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环境下的软件测试[1] 软件测试
随着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软件设计规模的增大,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领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具体的开发环境下开发的特定领域的软件系统应采用怎样的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完整的测试,仍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遵循。
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管理信息系统(MIS)向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或C/S)或B/C(Browser/Server)加SQL Server(或Sybase、Oracle)模式发展。开发工具也大多不再是面向过程的语言,而是使用诸如PB(Power Builder)的Script等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脚本语言。开发环境的改变及应用的日趋复杂使MIS的开发方法也正在从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向面向对象的方法转变。因此,对基于PB等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的研究,不仅具有方法论上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使用价值。
1.PB软件的特点
利用PB开发中大型的MIS应用系统,一般采用三层C/S的体系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系统可分为两部分,即后台数据库部分和前台应用程序部分,后台采用非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如SQL Server等)实现对应用数据的组织,安全性、完整性维护,以及存取控制;前台应用程序部分利用PB提供的可视化编程技术实现用户的各种需求。其特点表现在,利用PB提供的窗口、菜单及数据窗口等对象很方便地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系统的各种功能以窗口对象为主线,利用PB 提供的Script语言,通过对窗口的各控件的事件描述来实现。与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语言相比较,PB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其用户界面的元素都是对象,所以都有属性、事件和方法,具有继承、封装和重用等面向对象的特性。
2.测试目标
无论传统的系统,还是基于PB的C/S系统,测试的目标都是确保所开发软件的功能符合用户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系统达到需求功能的说明;
(2)确保系统满足性能需求;
(3)强度测试确认程序能够处理要求的负载;
(4)确保系统在要求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工作正常。
3.测试方法
原则上讲,可以将软件测试方法分为两大类,即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是对被测程序进行特性分析的一些方法的总称,这种方法的主要特性是不利用计算机运行被测试的程序,而是采用其他手段达到检测的目的。动态测试是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用例,判定执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从而检验程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动态测试的两种主要的方法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4.测试过程
测试虽然是软件生存周期的一个独立阶段,但测试工作却渗透到从分析、设计直到编程的各个阶段中,如测试计划的编写从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开始了,而具体的测试工作随编程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在进行中。在实际工作中,测试环节可分为明显的、同等重要的三个阶段: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又称构件测试)和系统测试。测试工作中的第四个阶段是验收测试阶段,验收测试无论在规模上或性质上都和系统测试很相似,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内部的,而后者则是受“客户”控制的。
(1)单元测试
软件单元定义了一个软件很底层的块,用PB开发的客户机/服务器的软件系统中,一个窗口、函数、菜单、报表或一个存储过程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测试。单元测试是测试的第一步。
1)人员安排:对于一个完整的软件单元,没有人比它的开发者更熟悉它,因此,开发者自己对其进行测试是最合适的。
2)单元测试计划:测试计划必须在单元测试之前被设计和记录好。大量的文档说明必须足够详细,以备当单元开发者调离、提升或其他原因离开其岗位时,其他人员也能对相应的单元进行测试。此外,在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阶段,清晰、详细、易于理解的单元测试文档对于测试者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