试通常不测试很简单的代码,一般也不测试“边界代码”。很简单的代码容易理解,例如Get/Set函数,这里解释一下“边界代码”。“边界代码”是指用于与外部系统交互的代码,例如用于处理用户界面的代码。数据库、文件、网络都可以看作是外部系统,用于读写数据库或文件、或访问网络的代码也可以看作是“边界代码”,这类代码应该独立出来,可以进行单元测试,但对这些代码的单元测试通常不能自动验证预期输出,而是需要人工察看。编程时,不要把普通代码与“边界代码”混在一起,例如,不要把各种运算直接写在界面类中,做到了这一点,绝大多数代码都可以进行单元测试。
实际工作中,单元测试能实现什么程度的测试覆盖?
单元测试的最低要求是100%语句覆盖,这个覆盖率还是不够的,最好实现多种覆盖的组全,比较理想的覆盖率组合是:100%的语句、条件、分支、路径覆盖,另外,测试工具最好还能自动生成边界测试用例捕捉未处理特殊输入形成的错误。在达到这种覆盖之后,残留的编码错误可以几乎说没有了(设计方面的错误除外,这些属于集成或系统测试的范畴)。
单元测试如何改良项目代码的整体结构?
具有良好整体结构的代码,应该符合“低耦合”的特性,即具有“可测性”。测试不具有“可测性”的代码时一般会产生编译错误,或者需要打桩才能测试,从而将问题暴露出来。发现问题后,重构代码、消除不当耦合一般不难,这种简单的重构将有效地改良代码的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