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之代码检查-《软件测试艺术》读书笔记(12)
MI LY: SimSun">代码检查,怎么说呢?经验而言,我挺喜欢用的。因为,跟项目经理(或设计人员)读设计,能够非常容易发现设计上的逻辑错误或遗漏的问题等等。因此,有必要好好叙述下。 定义上:所谓的代码检查,其实就是以组为单位阅读代码,是一系列规程和
MILY: SimSun">代码检查,怎么说呢?经验而言,我挺喜欢用的。因为,跟项目经理(或设计人员)读设计,能够非常容易发现设计上的逻辑错误或遗漏的问题等等。因此,有必要好好叙述下。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发挥着协调作用的成员。该协调人应该是个称职的程序员,但不是该程序的编码人员,不需要对程序的细节了解得很清楚。协调人的职责包括几点:为代码检查分发材料、安排进程;在代码检查中起主导作用;记录发现的所有错误;确保所有错误随后得到改正。
有关代码检查的具体流程,个人归纳为一个流程表,就不在这里详述了。不过,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代码检查这个过程。
-
在代码检查的时间和地点上的选择上,应避免所有的外部干扰;
-
代码检查会议的理想时间应在90-120分钟之内;
-
大多数的代码检查都是按每小时大约阅读150行代码的速度进行;
-
对大型软件的检查应安排多个代码检查会议同时进行,每个代码检查会议处理一个或几个模块或子程序。
除此之外,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给予提前的心理筹备。因为,要使检查过程有成效,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其心理因素必须要提前分析正确,否则事倍功半。假设程序员将代码检查视为对其个人的攻击、采取了防范的态度,那么检查过程就不会有效果。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一方面:提出的建议应针对程序本身,而不应针对程序员,即:软件中存在的错误不应被视为编写程序的人员本身的弱点,且这些错误应被看做是伴随着软件开发的艰难性所固有的;
-
另一方面:程序员必须怀着非自我本位的态度来对待错误检查,对整个过程采取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代码检查的目标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从而改进程序的质量。
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人建议应对代码检查的结果进行保密,仅限于参与者范围内部。尤其是如果管理人员想利用代码检查的结果,那么就与检查过程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文尾,顺便提一下代码检查附带的几个有益的作用吧。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