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的转换事件,例如seminar split和cancelled,是使用过去式命名的,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变换是事件的结果--因为事件发生在变换之前,因此应该用过去式命名。
把转换标记放在接近源状态的地方
虽然图1比较复杂,变换标记尽可能放在靠近来源的地方,例如seminar split和student enrolled。 Furthermore, the labels were justified (left and right respectively) to help visually place them close to the source state.
以转换方向为基础放置变换标记
为了更易于判断哪个标记和变换是一起的,按照如下的规则来放置变换标记:
在变换线条上的从左到右。
在变换线条下的从右到左。
变换线条右边的往下。
变换线条左边的往上。
警戒点
一个警戒点是为了穿过一个转换而必须为真的一个条件。
警戒点不应该重叠
离开状态的相似变换上的警戒点必须彼此一致。 举例来说,x <0, x = 0,以及x > 0的警戒点是一致的,而x < = 0和x > = 0的警戒点就不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重叠了,它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当x为0时将发生什么。在图1中,你可以看到警界点的一致性,从填写注册表活动出发的该学生划线变换上的警戒点没有重叠,决策点上的警戒点也一样。
为可视化的定位警戒点而引入接合点。
在图2中你可以看到从Being Taught触发student dropped事件存在两个变换,而图3中仅有一个,变换被合并了,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接合点(填满的圆)。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现在图上的两个警戒点更彼此接近了,更容易看出警戒点是否重叠。
警戒点不必配套
一个状态的变换警戒点有可能是不完整的。例如,一个bank account对象可能从Open状态变换到Needs Authorization状态,这时需要一个大额存款"large deposit"的警戒点。可是,一个带有"small deposit"的警戒点的deposit变换可能并不需要建模,它是被隐含的,我们遵循了AM的实践--简单的描述模型和仅仅包括相关的信息。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