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IDs就是PIID的复数形式了。
我们过5级,第一次做PIIDs是预评估之前,结果做出来质量超差,预评估的过程差不多就是改PIIDs的过程,被丛斌博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真是惭愧!
这第一次做,我有点掉以轻心,只安排了5-6个人,用一两周的时间来搞,当时我自己也只检查了部分PA,没有做全面的检查,直到通过预评估,才发现大家对各Practice的理解误差之大严重超出我的预计!
如果正式评估还是这样子,那就绝对不行了,正式评估,我们用超过两个月的时间,动用了7-8个人分头并进,互相交叉检查,而我自己则每个PIIDs都要去过一次,保证没有问题。最终做出来的PIIIDs质量还是让人满意的,丛博士也对我们的进步给与赞许。
准备PIIDs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曾经帮我们做过4、5级咨询的田老师(他现在是CRS主任评估师,而且目前是中国最年轻的主任评估师),他在华为的准备PIIDs,他们用了三个月时间,而且还经常加班,当然他们的项目规模比我们大多了,工作量也大很多。
准备PIIDs的工作量为什么这样大呢?
1.必须对所有PA的所有SP、GP有深刻的认识。
2.必须企业切实做到了所有的Practice。
3.企业制定的过程,必须覆盖全部的Practice。
要做到以上三点不容易,如果我重新做一次,我会选在在一开始就做PIIDs,能做到少就做多少,通过做PIIDs,能更好地促进对CMMI的理解,能在早期制定过程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各Practice,有计划的逐步分批满足Practice的要求。我其实对CMMI2-5的全面理解,是在预评估之后的,当时发现对4级的部分Practice有比较大的理解偏差,特别是对基线的理解,后面我们又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我们预评估到正式评估,相距的时间有8个月。
如果我要重做一次,我一开始就用比较“铁腕”的办法推动SEPG理解英文版的CMMI。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合适的中文资料,都是“硬”翻译过来的,看着这些中文来理解,可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当时我就意识到要直接理解英文,我也搞了很多次考试,来促进我们的SEPG成员好好学习,可惜效果不大,“英文恐惧症”严重影响了效果,每个人都不愿意硬着头皮去学习英文,克服理解上的困难,后来我折腾几次后,也放弃了。如果SEPG水平不上去,会严重制约过程改进的水平和进度的。
如果安排一些不太熟悉CMMI甚至不太熟悉公司过程、项目情况的人来填写PIIDs,是极其危险的,PIIDs应该发动SEPG全体来填写,大家各自编写自己熟悉的PA的PIIDs,并互相检查,有条件应该让项目组成员介入来一起填写,PIIDs要尽早开始,不要等预评估或者正式评估差不多到了才填写。
反对为了过级而填写PIIDs,反对“造假”,反对大家为了准备评估访谈而“对口供”。
在国外,甲方评价一个软件公司时,会相信该软件公司提交过来的资料,但对于中国的企业,他们不相信我们的资料,他们只相信亲眼所见的事实。CMMI如果在中国的名气搞砸了,将严重丢中国人的脸!不要做丢中国人脸的事情!老老实实做企业,在挫折中成长,扎扎实实干事业,把过程改进当成事业来干!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