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软件企业的质量意识的变更过程

发表于:2011-06-14来源:未知作者:娃娃点击数: 标签: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质量保证环节,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和重视。国内对软件质量的重视跨越了几个阶段: 在1996年前后,国内只有为数很少的大公司才有软件测试职位,很多人并不清楚软件测试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个时候的软件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质量保证环节,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和重视。国内对软件质量的重视跨越了几个阶段:

  在1996年前后,国内只有为数很少的大公司才有软件测试职位,很多人并不清楚软件测试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个时候的软件开发都是依靠个人的能力,比如当时的知名软件WPS、KV100、CCDOS等,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能力很强的开发人员来完成的,质量保证主要依靠开发者个人,调试和测试没有本质的区别,也谈不上对质量的控制。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软件危机逐步得到了各大软件开发商的重视,那时兴起了一阵软件公司过ISO9000的热潮,但毕竟这个质量体系是针对制造业设计的,有些许的不适合。于是CMM的评估与认证得到了各个企业的空前重视,咨询、评估、培训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软件企业如抓到了质量控制的救命稻草般,前仆后继地进行着CMM的评估与认证,目的只有一个,把软件质量变成企业可控制的风险,通过流程的控制来控制软件产品质量。

  随着CMM热潮的消退,软件项目的关键质量环节,项目¾-理的角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随着质量控制方式从流程逐步转向关键角色——项目¾-理,PMP的认证也空前火爆起来。各个培训公司都先后推出了项目管理培训和认证,企业也希望按照规范的方法来开发软件,希望每个项目¾-理都能够将项目风险控制到企业能够接受的程度,风险控制重心由流程转到了角色(当然在流程已¾-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为了更好地控制软件产品质量,CMM体系中的质量保证岗位SQA(软件质量保证)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并得到了推广,各个企业纷纷成立了独立的SQA部门,开始对企业内部的研发体系进行监控,并进行过程的度量和审查,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障软件产品质量,质量的控制角色开始专业化、系统化。

  最近一两年内,软件质量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软件测试工程师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从各大媒体的长篇报道中就可见一斑。软件测试已是质量保证活动中最后的一环,也是除开发外,直接和软件质量息息相关的环节,软件测试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同软件质量相关。但是国内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和人才保有量还比较低,很多公司采用的测试体系测试流程还未与国际接轨,测试从业人员的技能还比较单一,这些都是目前国内测试行业的一些现状,也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的回顾和分析,国内的质量意识从不重视,到对过程的注重,又逐步地转向了对具体岗位、具体角色的重视。这一转变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已充分意识到了质量的意义,质量对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也可看出,软件测试工作的规范、合格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培养继续会成为业内新的热点。

  作者介绍:

  国内知名软件测试主题社区——测试时代(ltesting.net)工作室成员。

  领测国际高级顾问,软件测试培训、咨询讲师,ISO9000注册外审员,北京软件行业协会测试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先后在北大方正,神州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从事测试管理工作。精通测试体系建设/测试人员管理/测试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测试过程管理与控制/测试过程的监控方法与评估/测试体系的优化与改进。 本文转自

文章转自:http://blog.ltesting.net/seanhe/ruanjianqiyezhiliang.html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