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Y: 宋体; mso-ascii-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theme-font: minor-fareast">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过程概述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都属于性能测试,两者可以结合进行。通过负载测试,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压力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每个系统都肯定会对性能有要求,这些要求大致被分为3类:
1. 可接受的响应时间
2. 吞吐量和并发用户
3. 未来对性能增长要求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性能测试的周期是怎样的:
一阶段、规划
规划这部分最核心的,我觉得是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剖析。因为这是为第二个环节建立可依据的标准。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剖析,大致分为以下3类。
1.1、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设计目标
获取这些数据的途径可以是:网站服务器的日志文件、系统监视数据、数据库活动监视数据、市场调研等等。调研出来的数据,可以按照功能点来进行划分,以便清楚的知道各个功能点的使用比率、使用次数/小时,由此来确定并发数和吞吐量的分布。
2.2、性能增长分析
这部分的数据可以是通过市场调研来预测的,也可以是通过之前的经验来下的定论,也可以通过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来,用户的增长速度来确定。通过对增长趋势的分析,同时考虑到特殊情况(如:特定节日,特定事件)对系统的冲击,可以适当增加用户的增长趋势。至于增长趋势持续的时间,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而定,由此来定出系统最终的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
2.3、用户活动剖析
分析用户活动,我常用的是以下的几种方法:
1) 通过在程序中写代码,把登录用户的相关信息(登录名、IP地址、访问页面、功能操作、停留时间。。。等等)记录在数据库中
2) 通过IIS日志来记录用户活动记录,然后再对IIS日志进行分析。这个过程当然少不了必备的工具,当前市面上的工具很多。诸如AWStats、Analog、Summary、Webalizer、WebTrends等。这些工具虽然都是现成的,但是有的配置复杂,有的功能不够强大和灵活。所以更多的是把IIS日志导入到SQL SERVER中,自行写查询语句进行分析,这样灵活简单。但是如果日志文件过大,或者数量众多的时候,这个方法稍微有点麻烦,所以我推荐使用另外一个工具Log Parser。对于这个工具的使用说明,我会在后面进行介绍。
二阶段、创建脚本、运行脚本
这个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分析结果,对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场景录制脚本,再根据环境分析结果对脚本进行微调(例如:加入虚拟IP、创建多用户登录等,各类情况根据实际决定,这里不多说)。脚本调试好,在运行之前,打开各性能指标的计数器,SQL Server开启跟踪,然后运行脚本,并实时监控,以及手工N+1测试。
关于计数器,我常用的如下,不含特殊情况下需要用到的一些指标:
操作系统 | |||||
性能对象 |
计数器对象 |
计数器 |
瓶颈条件 |
建议的效能调整方法 |
备注 |
内存 |
Memory |
Pages/Sec |
0 - 20(如果大于 80,表示有问题)。 |
增加内存大小 |
|
Available Mbytes |
<100M |
增加内存大小 |
| ||
Pool Nonpaged Bytes |
缓慢的增长表示存在内存泄漏,应该保持稳定 |
||||
处理器 |
Processor |
% Processor Time |
<75% |
升级处理器速度或增加处理器个数 |
如果有多个处理器,除了统计Total之外,最好每个处理器都要再单独统计一次 |
% Interrupt Time |
|
|
监视该计数器,来分析判断磁盘驱动器、网络适配器和其他能够产生中断的驱动器的活动情况 | ||
系统 |
System |
Processor Queue Length |
<2 |
升级处理器速度或增加处理器个数 |
|
硬盘 |
PhysicalDisk |
Avg. Disk Read Queue Length |
<2 |
1、换更快速的磁盘驱动器 |
|
Avg. Disk Write Queue Length |
<2 |
同上 |
| ||
IIS |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Global |
File Cache Flushes |
|||
File Cache Hits |
|||||
File Cache Hits % |
|||||
Web Service |
Bytes Total/sec |
||||
Current Connections |
|||||
Not Found Errors/sec |
SQL Server | |||||
性能对象 |
计数器对象 |
计数器 |
瓶颈条件 |
建议的效能调整方法 |
备注 |
内存 |
SQLServer:Buffer Manager |
Buffer cache hit ratio |
< 90 |
增加内存大小 |
|
SQLServer:Memory Manager |
Target Server Memory (KB) |
超过物理内存大小 |
同上 |
| |
Total Server Memory (KB) |
> 70~80% |
同上 |
| ||
数据库Tempdb |
SQLServer:Database |
Da |
可以得知是否持续增加 |
见后面的解释 |
|
事务历史记录档 |
Log File(s) Size (KB) |
10~25% Date File Size |
备份或清除事务历史记录档,然后压缩文件案 |
|
ASP.NET | ||
性能对象 |
计数器对象 |
计数器 |
系统性能计数器 |
ASP.NET (+版本号) |
Application Restarts |
Request Wait Time | ||
Requests Queued | ||
Requests Rejected | ||
应用程序性能计数器 |
ASP.NET Applications |
Cache Total Turnover Rate |
Errors Total | ||
Request Execution Time | ||
Requests Failed | ||
Requests Not Authorizedd | ||
Requests Not Found | ||
Requests Timed Out | ||
Requests/Sec |
三阶段、分析优化
运行完脚本,关闭跟踪。接下来就是分析日志,分析跟踪结果了。这部分很复杂,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以B/S结构为例,整个网络的体系架构大致如下:
参照上图,我大致把整个过程的时间简单的分为以下的几部分:
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网络传输时间:T1+T7
服务器执行时间:T2+T4+T6
服务器间网络传输时间:T3+T5
客户端运行呈现时间:T8
当然并不是每次访问都是由这些时间相加,例如WEB和DB在同一台服务器,或者此次访问根本就没有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对每个部分的时间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确认,初步分析出最耗时的环节进行优化。优化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就多了,例如:你发现在内存不断减少,怀疑有内存泄漏,那么怎么判断是什么导致内存泄漏?某次访问的时候耗时很久,那么到底是哪部分耗时最久?当前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是否是制约性能瓶颈?硬件是否是瓶颈,哪部分造成瓶颈?
优化需要大量的技能,是个需要不断的、长期的积累的过程。
路,还长的很啊。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