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老工程师的心理话: 给年轻工程师的十大忠告[转帖]
一个美国老工程师的心理话: 给年轻工程师的十大忠告
[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2]可以做技术,切不可沉湎于技术。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技术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工程师!
[3]不要去做技术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师的迂腐之言。8051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示波器!技术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和工程师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
[6]抓住时机向技术管理或市场销售方面的转变!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开发,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或销售,前途会更大,以前搞技术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搞管理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搞销售可以培养自己的市场概念和思维,同时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庞大的人脉!应该说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里弱点和性格缺陷!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这些工程师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必须改变!很难吗?只在床上想一想当然不可能,去帮朋友守一个月地摊,包准有效果,去实践,而不要只想!不克服这些缺点,一切不可能,甚至连项目经理都当不好--尽管你可能技术不错!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及早为自己配置一个工作环境,装备电脑,示波器(可以买个二手的),仿真器,编程器等,业余可以接点活,一方面接触市场,培养市场感觉,同时也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准备自己的产品,咱搞技术的没有钱,只有技术,技术的代表不是学历和证书,而是产品,拿出象样的产品,就可技术转让或与人合作搞企业!先把东西准备好,等待机会,否则,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投资人怎么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搞个个人主页是个好注意!!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机会...
[10]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天堂之怒 回复于:2003-03-05 14:37:31 |
"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这些缺点我好像都有啊,哈哈! |
liufang 回复于:2003-03-05 16:05:13 |
看起来,我很符合条件,一个综合素质高手,不知道有没有人招才??? |
hpux 回复于:2003-03-05 16:19:11 |
看来我也符合不少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我乐意结交很多三流九教的朋友,哈哈。但是很可悲,钱还是不够花~~~ |
lxvfeng 回复于:2003-03-05 16:31:09 |
交友贵在交心,不在交钱吧!不然就.... |
Janson-Chen 回复于:2003-03-05 17:40:00 |
[quote:80af0b782e="hpux"]看来我也符合不少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我乐意结交很多三流九教的朋友,哈哈。但是很可悲,钱还是不够花~~~[/quote:80af0b782e]
我更你挺象的。 |
pms 回复于:2003-03-05 18:04:56 |
经验之谈啊,应该听 |
Ganku 回复于:2003-03-05 19:42:42 |
这不是美国鬼子写的吧! |
leyearn 回复于:2003-03-06 09:00:21 |
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真要是比较起来,自己差了很多! |
hareying 回复于:2003-03-06 09:28:22 |
嘿嘿!!
老美也认识孔乙己吗,晕…… 不过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
lyric 回复于:2003-03-06 10:06:04 |
应该去精华! |
sql2000 回复于:2003-03-06 10:16:06 |
是呀!
自己觉得工作的越来越麻木了. 象台机器了. |
johnyou 回复于:2003-03-06 10:51:33 |
up |
liudh 回复于:2003-03-06 12:08:17 |
请教高手: 在solaris平台上安装volume manager3.5时,为什么在封装系统盘后,运行volume manager命令时总是提示volume manager 的配置进程没有启动 |
Janson-Chen 回复于:2003-03-06 14:51:53 |
有些方面,我还是不太同意的。
因为,我认为技术是可以做深的,不能浮在表面上。 |
sgiman 回复于:2003-03-06 16:21:59 |
本人感受很深!! |
intelxt 回复于:2003-03-06 16:30:42 |
得好好学学 |
lok1234 回复于:2003-03-06 18:51:25 |
听君一席话,少读不少书。不过,这美国佬是哪的?怎么觉得像国产的?不要那么媚外嘛~~ |
xxmouse 回复于:2003-03-07 08:21:14 |
一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嘴脸, 也许这样能让你得到实惠,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如此, 恐怕中国最终也就变成一个二流国家了。。 |
Unix-MuMu 回复于:2003-03-07 09:02:27 |
不知道在米国计算机工程师有没有受到象律师、医生那样的尊敬。若有的话,以技术为追求的人会有很多,也不至于说出这样气馁的话来。
做人是要丰富一点,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但也不必太过于看重名利。 |
Janson-Chen 回复于:2003-03-07 09:07:24 |
是啊,如果想这位工程师说的那样,
大家估计还在钻木取火中。。。。。。 |
liangtf 回复于:2003-03-07 09:12:15 |
偶要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sense 回复于:2003-03-07 09:17:53 |
不错,受益非浅 |
digital_boy 回复于:2003-03-07 13:37:14 |
是在美国工作的工程师写的,要知道美国工程师很多是华裔精英.我只不过见贴子不错,转贴过来让兄弟们看看. |
rick.huang 回复于:2003-03-07 22:12:57 |
[2]可以做技术,切不可沉湎于技术。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技术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工程师!
>>我认为这篇文章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写的. 我公司里的老外,45岁左右,仍是一个工程师, 但是无论他在任何项目中,他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技术人员的尊敬,因为他是高手,因为他技术全面,因为他unix功底扎实,因为他细心. 他并不是不能当经理. 他曾经有机会成为经理, 但是他不愿意. (我猜测)因为他认为只要公司给他一样的packge, 他还是喜欢当工程师, 他喜欢生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金子总会发光. 公司里还有许多老外都是这样 我也想向着这个方向去,我认为这才是技术人员的方向. 只有浮在表面的人才会老想着升官发财,这篇文章一定是个不称职的华人工程师写的. [3]不要去做技术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师的迂腐之言。8051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示波器!技术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又在用中国人固有的思路在分析问题 |
j26lwq 回复于:2003-03-08 11:03:32 |
很好吗.不像日本鬼子吗.说的都是中国话呀 |
ilikeoracle 回复于:2003-03-08 11:10:38 |
忘了他的名字,好像叫ALAN
中国程序员的事业轨迹: Junior Programmer--->System Analist---->Project Manager 美国程序员的事业轨迹: Junior Programmer---->Programmer---->Senior Programmer 我想这就是中国软件的悲哀,永远都是新手在照别人的思想写代码,而提出思想的人,或许已经多年没有写代码。 |
kelvin 回复于:2003-03-08 18:56:22 |
这个只说明中国的问题,只有在中国技术工人才那么不受重视。
在国外作一辈子技工的人多的是,而且他们活得很舒畅,极少数人会说光有技术没前途。 在中国就不一样,搞技术的想要发展真的要去做一些改变,比如去做销售等等。。而且是不得不去做转变,否则真的无希望了。 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技术人员的悲哀。 |
kelvin 回复于:2003-03-08 18:57:15 |
这也是中国科技一直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
king1981 回复于:2003-03-09 00:07:37 |
我认为他只说了 是技术员的一方面,我们做技术员的,路也是只有几条
1 就是一直帮人家搞下去 2 就是做自己的东东出来 这是一条比较好的路。我是想 走的~ |
king1981 回复于:2003-03-09 00:10:07 |
哦!~ 我忘了说,他说的关于性格。 我也是那样的,不久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失恋了 |
liufang 回复于:2003-03-09 09:22:11 |
首先这是一个美国老工程师说的话,说明他已过了创业的年代,他回过头,看他走过的路,总结了这十条,其次,这是忠告,忠告总是因人而异,它与人的性别、性格、所处立场、职位、技术水平等等,都有一定关系,不能全盘否定他说的,也不能全部吸收,最主要是不能因为他在老年说的话,而放弃年轻人的创业雄心,毕竟每个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topwl 回复于:2003-03-10 08:37:42 |
好像在哪看见过,应该是很早的帖子了。不过我还是在愿意在看一遍。 |
wocclyl 回复于:2003-03-10 13:31:55 |
可以吸取些教训吗。调整自己发展的方向,很好,值的一看! |
yuweib 回复于:2003-04-08 23:45:30 |
:oops: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sw_yp 回复于:2003-04-09 10:01:13 |
大部份比较赞同 |
day_dream 回复于:2003-04-09 15:18:26 |
这一定是中国人写的,比较适合中国国情,要想奔大康,就的这么来。 |
乐乐 回复于:2003-04-23 09:34:20 |
迷茫!彷徨!还有惆怅!!! |
oldv 回复于:2003-05-15 09:59:02 |
上述所提性格上的弱点其实很多都是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一些表现得更突出而已。所以别太悲观。性格的东西很难改变,注意注意就行了。
至于说到跳槽太多不好。一般而言这是对的。跳槽应该只为良好的发展前景而跳,而不该仅仅为多余的一点工资而跳。否则,一无所长真的是很悲哀。年轻的时候我们中以为我们很年轻,都可以从头再来,什么都可以很快学会,很快上手,但是有一天你总会突然发现自己老了,学不进去新的东西了。那时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懂一些但什么都不精通,真的很可悲的。我就是这样的典型。从十几年前的各种basic到pascal、c到c++到java,还有oracle、db2,从8088到286、586到ibm的s390,再到我今天面对的各种unix和as400。没有一样是我精通的,可悲。而我发现自己现在真的学不进去了!!再也懒得把原版的英文资料自己看了。 对领导和“没有本事”而升上去的看法也很准确。即使他们什么都没有,但他们有资源——你没有的资源,即使那资源仅仅是他比你早来了几年。人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这个搞得好,谁都愿意帮你的忙而不是有意无意地拖你的后腿,你说你前进的时候是不是更轻便? 总的来说,如果要按技术上一直发展,那么首先应该深、专!这样才有竞争力。 如果想往管理上转,那么专之外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 两条不同的道路而已。年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深、专! |
yuxq 回复于:2003-05-26 16:48:57 |
最后还不是让下岗! |
testtest111 回复于:2003-06-27 20:45:10 |
[quote:d8733c3470="digital_boy"]质北愠鍪郑∮涝恫豢赡苡?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quote:d8733c3470]
不可能是美国人写的!! |
testtest111 回复于:2003-06-27 20:58:35 |
[quote:7401ad6623="digital_boy"]质北愠鍪郑∮涝恫豢赡苡?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quote:7401ad6623]
不可能是美国人写的!! |
li_haigang 回复于:2003-07-28 23:06:57 |
说的很有道理。 |
lipeng21cn 回复于:2003-08-05 22:58:59 |
毕竟环境不同于国外 |
zujuhu 回复于:2003-08-08 18:15:10 |
我觉得这像个人的总结啊 |
zzxa 回复于:2003-08-09 01:26:53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老外也听这歌啊~~~ |
treepk 回复于:2003-08-10 22:14:01 |
真不知道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HP-UNIX我想学,JAVA我也想看,ORACLE我也想了解,什么都想看,但是到头来什么都没抓住。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到底是要做一个系统管理员还是程序员。很矛盾啊。。。。你们怎么去对待这些事情的啊。。现在的工作内容很多,一会公司AD的规划,一会LINUX,一会HP-UNIX。真不知道如何去对待。各位大哥,给帮忙提示下哦。。 |
zhyesno 回复于:2003-08-26 11:35:11 |
谢谢提醒。。。收到了。。。
要注意一下了。。。。。。。 |
WC_CUN 回复于:2003-11-21 10:38:16 |
没有意义! |
fish678 回复于:2003-11-30 17:48:01 |
:em04:
想学习就学习,想反恐时就反恐,做技术员工程师也挺好的, 想发财,做销售可能会快些。 可是想干点私活,一要先把技术学好,二要多交朋友。 |
hannibal 回复于:2005-01-13 14:54:52 |
怎么看也不是美国工程师的话。
整一个中庸之道! |
huzibaba 回复于:2005-01-13 16:30:58 |
做起来难。 |
zhang_xincheng 回复于:2005-03-01 14:48:39 |
肯定是个中国人写的,而且笔者恐怕对美国的IT环境并不了解。要知道,他们现在正在感叹,能够吃苦并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并且严重老龄化。年轻人员吃苦及钻研精神不足,未来有被后起之秀(印度)超越的危险。我们要是采用此态度,中国IT产业就完蛋了。
我们还是把打市场的银子留些,做出个把像样的产品来吧! 有时,看着美国同事自豪的谈论IBM,ORACLE,SUN时,实在为没有与之匹敌的产品而沮丧。什么时候才有“中国制造”的IT经典名牌出现。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
sharklove 回复于:2005-03-01 16:20:39 |
这只能是个人总结,
仅做参考, |
star23309 回复于:2005-03-02 10:15:43 |
技术都向销售转,以后谁做事啊??!!向销售和管理转固然好,但也要看个人喜好嘛!! :em22: :em22: |
ecloud 回复于:2005-03-02 10:50:50 |
典型中国人写的
满篇竟是功利主义 |
ywsun 回复于:2005-03-02 10:53:51 |
翻译的不错!! |
khinese 回复于:2005-03-02 15:36:53 |
博客馆里也有这篇文章.那里变成了中国人.但是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老外,内容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
robinsom 回复于:2005-03-30 16:50:23 |
收获蛮多的~不过是不是老美就要打上个问号了,呵呵~
总之是好文章 |
jackylo2008 回复于:2005-05-16 16:19:07 |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
gongzidong 回复于:2005-05-16 17:52:17 |
呵呵 缺点 我都有
我惨了 |
onlinedog 回复于:2005-05-20 19:56:21 |
俺感觉也不是老美写的! |
unixstudysz 回复于:2005-05-22 13:14:38 |
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刚刚进门.还要过一点技术的门槛.再给我两年的时间.我的机会更多. |
oulei 回复于:2005-05-23 10:49:16 |
有道理 |
neosnake 回复于:2005-09-13 09:41:32 |
国人冒充老外写的 |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