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软件测试过程的持续改进[2] 软件测试
4、方法与策略
测试方法和测试策略,测试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个人非常乐于思考的,方法和策略的意义在于如何用最有效的办法、花最少的成本、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尽可能以最高的质量的完成测试项目,并根据项目中遇到的突发情况,不断制定新的策略。
测试的策略一般要求从全局方面对测试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测试类型进行考虑、定义,比如: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测试?测试的顺序是怎样的?功能测试如何进行?性能测试何时进行等等。而测试的方法更多是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测试中,采取怎样的测试思路。另外,在测试过程中,对资源的协调也非常关键,需要能保证测试资源充分利用,每个测试人员都有适度并且相当的工作量。
在以往工作中,常常会进行交叉测试,这里予以介绍:测试往往是一个长期的重复性工作,对于测试人员来说,一个测试人员一般长期从事一种产品或一个特性的测试,长期如此,测试人员往往会出现测试反感腻味倦怠。因此,适当的采用交叉测试,让两个或多个测试人员相互学习对方业务领域的知识、并执行测试,既有利于减少测试人员的倦怠心里,使测试人员有一种新鲜感,也可能发现出前测试人员未发现的问题,也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
5、总结测试经验
在测试的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该及时总结发现的错误并归类,标明经常容易出错的地方,将意见提交项目经理,审核后,制定出一份统一标准并提供给开发人员,这样就可以提前避免错误、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测试,提高测试效率。不仅如此,项目结束后的各项总结报告将是项目的后期维护或二次开发的宝贵参考资料。
另外,测试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所负责特性、产品的体会、心得写出来,做为测试指导书,以便有新员工加入时,使其迅速上手。
对测试活动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度量,寻找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开发过程,提高质量。缺陷的分析、度量从时间上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度量;然后就是,对软件产品发布后,对用户提出缺陷进行统计、分析。
对测试过程中的缺陷需要分版本,并按不同模块、问题级别,对缺陷进行各种统计,并比较子版
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CQ在这方面已经提供了比较强大的统计功能,这里不再赘述。进行分析,是因为开发修改后导致该模块不稳定,引发大量新问题;还是因为前期测试出现漏测(设计漏测、执行漏测);或者是版本合入新增需求的功能导致。然后根据问题原因,提供改进建议。下面对几个参数进行说明:
TFVUD 是用户发现缺陷数( Total Field Valid Unique Defects ):即由用户发现的经过了确认的、非重复的、非用户错误操作的、非建议类型的所有缺陷;(总数、按模块统计)
PDD 是测试发现缺陷数( Post Development Defects ):即在开发完成后的测试周期中发现的缺陷数,但它不包括那些向用户发布后发现的缺陷;(分别按模块、级别、时间 统计)
DDR是开发缺陷率(Developer Defect Ratio):一定周期内缺陷总数与代码行数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