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她认识4年之际发这篇文章,首先是为了纪念我们的感情,也是向一直支持和关心我的她表示感谢。
===================================
目录
1、系统启动和测试
1.1OK提示符
1.2在串口状态测试
1.3重启SUN工作站
1.4测试系统
1.4.1标题
1.4.2 probe
1.4.3测试全部
1.4.4 printenv和devailas
1.4.5禁止显示网络错误信息
2、系统管理硬盘
2.1逻辑硬盘地址
2.2分区
2.3意外错误记录
2.4实例
2.5可移动设备
2.5.1卷管理
2.5.2软驱
2.5.3光盘驱动器
2.5.4可擦写光盘驱动器
2.5.5 USB存储设备
2.5.6磁带
2.6复制硬盘(clone)
2.6.1复制内置硬盘
2.7使用SDS软件将系统硬盘镜像
3、交换分区
3.1在/etc/vfstab文件中永久修改
3.2临时修改
4、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4.1从光盘安装
4.2软件包的安装
4.3系统补丁的安装
5、X-Server和CDE用户使用界面
5.1综合观察
5.2定制登陆界面
5.3双屏显示,双屏连接和24位深色的设置
5.3.1双屏
5.3.2双屏连接
5.3.2 24位色深的设置
6、系统管理
6.1主机名
6.2串口连接
6.3打印机
6.4用户建立
7、网络连接
7.1 /etc-files
7.2 ifconfig
7.3路由
7.4 NIS客户端
7.5 DNS客户端
7.6 DHCP客户端
7.7 sys-unconfig
7.8 10兆和百兆,全双工和半双工
8、提示收集
8.1前三个提示
8.2分析硬件管理
8.2.1 prtdiag
8.2.2 prtconf / path_to_inst
8.2.3 Sun Explorer 软件
8.3分析运行时间数据
8.3.1 time / ptime
8.3.2 vmstat / mpstat
8.3.3 iostat
8.3.4 32位或者64位
8.4调试工具
8.4.1 truss
8.4.2 pstack, pmap和其他
8.4.3 snoop
9、网络资源
9.1网络资源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09:37:54 |
1、 系统启动和测试
1.1 OK提示符 在进入Solaris操作系统或者系统启动之前,SUN的操作系统有一个BOOT-PROM状态。进入这个状态的方法是同时按键盘上的stop+a,如果键盘上没有STOP这个功能键(PC键盘),可以使用Ctrl+break键进入。 如果你进入了BOOT-PROM状态,在OK提示符下,而你的Solaris操作系统还在运行,你可以在ok提示符下使用go这个命令使系统继续运行。 1.2 在串口状态测试 BOOT-PROM可以进入意味着计算机有一台显示器和键盘或者显示终端。如果系统启动了,而并没有键盘和显示器,那么输入输出将被默认为第一个串口(/dev/ttya,通常是叫A)。可以使用终端或者其他的计算机使用交叉串口来连接到这里。 1.3重启SUN的工作站 在重启之前,sun的工作站需要一个适当的方式,可以从以下的几个命令中选择一个: # init 5 关闭所有的进程,并且关闭计算机电源 # init 6 关闭所有的进程,并且重新启动计算机 # init 0 关闭所有的进程,并且使计算机回到OK状态 在这3个命令方式中,/etc/rc0.d目录下的K*的脚本将会被执行,使系统重新启动或者关机,重要的数据库也会被关闭,网络服务器也将会关闭所有的进程ID。如果以上的命令都没有反应,可以尝试使用以下的命令: -stop+a -sync 注意:系统的核心将会临时存储在/var/crash/<hostname>中。 1.4测试系统 启动系统,在内存自检的时候按下stop+a,在下面的段落里将可以看到硬件的测试命令。 1.4.1标题 banner这个命令将可以显示下消息: cpu的数量,频率以及CPU的基本信息 内存的大小和信息 MAC地址和Host-ID 如果有显示设备,还可以看见显卡的信息 1.4.2 probe probe-scsi-all将可以看见所有的SCSI设备,如果是IDE接口的计算机,可以使用probe-ide-all这个命令。 1.4.3测试全部 test-all将执行安全检测来测试所有的设备,并且如果网络连接的话,还可以通过发送信息包的方式来测试网络。 1.4.4 printenv和devalias printenv可以列出所有的变量而devalias将列出所有的别名,例如启动设备的变量如果是disk,那么系统将从硬盘开始启动,而disk就是默认的硬件设备的别名。 提示:如果想将所有的变量恢复到初始状态,可以在ok状态下按stop+n键来实现。注意:在恢复所有变量到默认初始状态的时候,会失去你的启动设备的别名,将会造成系统不能自动启动。 1.4.5关闭网络错误提示 如果在开机的时候不想看见“Interface: No link”这样的错误信息,可以在ok状态下使用setenv tpelink-test? false 这个命令来禁止显示。 注意:如果不想让未连接网线的网卡显示信息,也可以在进入系统后用ifconfig interface unplumb这个命令来停止网卡的工作。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09:38:30 |
2、 系统管理硬盘
2.1逻辑硬盘地址 所有的硬盘命名规则都有一个普通的规定。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 c 控制接口 t 目标地址(scsi设备将给予scsi-ID) d 设备地址或者卷的raid地址(一个地址,多个盘) s 片地址,也就是说分区地址 所有的设备地址都将作为链接文件存于/dev/dsk 和 /dev/rdsk.这两个目录下,这些链接点将直接链接到物理设备名。添加了新的设备可以在ok状态下使用boot –r这个命令或者进入系统后使用devfsadm来使新的设备被确认,而且可以在ok状态下用probe-scsi-all来查看新的设备。 2.2分区 在一个有两块内置硬盘的工作站中,使用format命令将可以看见以下的输出选择: c0t0d0 c0t1d0 这里列出的是硬盘,而没有单独的扇区或分区,而使用format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或者管理分区,一块硬盘可以分8个分区,这个可以在format命令后用print-partition来看见。 如果使用solaris的默认安装,那么系统将会默认建立以下几个分区:/(root),/usr,/var,/export/home,如果是solaris 8的默认安装,将会建立3个分区:/分区将有1G,swap分区将根据内存大小而定,而剩下的容量将全部给到/export/home。 但是对于一个工作站来说,这样的分区并不是最理想的,分区的大小不适应于数据的展开,对于不同的应用,应该采取不同的分区方式。(原书中给了很多示例,但是个人认为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客户的要求来处理硬盘的分区。) 2.3意外错误记录 从solaris 7开始,意外错误记录都会默认的被写在swap分区中,这就是为什么要把swap分区的大小与内存的大小联系起来的原因。 在下次启动的时候,系统会把文件和摘要从swap里读出来,并且写入到/var/crash/<hostname>中,因此,/var或者/(如果没有单独划分/var分区的情况下)就不能分的太小。 如果系统突然使用了很多的swap分区(上GB的),那么系统进程将会使用一些时间因为某些程序会被使用。具体的一些方式可以去参照dumpadm这个命令。 注意:经常检查并且清除/var/crash/<hostname>中的内容,否则你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这些数据。 2.4示例 如果有一台sun E450的服务器,并且有可以启动操作系统的硬盘,但是并不知道以下的两件事情: 1、 硬盘放在什么位置(因为450有20个硬盘的插槽,并且如果需要硬盘启动,硬盘必须插在第一次安装时所在的那个槽位)。 2、 root用户的密码。 那么可以把硬盘插在一个可用的的槽位上,开始以下的步骤。 第一步:将一张系统盘放在光驱中,并且在ok状态下输入boot cdrom –s,cdrom的地址是系统默认的,如果不能使用,可以用probe-scsi-all来查看cdrom的实际地址,用boot 实际地址 –s来启动。 系统启动后,可以看到一个无需密码的root用户提示符。 第二步:然后开始mount硬盘,首先使用devfsadm命令,可以在/dev/dsk形成硬盘的信息。使用format-disk-print-partition命令来看这块新添加的硬盘,如果它的地址是c2t1d0,那么c2t1d0s0就是它的root分区,使用fsck –y /dev/dsk/c2t1d0s0,mkdir /tmp/dsk,mount /dev/dsk/c2t1d0s0 /tmp/dsk,cd /tmp/dsk。 第三步:首先,把root的密码设置为空,需要进入到/tmp/dsk/etc/shadow文件中,删除root用户后的字符。然后,修改/tmp/dsk/etc/vfstab文件,将/的启动地址设置为/dev/dsk/c2t1d0s0,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修改的地址也是不一样的。 第四步:如果我们在/tmp/dsk/etc/vfstab中看见实际的/的启动地址就是/dev/dsk/c2t1d0s0,那么说明本来安装的时候就在这个槽位,但是一般默认的地址是/dev/dsk/c1t0d0s0,如果是这样,需要找到实际的挂接点,然后写入。 第五步:重新启动系统,ok提示符下输入boot 硬盘的物理地址。 第六步:可以用nvalias mydisk 硬盘的物理地址来给新的启动盘起一个别名,这样我们可以用boot mydisk或者setenv boot-device mydisk让系统总是从这块硬盘启动。 2.5可移动设备 2.5.1 卷管理器 所有的可移动设备都是由卷管理器来管理的,卷管理器默认的光驱加载点是/cdrom/cdrom0。Solaris下卷管理器是自动启动的,如果没有启动,可以用 /etc/init.d/volmgt stop,/etc/init.d/volmgt start,来手工启动。 2.5.2 软盘驱动器 软盘(unix文件系统格式化或者MS-dos文件系统格式化)是与卷管理器中的volcheck相关联的,默认的加载点是/floppy/floppy0,如果不能自动退出软盘的话,可以用eject floppy命令来实现。 2.5.3 光盘驱动器 光盘不需要volcheck命令支持,退出光盘可以用eject cdrom来实现。 如果光盘不能自动mount,或者卷管理器不可用,可以用以下命令实现: - mkdir /tmp/cdrom - mount -F hsfs /dev/dsk/c0t6d0s0 /tmp/cdrom - (Work with CD mounted on /tmp/cdrom) - umount /tmp/cdrom - eject /dev/dsk/c0t6d0s0 2.5.4 可擦写光盘驱动器 在solaris8下可以使用可擦写光盘,这是solaris 8下的一个工具,可以刻录iso的镜像,可以用mkisofs命令来将solaris系统做成镜像文件。 例子: #! /bin/sh # ./nfscd <PARAMETER1> <PARAMETER2> # PARAMETER1 = Application ID # PARAMETER2 = from where # # ./nfscd SunNetManager /net/center2000/export/pkg/SUNWsnm # set Umask umask 022 # Remove old image rm /data/disk.img # Create image mkisofs -A $1 -d -l -L -o /data/disk.img -P "Sun Microsystems" -p "Solaris SPARC" -r -R -J -V "$1" -v $2 # Burn cdrw -i /data/disk.img (我没有试过,如果有尝试成功的朋友可以共享以下) 2.5.5 USB存储设备 现在很多新的设备都有USB的接口,所以很多USB的存储设备可以在sun的机器上使用。如果卷管理软件可以自动加载,我们可以建立/rmdisk目录,并且把权限做的和/cdrom目录相同,这样就可以自动看见USB存储里的文件,如果不能自动加载,需要在/dev/dsk中去查找,并且手动mount。 例子: mkdir /tmp/usbstick mount -F pcfs /dev/dsk/c1t0d0s2:c /tmp/usbstick 2.5.6磁带 磁带设备并不使用卷管理器,对于它的使用需要用一些命令,例如tar或者cpio。通常磁带机将会链接在主机的SCSI总线上,在系统启动的时候会自动加载,也可以使用devfsadm命令来使磁带机被加载上来。可以使用命令tar tvf /dev/rmt/0对磁带机进行操作。 2.6复制硬盘 可以用类似克隆的方法来复制硬盘,但是必须是相同接口的,例如ultra 10的硬盘就不可以用在ultra 60的工作站上。如果硬件不同的计算机,例如有不同的显卡,网卡等设备的计算机,可以在开机时使用boot –r命令来重新认出新的设备。 2.6.1复制内置硬盘 对于同样接口的硬盘,目标盘的容量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源盘的大小。 方法: 1、 将目标硬盘插入硬盘插槽,使用devfsadm认出新的硬盘。 2、 使用dd if=/dev/rdsk/c0t0d0s2 of=/dev/dsk/c0t1d0s2 Bs=1024k命令开始复制。 3、 复制完成后用fsck –y /dev/dsk/c0t1d0s0检查新硬盘的文件系统。 4、 取出目标硬盘,放入未安装系统的计算机后启动。 注意:对于使用光纤硬盘的机器,需要使用可以启动的光盘来启动后将源盘加载,并且在复制完成后需要将/etc/path_to_inst文件修改为/etc/path_to_inst.old,在新的计算机上使用boot –ar来重新建立系统信息。(光纤硬盘的dd我没有做成功过,如果哪位有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共享) 2.7使用SDS软件将系统硬盘镜像 SDS软件是sun自己的软件raid工具,支持raid 0,1,5,0+1等多种raid方式。 镜像就是将两块硬盘做成一模一样的文件和系统,并且相互冗余,在一块硬盘损坏时可以使用另一块硬盘,是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式。 方法: 1、 分区,可以用format命令将两个盘的分区做成一样,也可以使用命令,但是需要两块同样的硬盘,命令:prtvtoc /dev/rdsk/c0t0d0s2 | fmthard -s - /dev/rdsk/c0t1d0s2 2、 建立raid数据库, metadb -a -f -c 3 c0t0d0s3 c0t1d0s3 3、 对两块硬盘进行操作:步骤:metainit –f d1 1 1 c0t0d0s0 metainit d2 1 1 c0t1d0s0 metainit d0 –m d1 metaroot d0 lockfs –fa reboot (如果需要给其他的分区做镜像,也可以参照以上命令,可能略有不同,实际情况实际操作。)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09:39:31 |
3、 交换分区
3.1在vfstab文件中永久修改 大家可以看见,在/etc/vfstab文件中,关于swap的写法是这样的: /dev/dsk/c0t0d0s1 - - swap - no – 如果需要添加,可以按照这个方式添加分区就可以,或者用mkfile等办法,关于这个方法在SA-288的教材中有很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 3.2临时添加swap分区 示例: # mkfile 100m /export/home/swapfile # swap –a /export/home/swapfile # swap –l 4、 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4.1从光盘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显示器上的提示一步步的进行安装,也可能会有一些缺陷发生: ――名称服务:选择none,如果你选择了例如NIS这样的服务而NIS网络服务器并不可用,系统就会当在这里,并且开始寻找NIS服务器。更好的方法是安装完成以后再去设置这些东西,例如NIS或者DNS。 ――安装cluster:如果是工作站,应该选择“Entire Plus OEM Software”这个安装模式,因为cluster的安装需要一些组件的支持。 ――硬盘分区:由于不同的需求会有不同的安装方式,所以在磁盘分区的时候不要选择default,而应该选择custom。 注意:solaris 8以后的系统中,安装完成后root用户只能在控制终端上登陆,如果需要使用telnet或者rsh的方式来登陆的话,请修改/etc/default/login中的CONSOLE=/dev/console,把这串字符注释掉就可以。 4.2软件包的安装 通常情况下,所有的软件包都会被使用tar,zcat,zip等方式来打包,所以需要先把软件包打开之后使用pakadd命令安装,或者用pkginfo查看。 示例: pkgadd –d . pkginfo | grep *** 4.3系统补丁的安装 系统的补丁是sun公司为了修正系统内的一些bug或者增加一些系统的功能而专门发行的一些软件包,在solaris 8以前,所有的包都是*.tar.Z格式的,而从solaris 8开始,所有的包都是*.zip格式的,所有的patch都是以一个8位数的集合存在的,例如123456-78,前面的6位代表patch的号码,而后面的两位代表其版本号,可以用以下命令打开: zcat 123456-78.tar.Z | tar xvf - unzip 123456-78.zip 然后,进入patchID的目录,使用patchadd安装,patchrm删除。安装后的记录都存在于/var/sadm/patch的下面,也可以使用showrev -p | grep <patch number>命令来查看是否patch已经安装。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09:40:29 |
5、X-Server和CDE用户使用界面
5.1综合设置 关于X-Server和CDE用户使用界面的设置文件总是存在于下面3个文件中,查找顺序为: 1. $HOME/.dt/... 2. /etc/dt/... 3. /usr/dt/... 系统宽度的文件是不可修改的,存在于/usr/dt/,而/etc/dt/下面的文件是为了维持系统不出现问题的,而用户个人的设置文件总是存在$HOME/.dt/下面。 5.2定制登陆界面 可以通过修改<DT>/config/$LANG/Xresources文件来定制用户登陆界面 象素和分辨率需要修改Dtlogin*logo*bitmapFile: /usr/local/lib/X11/dt/bitmaps/Mylogo.bm 标题显示修改可以通过Dtlogin*greeting*labelString: Here's %LocalHost%! 而欢迎语可以修改Dtlogin*greeting*persLabelString: Hello %s 5.3双屏显示,双屏连接和24位深色的设置 首先,假设有两块Expert3D的显卡,那么在/dev/fbs下就可以看到/dev/fbs/ifb0和/dev/fbs/ifb1这两个文件,而将Xservers文件从/usr/dt/config拷贝到/etc/dt/config下,然后查看,将可以看到以下内容,:0 Local local_uid@console root /usr/openwin/bin/Xsun :0 -nobanner 5.3.1双屏显示 双屏显示就是说CDE桌面将会出现在每一个前端的显示器上,鼠标的指针也可以在两个前端使用,在ifb0上显示的显示设备叫:0.0,而ifb1上的设备则叫:0.1。 只要修改Xservers文件,将最后一行改为 :0 Local local_uid@console root /usr/openwin/bin/Xsun :0 -dev /dev/fbs/ifb0 -dev /dev/fbs/ifb1 –nobanner就可以实现了 5.3.2连屏显示 连屏显示是一种将虚拟显示覆盖在所有的物理设备上的方式。鼠标和窗口将可以在所有的显示器中移动,但是只有一个前端的显示,将会只有一个显示器端口号:0.0。连屏显示只能支持两块同样的显卡,同样是修改文件: :0 Local local_uid@console root /usr/openwin/bin/Xsun :0 +xinerama -dev /dev/fbs/ifb0 -dev /dev/fbs/ifb1 –nobanner 连屏同样可以定义于交迭于x轴和y轴,可以缓慢的混和交迭或者将双面的图片显示在两个显示器上,修改方式: :0 Local local_uid@console root /usr/openwin/bin/Xsun :0 +xinerama -xoverlap -dev /dev/fbs/ifb0 -dev /dev/fbs/ifb1 –nobanner 5.3.3 24位色深的设置 CDE默认都是使用8位色深(256色)的,如果想修改,PGX的显卡可以使用命令fbconfig -depth 24来实现,但是有的显卡不支持这样的命令,所以需要将文件修改成为: :0 Local local_uid@console root /usr/openwin/bin/Xsun :0 -dev /dev/fbs/ifb0 defdepth 24 -dev /dev/fbs/ifb1 defdepth 24 –nobanner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09:41:57 |
6、系统管理
6.1主机名 可以使用admintool或者smc来建立主机名,也可以通过修改/etc/下的文件来实现,(/etc/hosts文件是链接在/etc/inet/hosts文件上的),系统默认安装时会启动sendmail-daemon,这个会使你的系统在开机时报错,如果不想系统出现提示信息,可以将/etc/inet/hosts文件中关于主机名的那一行修改为:192.168.0.2 myhost myhost.domain.com loghost 6.2串口连接 在solaris 8下最好使用admintool或者solaris 9下使用smc。 6.3打印机 在solaris 8下最好使用admintool而在solaris 9下使用"Printer Setup Wizard"/usr/sadm/admin/bin/printmgr. 6.4用户建立 在solaris 8下最好使用admintool或者solaris 9下使用smc,但是用户目录不可以使用/home/xxx,只能使用/export/home/xxx,很多使用其它操作系统的人总是习惯将用户目录建立在/home下,但是solaris下/home目录属于autofs管理,如果关闭autofs,可能会造成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09:46:21 |
7、网络连接
7.1 /etc-files 在solaris操作系统下,把网络配置文件放在/etc目录下,所有的关于IP地址、网关或者其它参数的修改都会在重启后复原,因此只能通过修改/etc下的文件来修改关于网络的参数。这些文件是: - /etc/ - /etc/hostname.<interface-name> - /etc/inet/hosts -/etc/net/{ticlts,ticots,ticotsord}/hosts /etc/文件是确定系统的主机名的文件之一,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修改/etc/hostname.<interface-name>和/etc/inet/hosts文件,/etc/inet/hosts文件是将主机名和IP地址绑定在一起通过系统广播,将主机名广播出去。/etc/hostname.<interface-name>中的interface-name也有不同,通常的情况如下: le 比较早的sparc的系统中存在 hme 高速的网卡接口在Ultrasparc系统中 eri 高速的网卡接口在sparcIII系统中 qfe 高速的网卡接口在QuadFastEthernet网卡上 ge 千兆的光纤网卡接口 另外,子网掩码的修改是在/etc/netmasks文件中。 7.2 ifconfig ifconfig命令是查看和修改网络IP的命令 示例: ifconfig –a ifconfig hme0 down ifconfig hme0 192.168.0.3 netmask 255.255.255.0 ifconfig hme0 up ifconfig qfe0 plumb ifconfig qfe0 unplumb 7.3路由 路由器的IP地址存在于/etc/defaultrouter文件中,也可以命令的方式修改: 删除所有路由:router flush 添加一个路由地址:router add xxx.xxx.xxx.xxx 可以用netstat –rn来查看路由是否成功。 7.4 NIS客户端 1.先将NIS域写入/etc/defaultdomain 2.将NIS服务器名和IP写入/etc/inet/hosts 3.使用ypinit –c命令,并将客户端主机名写入NIS服务器 4.客户端使用/usr/lib/netsvc/yp/ypstart命令或者重启客户端 7.5 DNS客户端 1.将DNS服务器的IP地址写入/etc/resolv.conf文件,格式:nameserver xxx.xxx.xxx.xxx 2.修改/etc/nsswitch.conf文件,将hosts: files后加上dns 7.6 DHCP客户端 网络接口使用DHCP需要在/etc下建立/etc/hostname.<interface>和/etc/dhcp.<interface>这两个文件。 临时修改只需要使用命令: ifconfig qfe0 plumb ifconfig qfe0 dhcp start 7.7 sys-unconfig 如果想修改网络配置,但是又不能确定修改哪些文件,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sys-unconfig命令,重启之后,就可以设置IP,子网掩码,路由等等配置了。 7.8 10兆和百兆,全双工和半双工 可以使用ndd命令来修改网卡工作模式,示例: - ndd /dev/eri link_status: 0 = down, 1 = up - ndd /dev/eri link_speed: 0 = 10 Mbit, 1 = 100 Mbit - ndd /dev/eri link_mode: 0 = half-duplex, 1 = full-duplex 8、提示收集 8.1提示 1.ps –ef|grep <search text>可以找到所需要的进程ID,可以用kill -9 PID来杀死进程。 2.如果不习惯使用VI,可以尝试使用CDE的编辑工具dtpad。 8.2分析硬件管理 8.2.1 prtdiag ./usr/platform/<uname –i>/sbin/prtdig –v可以看到cpu,内存,扩展卡和其它硬件的信息。 8.2.2 prtconf / path_to_inst prtconf可以显示分层目录硬件树信息,硬件地址和逻辑地址的信息存在于/etc/path_to_inst文件中,这个文件将会在boot –r或者devfsadm后重建。 8.2.3 Sun Explorer 软件 这个软件可以在http://sunsolve.Sun.COM/pub-cgi/show.pl?target=explorer/explorer下载到,一般sun的报修是以这个程序所形成的文件为准。 8.3分析运行时间数据 8.3.1 time / ptime time和ptime是执行命令,并在执行完后显示其运行的时间 8.3.3 vmstat / mpstat vmstat 是监视CPU和内存的命令,mpstat 可以监视多个CPU状态 8.3.4 iostat iostat 是监视磁盘状态的命令 8.3.6 32位或者64位 isainfo –kv可以显示系统核心是32位或者64位,从sparc II开始,所有的系统都是自动使用64位的核心了,可以在OK状态用boot kernel/unix替代boot kernel/sparcv9/unix使用32位核心,但是从sparc III开始,就只有64位的核心可以用了。 8.4调试工具 8.4.1truss truss <command>可以显示命令执行时所调用的系统的进程,可以用这个命令来测试某些命令出错的地方。 8.4.2 pstack, pmap和其它 pstack <PID> 显示最后一个进程所调用的函数。 pldd <PID> 显示所有共享的库 pmap -x <PID> 显示内存使用的进程它的模块。 8.4.3 snoop snoop命令可以显示所有从一个网络接口所发出的包 9、网络资源 9.1网络资源 www.sun.com sun公司的官方网站 docs.sun..com sun公司的所有在线产品的文档下载网站 sunsolve.sun.com 技术上的问答,sun的产品详细介绍,patch下载 www.sunfreeware.com solaris下的免费工具,全由第三方开发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09:49:46 |
由于某个英文单词不能发,所以发成了这样,而且中间还有一些中断,实在对不起大家了。这是我翻译的一篇英文的文章,如果需要原版,可以留下你的邮件地址,我会尽快发给大家,关于其中的一些章节没有翻译,是因为我觉得写的过于简单,容易误导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可以留言,谢谢大家。
==================== 最后,再次感谢我的她,明天就是我们认识4周年了,希望得到所有朋友的祝福。 |
东方蜘蛛 回复于:2005-04-22 09:51:06 |
呵呵,先抢个沙发坐坐。。。。。 :mrgreen: |
东方蜘蛛 回复于:2005-04-22 09:55:36 |
[quote:d4bbfd0dee]明天就是我们认识4周年了,希望得到所有朋友的祝福。[/quote:d4bbfd0dee]
马拉松了。。。。什么时候能吃上喜糖啊! |
remen 回复于:2005-04-22 09:56:05 |
搂主辛苦了!!! |
kaka_sun 回复于:2005-04-22 10:04:51 |
Thanks alot |
C.Arthur 回复于:2005-04-22 12:40:39 |
可,怎么写了这么多啊,晕一下 |
野百合 回复于:2005-04-22 12:51:32 |
俺知道了,为啥成功的男银背后一定有个女银 :em02: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13:01:48 |
大家可以去CA的主页里下载
http://ca.qlcity.com/show.php?id=17 |
C.Arthur 回复于:2005-04-22 13:02:00 |
[quote:c1483ec810="野百合"]俺知道了,为啥成功的男银背后一定有个女银 :em02:[/quote:c1483ec810]
每个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2个女人 |
metor78 回复于:2005-04-22 13:05:00 |
俺们有的斑竹看来要成功的一塌糊涂了 |
野百合 回复于:2005-04-22 13:14:35 |
[quote:20692dd35d="C.Arthur"]
每个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2个女人[/quote:20692dd35d] 但如果有N个女人,那也是够成功的 :em04: :em04: |
C.Arthur 回复于:2005-04-22 14:59:17 |
[quote:c351671913="野百合"]
但如果有N个女人,那也是够成功的 :em04: :em04:[/quote:c351671913] 一个木有,算不? |
tian_005 回复于:2005-04-22 16:56:54 |
metor 大哥,辛苦呀,这个东西, 对初学者很有用的。我这个菜鸟,第一次学会做许多SUN的东西,都是他指导。是个很热心的人。 |
charlesc 回复于:2005-04-22 18:36:26 |
我的mail:charlesc@sina.com,谢谢 |
songyupo 回复于:2005-04-22 22:53:37 |
gg当然支持,好详细呀,4年够我念个本科了,真羡慕你,祝福你,收下了 |
alex_liu 回复于:2005-04-24 08:43:54 |
最上面的楼主,还有后面的,能不能继续,多谢。 |
kekukele 回复于:2005-04-25 00:51:51 |
呵呵,祝你们幸福啊 |
glass_monky 回复于:2005-04-25 10:04:28 |
祝福! |
wsh0574 回复于:2005-04-25 10:32:16 |
辛苦了,已收藏 |
pengtao_hlp 回复于:2005-04-25 10:34:54 |
牛。。。老大真是性苦啦。!!!!!!
天天晚上是在噪音下给大家完成的这篇翻译的。。。 大家一定不要辜负我M的这份劳动呀。 |
daniel0430 回复于:2005-04-25 10:42:26 |
谢谢!非常好! |
佟儿 回复于:2005-04-25 12:04:51 |
我是不是应该多到这里转转?
恭喜二哥二嫂 愿你们白头偕老,永远幸福 |
我爱臭豆腐 回复于:2005-04-25 13:31:46 |
不错不错这个文档简单明了太感动了 :em16: :em16: :em16: :em16: :em16: 期待以后有更好的文档 :em02: :em02: |
yuanmx 回复于:2005-04-25 14:05:47 |
很有价值 值得参考 |
lehai393 回复于:2005-04-25 14:16:20 |
appreciate your valuable document.! |
jlhwlw 回复于:2005-04-26 09:08:33 |
谢谢!非常好! |
ada6 回复于:2005-04-26 10:36:18 |
楼主,谢谢,并深深的祝福你们 |
zcjzcx 回复于:2005-04-26 11:22:12 |
祝福楼主!! |
crazymonkey 回复于:2005-04-27 11:05:51 |
祝福moto! |
东信小兵 回复于:2005-04-28 14:29:36 |
能否将英文原版给我一份copy?
最近看SUN的Solaris 9 BASIC guide,太不得要领了。楼主这篇感觉不错。 俺的邮箱yyj AT sz.gov.cn |
Red_Star 回复于:2005-05-02 11:57:56 |
whatever,support first.
Bless you two! |
unixclient 回复于:2005-05-02 14:31:36 |
恭喜!恭喜!祝你俩幸福! |
so sorry 回复于:2005-05-08 18:06:41 |
原版以前发过.
搜一下 |
风之幻想 回复于:2005-05-08 18:19:10 |
metor78 谢谢你又是一个给大家共享的好东西。 |
grant123 回复于:2005-05-10 14:52:10 |
good lucky.
我需要英文文档:21hf@21cn.com |
metor78 回复于:2005-05-10 15:01:58 |
前面有链接 |
kevin_qk 回复于:2005-05-21 14:52:43 |
呵呵,幸福啊 |
vipmax 回复于:2005-05-26 21:24:39 |
好贴子要很很的顶上去的 |
fangshantom 回复于:2005-05-28 20:09:52 |
谢谢共享这么好的冬冬!
这种帖子一定要顶! |
glowwarm 回复于:2005-05-28 20:30:34 |
有情人终成眷属 |
zhshzh 回复于:2005-05-29 08:12:39 |
铭记在心 |
ylg_cn 回复于:2005-06-01 11:16:35 |
不错,顶一下 |
jaffas 回复于:2005-06-03 17:10:48 |
:em03:
楼主厉害!支持 ! |
cuidanzxy 回复于:2005-06-12 02:35:55 |
整理资料辛苦了! |
HuangRG 回复于:2005-06-13 13:21:58 |
祝福你了,早生贵子. |
legendfu 回复于:2005-06-23 10:41:12 |
多谢今天刚找到 |
wve_cyyl 回复于:2005-06-24 18:11:23 |
简单明了,精华。多谢楼主。。。。。。。。。。。。。。 |
leeyun 回复于:2005-08-05 13:31:16 |
metor78:
能给我一份原版的吗?急着要 谢谢! my email:leeven@163.com |
IT_boy 回复于:2005-08-10 12:00:17 |
UP |
13799314345 回复于:2005-08-10 15:38:26 |
能给我也发份吗13799314345@fj172.com |
metor78 回复于:2005-08-10 15:58:56 |
请看本版下面的链接,里面有英文和中文版本 |
C.Arthur 回复于:2005-08-10 18:03:22 |
好东东啊,顶一下,顺便请偶吃饭 |
pengtao_hlp 回复于:2005-08-11 02:57:37 |
请吃饭的时候带着我... |
vovi 回复于:2005-08-11 17:29:22 |
超级感谢. |
ammy 回复于:2005-08-11 18:22:46 |
[quote:74563ab7a0="pengtao_hlp"]请吃饭的时候带着我...[/quote:74563ab7a0]
不错 适合我这菜鸟 BTW:吃剩的给我打包吧 |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